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房子是否过剩,这其实是个伪命题。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是一亿头猪,按照每头猪2平米的实践数据,那么两亿平米以上肯定就是过剩了。 因为猪呢,不会挑地段,不考虑工作机会和通勤, 不考虑装修新旧。 但是同样的问题用到人的身上,就复杂了, 不能简单地用人均平米数来衡量。 因为人呢,要考虑就业,这个地方有没有就业机会?没有就业机会的地方,房子过剩也是无效的供给,比如农村房子如果按照人均平米数肯定过剩,但是你不可能在城市上班,晚上坐飞机回农村住。 同理,有些产业集中的地方,工作机会多的地方,人口涌入的地方,房子即使静态平衡,后续也会不足。 另外房子分配也是不均衡的,有人有好几套,有人一套都没有,是否过剩对于无房者,也没有多大意义,也不可能因为有人房子多了,免费送给你住。 还有老旧小区的问题,没有电梯,没有停车位,人车不分流,采光差,房屋老旧,没有绿化,这些房子当然能住,但是只要有选择,人们肯定愿意住人车分流,电梯停车位充足的环境好的新房,新小区。 大城市房子短缺,价格高昂,跟你县城,偏远地区房子是否过剩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呢,不要用计划经济的静态凑合观点,来衡量是否过剩。 只能说,我们过了有没有的阶段(大部分地区),未来将是住的好不好的阶段,这个阶段必然会催生巨大的新增需求。比如说现在电车都流行到县城了,过去大家无所谓有没有车位,现在有了电车,就要考虑需要一个可以装充电桩的车位了,那么没有充足车位的小区,显然就不适应这个需求了。
引用:
2024-05-20 20:37
$新城发展(01030)$ $$新城控股(SH601155)$
上周五一批震撼性的房地产政策出台,引发周末各群情绪激动,以为这周要起飞,结果却是冲高回落,跟过去两年的利好出尽的表现差不多,让人大跌眼镜。 周末的时候,我看雪球多空分歧就很严重,空头更多,而且理由充分,甚至还有理有据的。该如何看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