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基金投资失败,未来还能不能安心养老?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8回复:60喜欢:14

基金投资对我来说,一定是养老规划的重要部分,甚至是主要部分。

我的计划是未来十年再投入当前基金资产1.5-2倍的资金,完成从获取主动收入为主到获取被动收入为主的转变。

基金投资获取的是被动收入,恰好契合退休养老的目标。


从内心来讲,我相信基金投资一定不会失败,尤其像我这样持续坚持逢低买入的投资者,长期持有至退休养老,一定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实现一定程度的财务自由,同时满足养老需求。


但身处跌跌不休的熊市,我也来应一下景,做一个悲观的假设:

假如基金投资失败,未来还能不能安心养老?


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是反复折腾博短差的那一类投资者,同时在投资者中不会使用杠杆,因此我的投资资产不会因为瞎折腾归零,资产净值只会随着大势起起落落。

对我来讲,基金投资失败就只有一种可能:股市十年不涨甚至持续下跌,被寄以厚望的权益基金净值大幅缩水。

尽管这种可能性很小很小,但是,假如出现了这种极小概率的情况,我能接受吗?未来还能不能安心养老?


说到底,这涉及到养老规划甚至人生规划的问题。


我和夫人都喜欢自驾游,现在基本上每年都会安排2个月左右的自驾旅行。

退休养老极大可能会采取候鸟式的生活方式,追着舒适温暖的气候和环境走遍自己想去的每一个角落。

如果权益基金净值大幅缩水,这种惬意的退休养老方式将可能不得不暂时打一些折扣。


当然除了权益基金外,未来的基金投资还会放相当一部分在固收产品上。

到时除了基本养老金外,应该还能有一些相对有限的房租收入,靠这个维持基本的丰衣足食没问题。

净值缩水后的权益基金大概率不会动用,先用固收部分维持几年候鸟式的旅行生活。


果真股市十年持续下跌或不涨,就像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股,或者九十年代的日本股市,那一定是在攒下一个大大大牛市。

缩水的权益基金将在十年后的几年中迎来净值暴涨。

这么看起来,安心养老、惬意旅行还是办得到的。


一个乐观的长期基金投资者终究会获得成功。

与各位乐观的基金投资者共勉。

本文所有观点和涉及到的基金不构成投资建议,只是我自己思考和实践的一个真实记录,据此入市投资,风险自担。

#我的养老投资规划# @今日话题  #雪球星计划公募达人#  @雪球创作者中心          @ETF星推官          @雪球基金

本文由 懒人养基 首发,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欢迎朋友们转发朋友圈。

更多往期精华文章请点击:

【懒人养基雪球专栏文章目录】

精彩讨论

燕山苍茫云海间2022-10-23 14:40

能把中国赌场当提款机养老,大哥你真牛逼

全部讨论

2022-10-25 14:01

十年不涨可能性很小?呵呵

2022-10-25 10:50

你好!我们年纪可能差不多,我们的未来投资策略也应该大致相同,养老问题一定是重中之重,我现在没有持续新增资金,只有用存量资金进行投资,三分之一资金放在了债券基金里了(包括短中长),三分之一货币基金,三分之一权益类基金;货币基金收入每天都有,同时可以随时应对突发事件,并且每个月的货币基金收入与退休金用于日常吃喝玩乐足矣,三分之一的债券基金虽有小幅波动,但总体是稳步向上的,收益超过了货币基金(流动性稍差);三分之一的权益类基金的50%是在3000点以上建仓的,另外三分之一的权益类50%资金,在3000点以下加仓,每下跌100点加仓一次,加仓金额大约另外50%里的20%资金量。
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长期投资不做任何操作(每个月只提取货币基金收益部分)。
权益类基金3500点以上开始做分批赎回,直到4000左右全部赎回完成。
3500以下重新开始权益类基金新一轮循环。
这样的策略也许收益不高,或者收益比较慢,但踏实稳健,又可以享受退休安逸生活。

2022-10-25 10:49

问题是你要活的久才行

2022-10-25 10:16

您贵庚?

2022-10-24 12:08

图片评论

2022-10-24 07:20

基金又不是货币。不能用来买东西啊。

2022-10-23 21:09

真心点赞,为这份心境与坚定。

2022-10-23 20:31

搜到了,谢谢。

2022-10-23 20:18

权益投资可以全球投资,加上港股和美股,这样投资失败可能性几乎没有了

近期我也在考虑,不知熊多久,需做好应对措施。固收类只要稳健,投入金额大,收益也不错,希望您多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