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月15日,波浪理论创始人艾略特处在破产边缘,股市投资失败和疾病及家庭开销几乎耗尽家财,享年77岁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1

来源:红刊财经

导语:艾略特的传奇人生!

扑克导读:1934年,艾略特总结了一套理论,这个理论就是波浪理论。那一年,股神沃伦·巴菲特和乔治·索罗斯刚满4岁。也在那一年,64岁的艾略特决心开启自己“生命的第5浪”。

每一个用波浪理论解析股市走势的人都知道艾略特,因为他是这套理论的开山祖师。

但看过艾略特简介的人却总有一个疑问,大名鼎鼎的艾略特,在他一生当中的大部分时间扮演的是会计师、旅行者,而不是技术分析专家。他只是在身患疾病难以旅行、且股市投资失败以后,将人生最后的时光用在了技术分析上,最终才有了令他留名于世的理论——波浪理论。

波浪理论让他留下了身后名,他的理论至少帮助《银行信用分析家》创始人A·汉密尔顿·博尔顿创建了自己的分析方法,并使之成为伟大预测家之一。博尔顿评价艾略特的话是,“他将自己的理论发展到了一种前所未有股票市场分析的理性方法的程度”。

当然也有异议,有些评论就说,波浪理论是烧火棍,一无是处。

爱在墨西哥的美国人

1871年7月28日,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作为家中的第二个孩子出生在美国堪萨斯州玛丽斯维利镇。因为父亲弗兰克林是一名商人,他儿时的记忆之一是搬家。在他9岁以前,他和父母先是搬到了伊利诺伊州费里伯里,接着又转道去了得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

位于美墨边境的圣安东尼奥,是一个独特的存在。那里曾属于墨西哥,后并入美国,但拉美裔始终占人口比例的6成以上,同时还是当时西班牙人在得克萨斯的最大定居点。艾略特在那里学会了西班牙语,也对拉美风情情有独钟。他曾多次到墨西哥游玩,甚至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在墨西哥生活了一段时间。

等到了弱冠之龄,艾略特如愿去了墨西哥。他在墨西哥的铁路上工作,做过巡道员、列车调度员、速记员、电报操作员和火车站管理人。1896年前后,艾略特开始从事会计工作。

那时也是一个特别的时代。在美国“胡萝卜加大棒”威逼利诱中南美变成美国的“后院”的时候,美国人和美国公司可以在“后院”里走来走去。这让喜爱拉美的艾略特,在此后近30年游遍墨西哥以及中南美。他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旅行者,他在旅行的同时“兼职”工作,他也不愁工作。大批的美国公司需要他这样了解拉美的人,而当地的公司也需要他这样懂美国的人。

不知是出于天生敏感还是职业需要,艾略特对拉美社会有深入的观察。比如,在他仅存不多的手稿中,记录了拉美人“一言不合就动刀动枪”的习性;记录了居住宫殿一般的豪富和蜗居窝棚的雇工;记录了当地人吃遍天上地下动物的饮食习惯——他讨厌这样的习惯;还记录了劳动力匮乏,效率低下——用牛车运送物料却空返等等。如此的美丽与丑陋,善良和野蛮混杂交织的景象,让他感到好奇,以至于迷恋。

1903年前后,艾略特与来自纽约的玛丽·伊丽莎白·菲兹帕特里克成婚。似乎是在这之后,他的会计工作变得有趣和不一般。

他在一些文章和书中提到,他不喜欢(标准)会计工作,但喜欢自己正在做的事。他将会计(记账)的范畴完全打破,把今天通行的“开支预测”、“应用收入的百分比分配原理”(他称之为“成功控制任何企业的稳健方法”)、“财务重组”等概念引入。他更像一个重组专家,每次与一家公司签约,然后帮助其进行业务重组直至结束。他曾帮助许多公司实现由亏转盈,并由此建立了自己的声誉。

或许,他完全不喜欢“重组专家”的头衔,因为这限定了他的角色。他更愿意用效率形容自己的工作,或者更直接一些——帮助企业赚钱。

在1911-1914年,墨西哥战乱连连,艾略特被迫返回美国。之后的4年,他的工作频繁变动,在美国工作不顺,到墨西哥、古巴等地旅行或工作同样不孚人意,期间他的父亲去世。1919年,艾略特曾收到古巴铁路公司极具吸引力的职位邀约,可他却突然取消了去古巴的打算。

茶室顾问和撰稿人

没人知道艾略特却步古巴的具体原因,惟一知道的是艾略特随后去了加拿大、德国、英格兰和法国等地——依然是边旅行边工作(或者恰恰相反),而且在“欧美流连”的时光达四五年之久。

这期间,美国的大时代也在悄悄开启。消费经济、享乐经济洪流滚滚,艾略特在美国栖身的纽约突然兴起了茶室生意。各种餐厅老板都在发展这种生意,年轻的创业者不甘人后也看好茶室生意的未来。

令外界不解的是,重组专家艾略特居然做起了茶室和餐厅的业务顾问。他还于1924年开始在月刊《茶室与礼品店》(Tea Roomand Gift Shop)供职。这本杂志给他的定位是“带领一个专注于茶室营运的财务方面的部门……艾略特先生在他的顾问业务中已经能够确定财务漏洞——对管理原理的违背,这些已经阻碍了(一种)充足的回报……他的远见没有限制在会计中,还包括与运作一个用餐地有关的普通问题相似的事情……他主要是一个商人”。

艾略特的专栏很像今天纸版的“微信”,它主要是和读者交流并回答疑问。他提醒创业者要对开支预测和财务全盘规划提起重视,具体的方法包括保留账本以对未来活动有所借鉴。他把会计记录不全、资本不足、经验不足和借钱创业看做是创业失败的四大原因。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他的建议大多出自自己的生活经验,比如他鼓励创业新手应该从大型和成功的机构中的基层工作开始,且要尝试多种工作,建立自己的专长,当然这样做的前提必须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

艾略特在会计工作中养成的使用图表的习惯,也被他放进了他写作的文章中,比如用以解释生意的周期性变化。因为广阔的视野、丰富的论述以及富有建设性的建议,艾略特的专栏非常受欢迎,也让他在民间和商界广为人知。

可恰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美国扶植尼加拉瓜新政府上台,同时急需重建符合美国利益的尼国银行系统。尼加拉瓜新政府与美国学术界和政界颇有名声的耶利米·惠普尔·杰肯斯博士签订合同,而杰肯斯是艾略特的好友。在杰肯斯的力荐之下,艾略特成功进入美国国务院人选名单,最终成为尼加拉瓜总会计师。1925年2月,艾略特和夫人乘船抵达尼加拉瓜,开始重建这个国家的财政。但他这个突然而来原本要持续2年的工作,实际上只做了6个月,就因为尼国人民的武装斗争而被迫终止,艾略特和美国军队一道撤出了尼加拉瓜。

艾略特返回到纽约时,他原先供职的杂志已经倒闭。于是他便在一家在纽约交易所和伦敦交易所上市的铁路公司找到一份总审计师的职务。他当时的年薪为9000美元——当时黄金每盎司约20美元,他的年薪约合今天的59.65万美元。这是艾略特的最后一份专职工作。

他在这份职位上还挤出时间出版了一本关于茶室和餐厅的书。在书中,他首次提及经济循环的真实存在,并将之形容为“经济状况的潮涨和潮落”,“波浪”的概念已跃然纸上。

出书人

1926年10月,艾略特结束了最后的专职工作回到纽约,专门推销他的那本书。他还给美国国务卿写信,希望出版有关尼加拉瓜的书,信件透露出他曾如何影响美国在尼国推行新的政策主张。这封信没有获得美国国务院的积极回应,那本书也最终没能出版。

从与路为伴到与书为伴,艾略特有一个迫不得已的原因,就是他当时已经身患严重的消化道疾病,这个病纠缠了他一生。

1927年初,55岁的艾略特回到他十年前在洛杉矶居住的地方。他全部的工作就是推销自己的书,并等待国务院的答复。因为之前广泛存在的声誉,以及周全的营销计划,艾略特的书大卖,他还兼做企业顾问的工作。

在生活安稳、财务安全的表象下,艾略特的身体却在走向危机,到1929年他长期发烧、痢疾,卧床不起。在随后的几年中,他曾几次与死神相遇。

更糟的是,繁华荣景过后,1929年美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失业率从3.2%上升到最高41%,85000多家企业破产。股市遭遇大崩盘,1929年8月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最高超过到380点,到1932年该指数最低下跌到42点,跌幅接近90%。和股市崩盘同步,大量的债券被拒付,美国约有40%的银行倒闭。

危机下的艾略特,也游走在破产的边缘,股市投资失败和疾病及家庭开销几乎耗尽了他的家财。

掀起“巨浪”

在美国股市大崩盘以前,投资者们为股市暴涨欢呼,这掩盖了当时股市的丑陋,比如缺乏监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实、内幕交易、不正当销售证券和坐庄等比比皆是。

在享受“柯立芝繁荣”(1924-1929年),股市“发飙”的时候,艾略特已经开始关注股市,但仅仅作为长期投资的一种手段。当股市暴跌,他这个毫无还手之力的“散户”反而痴迷于股市,他也的确有这样的“便利”——疾病缠身的他只能静养,他出书、做顾问的工作统统抛弃。1932年,他成为《道氏理论评注》的第一位订阅者。

道氏理论是当时仅有的股市走势分析的工具。道氏理论认为,股票会随市场的趋势同向变化以反映市场趋势和状况,股票的变化表现为三种趋势:主要趋势、中期趋势及短期趋势。但道氏理论被人诟病的是,对趋势的判断只能听道氏理论家的观点。事实是,90%依靠道氏理论投机的人是完全赚不到钱。

艾略特受到了道氏理论的影响,也发现了其中的不足,并企图弥补这个不足。他观察市场,寻找股价运动模式,研究了美国股市75年历史中各种不同指数的年、月、周、日走势图等。他利用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的数据数列构建了小时走势图,并从一家经纪行的交易室的价格带中收集数值构建了半小时走势图。

到1934年,艾略特总结了一套理论,这个理论就是波浪理论。那一年,股神沃伦·巴菲特和乔治·索罗斯刚满4岁。也在那一年,64岁的艾略特决心开启自己“生命的第5浪”。

波浪理论认为,所有事物包括社会与经济都会以一系列相似且恒定的、有着明确的波浪数和模式的波浪重复演进向前。艾略特认为,一个完整的向上波浪运动由5个浪组成,其中3个(上升浪)将与运动同向,2个浪反方向运动,每个浪在行进时都处于两个平行直线之间的通道中。主要运动方向上的波浪(奇数浪),被命名为第1浪、第3浪和第5浪,调整浪(偶数浪)被命名为第2浪和第4浪,奇数浪可以细分成小一浪级的5个浪,偶数浪则只能细分成小一浪级的3个浪。一轮向上运动的5个浪等同于下一个更大运动的第1浪。波浪没有统一的长度或持续时间。

波浪理论最大的亮点是可以用在个股上。因为在一定时间内,个股的大部分会遵循相同的模式,由此造就了指数的波浪现象。

艾略特在形成初步观点时,首先自己试验了几个月,一方面预测市场走势,一方面对波浪理论变量因素、结构规则做了修正。

到1934年11月,艾略特自认为波浪理论已经成形。他与正在投资顾问公司任股市通讯编辑的查尔斯·J·柯林斯取得联系,“推销”波浪理论。他在给柯林斯的第一封信中,把波浪理论和道氏理论建立了关联,称是“对道氏理论极为必要的补充”。似乎是为了引起柯林斯重视,他预测“一场熊市大暴跌”正在形成。这的确起到了作用,柯林斯给他回了信,希望等一个完整的市场循环后再说。之后,艾略特继续写信,详细介绍波浪理论的内涵,偶尔还会提及他对社会经济的观点。1935年1月,柯林斯再次回信,要求他对一个小下跌浪结束时给柯林斯拍电报。10天后,艾略特拍发电文,确认行情调整结束——预测准确无误。又过了7天,他精准预测了经过一轮反弹行情后的再度下跌行情。如此,艾略特真正引起了柯林斯的重视,并邀请他管理部分风险资本,并把他介绍给了道氏理论继承人之一罗伯特·雷亚。

从那以后,艾略特和柯林斯的互动变得频繁。1935年3月13日,艾略特给柯林斯发报,尽管主流的学者和投资人都在看跌,他却认为市场在“构筑最后的底部”。两个交易日后,市场整体进入上行通道,艾略特的理论也随之迎来“向上拐点”。接着,柯林斯给艾略特推荐给投资公司,还筹划为以艾略特的波浪理论论文为基础撰写《波浪理论》。

《波浪理论》在1938年出版,当时艾略特也已经广为投资者认识。那一年,他搬进了距离华尔街不远的旅馆,拥有了自己的办公室,还管理一些投机资金。

没有证据显示艾略特在管理投资方面获得了怎样的回报,关于他那一时期更多的记录是他完善波浪理论,并将这种理论引入到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还有培训学生。

1948年1月15日,77岁的艾略特因病去世。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波浪理论流行至今,但他曾警告:“正确地研判形成过程中的波浪需要丰富的经验……没有任何一种波浪理论研判能得到有效接受,除非是由我或者我许可的学生做出的。”在他去世的这些年,波浪理论已经有了新的发展,同时他的学生留下名姓的也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