放弃,还是坚守?

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16喜欢:32

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股市亦然,震荡和下跌才是常态,真正上涨和让人高兴的时间估计也就是10-20%的时间。

身处逆境,如何进行心理建设、给自己树立信心呢?

有一种办法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先把自己一次吓个够,然后再仔细分析这些吓人的东西是否真的哪么可怕,有没有什么“破解”之道。

01 极端情况下,我们可能遭受多大的投资损失?

最大回撤用来描述买入投资产品后可能出现的最大浮亏,是指在选定周期内任一历史时点往后推,产品净值走到最低点时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

简单来说,就是选定区间按前面净值最高点与后面净值最低点计算的亏损幅度。

我们可以回看历史,看看极端情况下的最大回撤是什么样的水平。

这也是我们可以看到的,足够吓唬自己的波动数据。

1990年以来:

日经225指数最大回撤81.78%;

纳斯达克100指数最大回撤是82.90%;

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最大回撤分别为78.27%和72.30%。

2000年以来:

日经225指数最大回撤66.14%;

纳斯达克100指数最大回撤是82.90%;

沪深300指数、中证全指创业板指数的最大回撤分别是72.30%、71.48%和69.74%;

被动指数型基金指数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最大回撤分别是68.98%和58.40%;

我们印象中最稳的中证红利指数和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的最大回撤分别是72.13%和66.79%。

2021年以来:

日经225指数最大回撤19.41%;

纳斯达克100指数最大回撤是35.56%;

中国互联网50指数、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最大回撤都是74%左右;

沪深300指数、中证全指创业板指数的最大回撤分别是43.22%、29.34%和49.43%;

被动指数型基金指数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最大回撤分别是29.33%和36.96%;

中证红利指数和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的最大回撤分别是20.97%和16.95%。

有意思的是,“失去XX年”的日本股市1990年以业的最大回撤是81.78%;看似“永远的神”的纳斯达克100指数在2000年大泡沫后最大回撤比日经指数还大,高达82.90%;A股主要宽基指数历史上的最大回撤也超过了70%。

这就意味着,如果投资100万元,亏损最大时可能只剩下20-30万元,想想也挺可怕的。

02 投资者可能需要忍受多长时间的亏损折磨?

我们还要考虑的另一个问题,是股市跌下去再创新高的时长,也就是浮亏被套、折磨我们的时间长度

懒人养基之前整理过被动股票型基金指数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历次高点再创新高时长数据,详见以下两个表格。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

巧合的是,如果以摊大饼的方式投资A股指数基金或主动基金,历史上再创新高最长的等待时间都是7.40年

当然,我们还看得到,纳斯达克100指数自2000年高点下跌后再创新高的时长是16年左右

上证指数2007年的高点6124,现在16年过去了,创新高依然遥遥无期;

日经225指数1990年的高点38957,现在33年过去了,一样没有创新高……

对!把可能想到的最坏情况,一次把自己吓个够

03 如果不瞎折腾,真实的投资情况,其实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其一,前面的极端假设是买在最高点,我们都知道顶是尖的、底是圆的,我们买在最高点的概率跟彩票中大奖差不多,而且买在最高点附近的概率也很小,因而实际的最大回撤(浮亏程度)其实要小得多。

日经225指数为例,最高点38957出现在1990年1月,但1990年4月就跌破了30000点,10月更是跌破了20000点大关,在3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20000点以上的相对高点的时间占比都很小,投资者买在30000点甚至20000点以上的概率其实都不大。

再看上证指数,2007年创出迄今为止历史最高点6124,但2007-2008年站稳4000点以上的月份仅7个月,2015年站稳4000点的月份仅1个月,也就是说A股历史上站稳4000以上的月份仅8个月,投资买在4000点以上的概率其实是很小的。

其二,设定一定的买入条件,比如主要宽基指数自历史高点下跌超过30%同时估值处于历史分位值中位数以下,开始定投买入,买入周期24-36个月甚至更长,按定投买入的平均成本计算最大回撤就一定小不少,而且忍受亏损折磨的时间也会短得多

如果用股债均配的方式定投,定投完成后还可以动态再平衡,最大回撤带来的压力就更小了。

其三,股市历史高点往往意味着投资者都非常乐观、估值很高存在着巨大的泡沫,跟我们悲观时的情形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以2000年纳斯达克指数高点为例,当时的估值超过100倍,而当前我们认为已经高估的PE值也就是40倍出头。

上证指数2007年6124点的时候估值超过50倍,当前的PE值仅12倍出头。

所以站在投资者情绪极度悲观的时间点,再往下的回撤幅度一定比前面看到的最大回撤小,而且可能小得多。

04 放弃,还是坚守?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

股市跌跌不休,情绪极度悲观之下,实在扛不住当然可以选择放弃,而放弃也是最容易的。

放弃了,就彻底解压了。

但放弃一定要彻底,以后就不要再回来,因为货币基金、定期存款其实也很香。

最怕的是,等股市回暖,涨到你认为安全时又忍不住诱惑冲进来,一不小心又可能高位站岗。

坚守很难,因为这本身就逆人性。

坚守需要信仰,社会经济始终会周期性螺旋上升,假以时日,投资一定会赚钱。

除了信仰,坚守下去还有两个前提,一是必须用足够闲的钱投资,二是后面还有充沛的现金流。

而且最好股债均配慢慢买,买完后还可以不断进行动态再平衡。

投资这件事,相对做实业,其实是有很大优势的。

全世界几乎每天都有无数的经营者破产、关门,同时也有大致相当数量的经营者信心满满地开张、营业。

你好不容易攒了一些钱甚至借了很多钱,开个店、办个厂,亏了就亏了,破产就破产了,那是永久性损失。

但有计划的分散投资不一样,只要不卖出,账面浮亏总还有回本和赚钱希望。

因此,像我们这样自己创过业、做过实体经营的人,对投资的理解可能会不一样,也可能更容易选择坚守。

生而为人,活的就是对未来的期许。

逆境之中,放弃很容易,坚守很难。

但唯有坚守,因为坚守才有希望。

莫问前程几许,只顾风雨兼程。

本文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入市投资,风险自担。

#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 #熊市那些事#

$沪深300(CSI000300)$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基金

全部讨论

老师,把你的书看完了。就想问下老师23年的基金投资亏了多少比例?

01-08 10:18

难,艰难扛着。必须坚持到最后才有意义,不然都是没用的

01-08 21:45

在最高点跌去70%再买入,等他跌去最高点的80%时,看是从最高点算起只再跌了10%,但我们亏损却是50%。

01-08 21:48

从10元跌到3元买入,等他跌到2元时,从最高点算起只跌了10%,但是我们的帐户缩水30%以上

01-08 10:31

认知、经验、心智超一流!

01-09 10:18

宽指基金还是有希望涨回来的,起码是有希望的

01-08 21:48

仓位到位后,不要上杠杆,最好是双周纬度定投,股债均配慢慢买,买完后还可以不断进行动态再平衡。#有范儿—我的投资观#

01-08 21:46

错了,不是50%,应该是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