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二股东抛股的内情可能比大家想象中更严重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9回复:169喜欢:22

    6月25日,格力电器公布,第二大股东京海折价出售了持有的大部分股票,套现35亿,股市一片哗然,京海是由格力电器的十个大经销商组成的公司,居然在目前股价低迷的时候大肆抛售,难道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利空吗?

    这个股东一直非常受人诟病,这个公司没有别的业务,也没有别的投资,纯粹就是一个持股实体,而过去一直有一名董事在董事会,一直非常支持董明珠。

     格力电器一直饱受争议,我也写过很多格力电器的文章,可以搜索我的名字 知常容。

  第一个争议是高瓴收购格力,和董明珠成立合资企业用400亿收购了格力15%的股权,把投票权全部交给董明珠。这个收购非常复杂,最后的持股实体,用了几层的股权架构,而且以股票作为抵押,借了银行200亿。

  把所有的这些安排,承诺,仔细对比一下美国的管理层收购,非常类似。美国有些公司的管理层非常看好公司,于是用很高的杠杆,借银行的钱来收购公司股份,最后管理层控制上市公司。格力的整体安排非常类似。

   这种收购的好处是,如果公司发展的很好,大家受益,银行收高利息,管理层股票升值。但带来的问题是,假如公司发展不好,股价走势不好的时候,银行会雨天收伞,强制抛售,对公司股价带来严重冲击,甚至搞垮公司。

  高瓴的收购资金其实也不是他们自己的钱,而是一个专门的基金,向社会筹集了资金,高瓴作为管理人,这个基金的存续期是五年,所以,原则上高瓴必须在5年后抛出格力股票。

资本游戏不是没有代价的,魔鬼的代价是出售灵魂。格力收购,如果出现意外,太危险。二股东现在跳船,是不是看到了什么征兆??

第二个争议,京海的独立性非常受质疑,甚至有怀疑京海和董小姐有某些直接联系,具体证据就是当年董明珠在格力收购银隆被股东会否决后大发雷霆,最后自己出资10亿收购了珠海银隆,后来珠海银隆经营失败,双方撕破脸皮,互相举报,银隆原股东被刑事拘留。举报者拿出证据,董明珠的收购资金是经过几个经销商打到银隆原股东的账上,这几个经销商就是京海的股东,董明珠收购,经销商打钱,这的确不是好现象。

  

格力电器原来是好公司,但自从董小姐收购银隆开始,叫人完全看不懂,而且公司的经营模式,财务报表存在太多问题。参看我以前文章。

大家千万千万小心,股市风高浪急,保重。

  格力铁幕出现裂纹,独董对盾安环境收购案保持沉默。 

董小姐再次上演<拯救大兵瑞恩>,再次出手拯救深陷困境的 盾安环境 大股东的债权人。上次拯救银隆,很令人不满的... - 雪球 网页链接

拿什么拯救银隆,我的格力本文发送于9月2号,事实看经过两个月,格力再次收购高负债的 盾安环境 ,这是第二步了。 格力冒天下之大不韪,拿公司的钱收... - 雪球 网页链接

渠道库存重压 格力电器会否步东阿阿胶后尘暴雷 作者@知常容小戴 格力电器 是个好公司,过去的发展非常厉害,中国第一空调。但好公司未必是好股票,特别是高股价往往透支了公... - 雪球 网页链接

$格力电器(SZ000651)$ #格力电器再创两年新低,高瓴亏超百亿# 

精彩讨论

小牛投资20222022-06-26 21:36

好好吹你的小米得了,就别东拼西凑搞个文章来蹭热度了。京海十大股东其中一个股东退出而已,大惊小怪的!
现在京海在格力董事会还有两名董事,你不知道?京海一直是董明珠的铁杆支持者!

实盘记录价投之路2022-06-26 21:06

这个点位你还看空吗?说明你真可以

哎呀哎呦哎哟喂2022-06-27 00:35

熟悉格力的人都知道,不了解的才不懂:格力经销商董明珠利益团体吸格力血的载体。格力赚再多钱也不是董明珠的钱,获利的是股东,是国资委(退出前)。董掌权后,董通过手中权力利益输送一手把经销商扶植起来(格力的经销商团体跟格力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赚多赚少不进格力公司口袋),董利用格力这个平台,打着“企业家”名号,赚足名利,再通过“经销商”提款,掏空格力集团本体,名利双收,这也是为什么当年董为什么有底气跟国资委跟股东叫板的原因。珠海国资委发现自己养的白眼狼(董)无法驾驭后,一拍两散退出格力收钱落地为安。没了国字号的监管,格力已经沦为董集团的金融工具,格力的实体意义只会越来越弱,估计会比乐视网好一点,但是功能跟性质已经差不多了。

竟夕起相思2022-06-26 22:37

格力的核心问题是董明珠,董太强势了,下面的人没有成长,整个公司没有别的思想,最终格力成了董姐的一言堂,也不是说一言堂不好,这就要看结果论了。但是从最近十年,董姐带给格力的不是成长,而是伤害。未来董姐能不能成为B夫人一样?还得往后再看。
在现在2022年6月,这个时点看,是不建议碰格力的。因为格力的未来变数太多。

知常容把我拉黑了2022-06-27 08:06

知识星球剩下的费用退还给我

全部讨论

好好吹你的小米得了,就别东拼西凑搞个文章来蹭热度了。京海十大股东其中一个股东退出而已,大惊小怪的!
现在京海在格力董事会还有两名董事,你不知道?京海一直是董明珠的铁杆支持者!

这个点位你还看空吗?说明你真可以

2022-06-27 00:35

熟悉格力的人都知道,不了解的才不懂:格力经销商董明珠利益团体吸格力血的载体。格力赚再多钱也不是董明珠的钱,获利的是股东,是国资委(退出前)。董掌权后,董通过手中权力利益输送一手把经销商扶植起来(格力的经销商团体跟格力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赚多赚少不进格力公司口袋),董利用格力这个平台,打着“企业家”名号,赚足名利,再通过“经销商”提款,掏空格力集团本体,名利双收,这也是为什么当年董为什么有底气跟国资委跟股东叫板的原因。珠海国资委发现自己养的白眼狼(董)无法驾驭后,一拍两散退出格力收钱落地为安。没了国字号的监管,格力已经沦为董集团的金融工具,格力的实体意义只会越来越弱,估计会比乐视网好一点,但是功能跟性质已经差不多了。

2022-06-26 22:37

格力的核心问题是董明珠,董太强势了,下面的人没有成长,整个公司没有别的思想,最终格力成了董姐的一言堂,也不是说一言堂不好,这就要看结果论了。但是从最近十年,董姐带给格力的不是成长,而是伤害。未来董姐能不能成为B夫人一样?还得往后再看。
在现在2022年6月,这个时点看,是不建议碰格力的。因为格力的未来变数太多。

2022-06-27 08:06

知识星球剩下的费用退还给我

2022-06-26 21:46

格力最大的问题是管理层的经营能力跟不上市场的发展,当初是搭上了房地产大周期的快车,当主业空调业务受地产下滑拖累,在其他家电产品和海外市场明显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还涉足智能手机、芯片和新能源汽车这些行业,多元恶化,不仅不能带来业绩还消耗公司大量现金,无能的管理层只会将公司带入深渊

【浅谈格力电器的可能的巨大隐忧】由于有色大宗价格暴跌且有进一步下跌趋势,格力财务隐患可能很大。(1)原料备货潜亏。2021年现金流几乎为零,估计大约或有近300亿现金用于囤积铜铝等原料库存,假设沪铜从70000跌到40000,这一块库存大约减值损失170亿;(2)按知常容老师的研究估算,渠道库存积压估计2000亿左右,这一块减值损失可能大约1100亿上下。假如年终全额计提原料及库存跌价损失,估计合计计提损失约1270左右,2022年业绩或亏损约1020亿。个人估算,不一定对。$格力电器(SZ000651)$

2022-06-27 07:59

水军唱空有行情了,反之必跌

2022-06-26 22:35

二股东抛售就是公司要完,那么各家上市公司大小股东或管理层卖股票套现怎么不见你说他们要完蛋呢。比如小米的林斌“高位”减持

2022-06-27 00:02

作者是非常转业的,他只是想要你手中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