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 还是买生意(权益基金)?(财务自由之路话题2)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8回复:5喜欢:23

  在上篇文章《全社会最好的生意在股市 基金是投资股市的最佳方式》中我就提及,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意和企业,与上市公司的总体水平差距是十分巨大的。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19年A股3706家上市公司平均实现营收135.19亿元,平均每家上市公司净利润10.44亿元。与上市公司相比,我们普通人在自己的生意和企业上终其一生,还是难以望其项背!上文同样提到,长期投资沪深300恒生指数的年复合回报都超过了10%,公募偏股型基金长期年复合回报更高达16.50%!

而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年左右。个体工商户或自由职业者因为以赚取自己的劳动报酬为主,总体生存状况可能会好点。

不管你是工薪阶层,还是自由职业者、小企业主,想在财富上更上一层楼,前者无非像后者一样利用积蓄或者贷款做生意,后者则是扩大再生产(扩大规模、快速拓展业务)增加财富,或者将赚到的钱源源不断地投入股市,购买我们社会最优质的生意,让这些优秀的上市公司为我们打工、为我们赚钱。

第一种方式是我们为钱工作,第二种方式则是让钱为我们工作。说起来有点拗口,但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我们为钱工作,创造的是主动收入,一旦我们停止工作,收入就会中断。而钱为我们工作,则是创造被动收入,无论我们娱乐、睡觉,还是生病、休假,它都在不停歇地为我们创造财富,这就是“躺赚”。

是的!我们每个人,不论什么身份地位,都应该考虑同时赚取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而且越早越好,马上行动!当创造被动收入的资产积累到一定程度,它所产生的现金流能够完全覆盖我们的日常开支时,财务自由目标达成,这时就可以停止工作,提前退休,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主张做个佛系的生意人:学做百年老店,只深耕,精益求精!不扩张,不负债,更不跨业经营。扩张的事交给股市。

因为贪婪是人的本性,我们希望赚的钱越来越多,希望我们的生意、我们的企业越做越大。但生意或企业往往死在扩张路上。

生意顺利的时候,我们往往信心满满,甚至豪气冲天,我们会不惜负债扩大工厂或店面,招更多的人,进更多的货,赚更多的钱!而经济都是在衰退、复苏、过热、滞胀中不断循环往复的。我们感觉生意好做的时候往往处于复苏或过热阶段,等扩张完毕你希望赚更多钱的时候,滞胀或衰退可能已悄然来临:往日的门庭若市一天天变得门可罗雀,现金流可能突然变得难以维系。一个经济周期就能把你的扩张干趴下!更不用说像今年新冠疫情可能带来的致命打击了。

就算企业发展和扩张都很顺利,实体生意规模大到一定程度,难免进入权钱交易等灰色地带,这时多种力量推着你前行,感觉身不由己的时候,你想后退往往也身不由己了。这个话题不便展开论述。懂者自懂。当然,如果你的目标是进入世界500强,那咱们的思维不在一个频道,出门左转,绕道而行。

做个佛系的选择,将自己合法赚到的钱通过投资股票基金的方式源源不断购入优质权益资产,并通过复利积累慢慢变富。只要方法正确,年化收益率10%左右的市场平均水平(沪深300恒生指数),是我们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公募偏股型基金最近20年平均年化收益率16.50%左右,这个可以说作为我们理想化的目标。

打开复利计算器,假设一次性可投资资金为10万或者100万;做生意赚的钱除满足日常生活开支外,再留足日常周转备用金,以每月定额投入一次的方式进行投资,假设月定投金额是2500元或者25000元,按年复合回报分别为10%及16.50%投资5-50年的投资增值情形见表(一)和表(二)。



“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复利效果是不是很震撼?一次投资100万按10%收益率25年可以达到千万元,如果能达到公募偏股型基金近20年年化平均收益率16.50%,则达到千万则只需15年(990万)。再加上做生意赚了钱还可以不断追加投资,其实财富增值速度并不慢。

如果觉得复利计算器用起来不方便,可以记一个所谓的“72法则”:以1%的复利来计息,经过72年以后,本金会变成原来的两倍。这个公式好用的地方在于它能以一推十,例如:年回报率10%的投资,经过7.2年(72/10)本金就能翻倍,不到15年能达到4倍;年回报率16.5%的投资,则只要4.4年(72/16.5)本金就能翻倍,而变成4倍(翻两番)只需要不到9年时间。

那些看起来离我们普通人很遥远的财富,千万元、上亿元的金融资产并不那么遥不可及:10万元起步,过亿需要近50年,百万元起步,过亿只需30年左右。这里的诀窍只有两个:第一,越早开始投资越好,第二,活得越久越好。沃伦·巴菲特50岁的时候,他的资产也只是千万级别,40年后的今天,90岁的巴菲特其资产超过了600亿美元。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逻辑可行、现实可用的致富路径,是我们通往财务自由之路上的指路明灯。

全部讨论

2021-01-23 07:55

投资理念和价值观我认为是最重要的东西,而不是几个基金或股票名称。现实相反,讲理念的文章鲜有人关注,说自己持仓如何如何的点击量惊人。

2021-11-20 13:44

看了此文,震撼了一把原来今生有机会成为亿万富翁,赚了赚了,努力实现16点回机

2021-02-13 17:09

我刚打赏了这篇帖子 ¥6.00,也推荐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