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新闻 | 服务新质生产力,保险资管投研体系必须向中观“下沉”——访泰康保险集团执行副总裁...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党中央在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提出的重大决策,指明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

保险资管机构作为规模大、来源稳、长久期的保险资金主要管理者,如何结合自身发展定位,积极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近日,泰康保险集团执行副总裁、首席投资官兼泰康资产首席执行官段国圣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险资管机构需要深刻理解当下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深刻转型和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特点,优化中观研究体系,打通总量/中观研究和微观主体研究,打通纵向的产业链研究和横向的行业比较研究,依托数字化助力投研体系升级,并在研究模式、投研体系升级方面进行主动调整,打造新质投资力。

经济深刻转型资本市场呈现新特征

目前,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浪潮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行业蓬勃发展,亟须发展符合新兴产业特征的股权融资和各种创新形式的直接融资。

“经济发展模式转型驱动融资模式转型,融资模式转型必然要求投资模式相应变化。”段国圣表示,在固收投资方面,我国债权融资高峰的时代已经过去,长期配置型机构必须以创新为抓手,在存量资产挖掘和资产证券化品种投资方面,在符合新质生产力、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运营类资产投资方面,在创新策略化投资模式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在权益投资方面,经济转型期新旧经济表现分化,走势明显背离,市场结构性特征将长期演绎,投资的“胜负手”从总量的仓位更多转变为对“赛道”的选择。在此背景下,考虑到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的特点,投研体系应重视中观和微观层面的洞察力,需建立对核心产业发展前景的深刻认知,并实现对不同行业配置价值的横向比较。

在段国圣看来,资本市场特征的深刻变化将带来市场投资范式的转变。“权益投资方面,结构的重要性明显提升,投资的‘胜负手’从总量的仓位更多转变为对‘赛道’的选择。”他认为,在此背景下,考虑到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的特点,投研体系必须向中观“下沉”,需建立对核心产业发展前景的深刻认知,并实现对不同行业配置价值的横向比较。

把握新质生产力投资机遇需升级投研体系

“新兴成长行业充满投资机会,同时投资难度也明显更大。”段国圣坦言,一方面,新兴成长行业高估值隐含了较高的成长预期和假设,需要留意所投行业、公司的预期、假设的后续验证情况;另一方面,成长型行业的先发优势并非稳固的“护城河”,早期的行业龙头可能因为技术路径演化被后来者颠覆;另外,新兴产业经历从无到有,其发展的政策及市场环境往往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投资机遇?“需要因时而变。总量研究依旧发挥‘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而研究框架则需优化升级,尤其需要以扎实的微观研究为基础,构建体系化的中观研究体系。”段国圣指出,传统中观研究以行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存在一定不足。他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例,其核心环节上游包括锂、钴、镍等能源金属的冶炼,中游包括电池正极、负极材料和动力电池的生产,下游包括新能源整车及相关的货运、物流等服务环节。如果周期研究员、电力设备研究员、汽车交运研究员分别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行局部的跟踪研究,难免盲人摸象,无法全面把握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也难以把握产业链内部由于供需错配带来的结构性主题投资机会。

“作为长期资金管理者,保险资管机构的中观研究体系建设应更加强调以中长期的‘行业前景’判断为核心。”段国圣强调,行业前景不仅包括行业整体发展趋势、产业生命周期,也包括其行业内部发展演化的结构性特征。建立对行业前景的认知优势,仅靠数据分析与跟踪是不够的,需要形成一整套产业研究机制,包括领先的产业认知输入、量代与基本面结合的跟踪分析体系以及深度聚焦的投研讨论。

具体说来,中观研究体系的建设,需要丰富对于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发展前景、规律和中长期趋势的理解;需要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产业链上中下游、产业横向比较等不同维度地洞察;需要充分利用产业资本、行业领袖的认知优势,通过与外部专家、企业高管进行深度交流和研讨,构建“认知护城河”,把握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投资机会。

此外,段国圣提出,中观研究体系的建设关键还在于“打通”二字。一是要打通总量/中观研究和微观主体研究。深度的个股个券研究是投研体系的“地基”,也是超额收益的重要基础性来源,离开了扎实的微观研究,中观研究也成为空中楼阁。二是要打通纵向的产业链研究和横向的行业比较研究,强化交叉验证与横向可比,以弥补单纯行业研究对投资决策支持的不足。

拥抱新质生产力依托数字化升级投研体系

近年来,我国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明显加快,数字化能力已经成为保险机构竞争的新高地。

“作为保险资管机构,除了把握新质生产力所带来的投资机会,保险资管机构还应当积极拥抱和应用新质生产力,依托数字化来实现投研体系升级迭代。” 段国圣指出,伴随投研体系建设从总量向中观、微观下沉,数字化平台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段国圣表示,与总量研究不同,中观、微观研究过程中数据的标准化程度低、来源相对分散、采集难度大,往往缺少现成的、满足投研需求的外部资讯数据库。中观研究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针对重点产业链和行业,建立和逐步完善行业特色数据及相应的数据分析跟踪体系。通过建立高质量的数据跟踪体系,更好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及时捕捉产业景气度变化,也便于跨环节、跨行业、跨板块的数据共享。

他认为,通过数字化平台建设,在总量、中观、微观研究框架下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数据标准与映射机制,可以实现总量、中观、微观的有机打通,使得总量数据可以拆解到行业和个股,而个股和行业的信息可以汇总构成总量。通过总、中、微的打通,既有助于把握总量层面的信息对行业和个股的影响,也可以更及时地分析个股和行业层面的重大事件对市场的影响,从而为总量分析提供更及时和翔实的自下而上的数据和观点。

“保险资管机构管理的长期资金来源相对稳定,更多关注长期绝对收益回报。” 段国圣总结说,为了发挥长期资金独特优势,价值投资为本、立足长远,保险资管业应当打造适应时代要求的投资研究体系尤其是中观研究体系,并通过数字化助力投研体系升级,通过发挥资金资源的作用促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也积极抓住新质生产力所带来的机遇,促进保险资管机构高质量发展。

转自: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