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分众曙光将至

发布于: 雪球转发:22回复:45喜欢:103

作者:@知常容小王

2018年广告市场取得了近8000亿收入,从行业规模看广告市场属于很大市场,古语云“广而告之”,也可以简单定义广告的含义。如何才能达到广而告之,一个因素就是完善的终端覆盖,终端覆盖的人群越多,触达效果就越好。

2019年分众传媒,净利润出现大幅度下滑,股价下跌调整也有近一年半,广告行业属于很大一个市场,分众作为梯媒开创者,是否会一蹶不振,我们主要从广告投放几个方式出发,得出梯媒在广告传播方式上,有其自身优势所在,在护城河上,也绝非那样能轻易被打穿,公司的经营模式能让公司在战略布局上反应快速,黑暗时刻不会太久。

在财务分析中,成本的上升与分众互联网客户下滑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应收账款的变化导致了较多的资产减值损失。从半年报各方面情况看,或许今年属于最坏时刻,随着边际成本下滑,以及当前点位扩张之后,能加大广告商的吸引力,2020年或出现整体的回升。

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

第一部分:传统类与互联网类渠道终端介绍

第二部分:分众传媒梯媒形势

第三部分:分众传媒护城河第四部分:分众传媒财务分析

一、传统类与互联网类传统类

电视类广告,栏目内容与公信力是最大优势所在,电视的设备终端基本覆盖每一个家庭,覆盖人群密度非常广阔,虽然目前受移动端影响,观看时长与人数在降低,但消费者对各个主要卫视插播广告所宣传的产品,信认程度较高,在渠道上价值很高,对广告主知名度与品牌形象有很大促进作用。

其不足之处,难以精准覆盖人群,费用投入高,渠道供给方对广告商亦存在要求。在心理上与观看人群对电视内容的实质需求冲突性较高。对大企业吸引力高,客户质量优良。报纸类广告,覆盖人群低,大部分存在地域限制,受版面及纸质油墨影响,广告商创作空间有限,费用低,效果一般。

与观看人群对内容实质需求冲突低,且能做到主动观看,渠道价值一般。吸引力一般,客户质量一般。杂志类广告,覆盖人群低,地域限制弱于报纸,能达到精准投放目的,与观看者冲突低,能做到主动观看,且能缓解观看节奏。时尚、美妆、汽车、旅行等杂志,对行业内企业吸引力很高,渠道价值较好。

互联网类

视频播放APP渠道,覆盖人群广,几大主流视频APP基本能覆盖绝大部分消费者,第一类如腾讯、优酷、爱奇艺等,内容是观看人群主要吸引点,因此需要不断购买内容版权。大众对手机依赖程度也极高,时间上无论碎片化还是整体化都能覆盖,对各类广告商都存在吸引力,部分能做到精准投放,在后台端也能做到监测,但在心理上与观看者对内容的实质需求冲突性极高,容易产生抵触心里,会员对广告效果存在挤出效应

第二类如抖音、快手短视频类,覆盖人群极高,能做到精准投放,内容无需购买,与观看者冲突性低,无论是对全国性还是地方性广告商都存在吸引力。但广告易于跳过,且投放频次存在限制,投放门槛低,对品牌形象提升帮助不大。购物类APP渠道,覆盖人群广,能做到精准投放,且对消费者能做到指引,但版面入口有限,物品种类易于对比,消费者需求物美价廉或品牌价值更好的产品,其效果差异较大。

网站搜索类渠道,覆盖人群广,能做到精准投放,冲突性较低,对各大企业都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宣传轰炸效果不强,加上近几年搜索广告事件较多,广告效果因产品特性而定,需要与好的品牌形象建设搭配。我们介绍了两类广告渠道,互联网广告渠道目前在整个行业内占有很高比重,按照广告分类看,传统类渠道偏品牌类广告,互联网渠道偏效果类。

二、分众传媒梯媒形势

“4亿城市人口,3亿看分众”,在广告市场的赛道上,分众传媒属于生活圈媒体的领导者,尤其在楼宇电梯媒体市场,市场占有率超过95%,目前虽然存在部分竞争者前来搅局,但就现状看,分众市场地位难以被撼动。

电梯媒体投放渠道相对其他渠道而言,也有其自身的优势,从分众自身介绍看为:主流人群、必经、高频、低干扰。对企业品牌形象树立与产品宣传都能取得很好的帮助,引爆品牌的案例,也有目共睹。电梯口到底有没有人看广告?从广告本身来讲,绝大部分情况下,与我们需求的都是对立的,无论是传统的电视还是互联网渠道上,都存在对立面。视频播放类与电视类能做到主动去看广告的也极少,这是“广告”自身所带的另一属性,反人性。除了抖音上“渣渣辉”“假传奇”广告,个人也极少主动去看广告。

从精准投放角度看,分众无法做到像互联网渠道那样,当你搜索某件商品,在打开其他APP时,就会自动投放该类商品广告。但从投放大角度看,写字楼,电梯房这本身就是一种定位。广告商投放效果除了树立形象与宣传外,另一效果是在心理上影响你潜意识某些联想,从而改变你某些习惯。当你顺便买了一个在整天在分众屏上看到产品,这就是分众渠道的价值。在冲突性上,分众所在的场景与人流所需的冲突性极低,矛盾的对立不那么尖锐,因此在投放宣传中,不管是有意识还无意识,在不经意间能达到传达效果。

品牌形象广告

从广告投放商角度看,初创型企业和新品推出时,为了生存侧重点可能会在效果。达到一定稳定程度之后,对形象宣传上就会投入加大。加强曝光程度,时刻告知消费者,我始终在你身边。典型如日常品牌消费型企业,营造一种始终在你身边的这种抽象效果,就尤为重要。“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50%是浪费,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从广告的形式看,互联网效果类广告确实易于统计,能做到及时反馈,可以把广告抽象效果做到具体化,这一点有其自身的优势,新崛起的短视频播放类,更是易于商户小企业投放,在创作方式上也可以更贴近消费者。但在树立品牌形象上,效果就相对差上一筹。

从广告内涵看,树立品牌形象提升消费者认可程度,需要点滴积累,这相对抽象,难以快速出现效果,但长远影响却是非常重要,高质量的品牌形象,自身就带有效果,成熟的企业,往往对此非常关注。因此品牌类广告,对一个企业而言,有着无可取缔的作用。大篇幅的介绍广告渠道与形式,主要是在出发点上,先确定分众传媒开创的这类渠道,对广告商而言,存在投放的价值,能达到较高的触发率,渠道自带定位效果,无法手动跳过等。缺点上也相对明显:无法形成公信力;没有内容依托,大众依赖程度缺乏;暂时达不到更精准投放;播放黄金时间点存在限制等。但在所有的投放渠道中,没有任何一类属于完美无缺。

三、分众传媒护城河

关于分众护城河,属于争议极大一类。分众护城河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渠道终端建设方面,是覆盖人流量的最大因素,形成不了一定规模就吸引不了优质广告商的投放。新进竞争者想要发展,无论是绕开分众点位还是抢占分众点位,首要都是扩充点位。在渠道上因无实质内容,差异上就不会明显,这既是缺点也是优点,在同台竞争中,就是简单粗暴的点位与覆盖率取胜,这种看似谁都可以进场,但实质竞争的初始状态对资金供应要求非常高,点位少客户不愿投放,且初始的客户质量低,在盈利上非常困难,点位一旦发展到一定界限,就会面临原有企业反扑,会形成各种价格战,造成长时间亏损。这种白刃血战的竞争,比其他商业模式竞争,在突围上难度更高。

客户基础面,对广告投放者而言,除了渠道覆盖广阔外,其他播放广告商也是一个考量因素,与已有较高品牌形象的企业同屏播放,对提高自身企业形象认同感也会有潜在影响,这一点分众构建的客户基础无疑是存在较大优势,对其他的优质客户也存在吸引力。其他竞争想要达到同样的效果,付出的资源会远超分众,并且这一点与渠道面是相辅相成,播放环境方面,一部电梯并非屏越多越好,拥挤会不利于广告商形象展示,也不利于渠道供应方形象,在我们草根调研中,分众所营造的播放的环境,远高于其他梯媒。

在成本与标准构建上就提高了竞争门槛。分众的护城河,虽然不是强大无比,但也绝非能轻易打穿,其他竞争在投入初始阶段就需要巨额资金支持,在达到竞争的门槛之后,分众投入1块,其他竞争者可能需要2块,并且还需时刻提防分众反扑,在盈利上难度就非常高,这绝非一般企业就能简单做到突围。我们甚至可以做一次最坏的假设,之后腾讯也入场加入新潮,形成阿里+分众和新潮+百度+京东+腾讯,再次投入巨资,帮助新潮突破重围,形成与分众相抗衡的局面。

分众无疑会受到影响,但影响也分为几种情况,不是简单蚕食分众市场这样的加减,更有可能出现两大阵营在不断竞争中,消灭了其他玩家,并把梯媒市场这块蛋糕做的更大、更完善得到更多广告商的认可。那时出现第三家入局者的概率就会极低,梯媒市场的护城河也不是谁都可以形成竞争规模。当然就现在的格局情况看,新潮暂时还没有那样实力,给分众造成很大影响。

四、分众财务分析资产端

2019年上半年货币资金账面余额24.57亿,对比期末减少12.15亿,降幅为33.09%,利息收入0.35亿,对应年化利率2.8%。交易性金融资产29.34亿,取得理财收益0.58亿,对应年化利率3.95%。从两者的利率区间看,处于合理区间内。两者合计53.9亿,对比去年同期55.73亿,占总资产比重为29.37%,同比下降2.56%。应收票据账面价值1.02亿,应收账款账面价值42.58亿,两者合计43.6亿,对比期末减少6.6亿,同比下降13.15%。上半年营业收入下降-19.6%,对比营收增幅看应收账款相对出现增长。公司应收款从2018年中期开始出现大幅增长,客户回款速度出现减缓。从详细披露中按账龄组合分类中(账面余额),0-30天应收款占比35.71%,属于正常回款期限,不做计提准备,31-210天应收款36.62%,计提比例为5%。211天以上应收款占比27.64%,211天以上账面余额13.97亿,计提准备之后账面价值6.94亿,时间跨度看,211天以上应收款回收风险偏高。公司阶段计提的准备虽然较为充分,但因金额数值较大,未来还需要重点关注回款情况。

从近几年账龄占比中,一方面可以看出0-30天内应收款占比有逐步增加迹象,对客户款项的回收更加注重: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211天以上的款项占比不断抬高,31-211天占比不断下降,较多的应收款出现了向下迁徙。

预付款项账面价值11.38亿,一年以内预付款占比97.36%,报告期公司没有详细披露客户名称,从以往的披露情况看,主要为预付给影院和设备终端生产商,同时还有大量租金支付。

预付款增长时间点也为2018年中报,增长比例为78.27%,是公司扩张的时间点。结合应收账款时间点看,不排除当初点位扩张之后,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可能在销售上做了较大的刺激,对客户质量把控有所放松,导致了目前211天以上应收大幅度上升。公司存货账面价值291万金额极少,这与公司商业模式有很大关系,在经营中除了备用部分设备终端外,基本没有其他存货,因此所占用的营运资金可以忽略不计,抵消了大量预付款的占用。

其他流动资产大幅减少的原因在于执行了新会计准则,原先理财产品移到了交易性金融资产。目前账面1.46亿,均为待抵扣进项税。长期股权投资8.94亿,最大一笔投资为上海数禾信息,账面价值6.75亿占比75.5%,该公司今年获得了新浪网2000万美元B轮融资,从以往的融资历程看与消息面看,该公司有冲击IPO的准备,该笔投资分众获利不少。

其他权益工具账面金额10.7亿,最大两笔为西安量子体育3亿,Yixia Tech3.7亿,合计占比62.6%,从近期各个消息面看尚未出现特别突出企业,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18.99亿,主要为各种股权基金。该三项资产合计38.63亿。占总资产比重为21.05%。客观讲上市公司大规模做股权类投资,涉及方面太多较为复杂,目前看有减缓投资的步伐,在风险点上是需要给予关注。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17.87亿,在建工程939万。固定资产中媒体设备资产17.36亿,占比97.04%。从固定资产的结构与货币和交易性金融资产总计看,分众经营模式在需要扩张时可以做到非常快速,在同业竞争中也增加其他竞争对手资金供应的要求。折旧上我们前期文章中已经做了很好的介绍“媒体资产预计还有较大部分仍然在使用,因此折旧低于标准值”。

长期待摊费用0.35亿,递延所得税资产7.05亿,两者在未来可以进行成本抵扣。其他非流动资产6.22,显示为一年以上关联方借款,该科目第一次出现为2017年年度报告,主要支出为上海数禾科技与分众娱乐的财务资助,在关联方应收项目其他非流动资产类中数禾为5.6亿,2020.06月到期,分众娱乐为0.62亿,2022.08月到期。

负债端

有息负债,短期借款0.59亿,长期借款8.94亿。短期借款主要为韩国境外子公司像中行首尔分行借款,使用内保外贷模式产生,金额上不大。长期借款也属于内保外贷,为海外全资子公司提供的美元借款。从整个有息借款看,公司借款都属于受政策环境影响,实行的外币贷款。合计金额占资产比5.19%。从利息费用支出看,总体年化利率为6.09%。处于正常利率区间。无息负债端,应付账款3.78亿,同比下滑10.85%,。因商业模式因素,形成应付款绝对值相对较小,同时购置的设备等也低于去年。预收款4亿,同比增长6.67%,从2017-2019各个半年度看,预收款分别为3.66、2.74、4.00,可以看出2018年年中预收明显偏低,结合应收账款看,2018年放宽销售的政策概率很大。

而在今年在营收下滑的情况下,预收能达到最高水平,无疑是在客户端得到了很大的控制,应收款的结构中0-30天占比也有所提升。其他应付款,账面价值28.64亿,其中应付股利14.49亿,占比50.59%,另一部分最大金额为销售业务费12.97亿,2017-2019近三年中期金额13.08、13.63、12.97费用显示情况波动较小,该部分与业务员完成整个销售环节相呼应。

小结

从公司整个资产负债表中看,分众账面资金相对充沛,加上较低的有息负债,财务风险较低,有充足的资金可以应对各种情况。在应收账款上,0-30天应收出现了加强,侧面显示了目前对客户回款上的要求,31-211天应收款释放的已经相对较为充分,未来继续向下迁徙的金额在绝对值上将会出现减缓,预计在经过1-3个季度,整体应收在结构上,将出现明显改善。公司无存货,固定资产基本全是媒体设备终端,在业务形式上能够非常及时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策略的调整,再加账面资金的护航,抗风险综合能力表现良好。

营收利润与成本端

从近几年营收与利润增长情况,2015-2017年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速度,一方面来自业务规模增长,一方面来自提价的影响,使得公司边际成本出现下降,增长情况非常亮眼。进入2018年营收虽然增长,但受成本上升以及回款情况出现恶化,与净利润剪刀差开始出现,2019年上半年差值进一步扩大,利润的波动值上明显高于营收,预计未来在营收出现稳定回升时,利润上升的趋势也会非常迅速。

从历年的各项成本增长看,营业成本从2018年出现上升之后,2019中期继续出现大幅度上涨。财务费因公司处于正流入,在利润表中体现为负值,下滑体现为利息收入在减少,财务费用在增多,但财务费用对比其他费用而言基数较小,影响不大。营业成本在报告期为33.15亿,销售费用为10.57亿,管理费用2.69亿,与财务费用一样基数不算大。对利润造成最大影响的为营业成本与销售费用,其中梯媒成本26.37亿,上涨幅度达到93.6%,影院成本为6.42亿,上涨幅度6.9%。销售费用与营收水平呈现正相关,影响上不大。造成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就是点位扩张,扩张之后也加大了人员了配置。

扩张的原因一部分是大环境下梯媒竞争对手的影响;另一部份可能来自于梯媒之外的广告行业压力,为了保持充分的渠道竞争力,吸引更优质的客户,进行了战略性扩张。梯媒不像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渠道,在传播终端上可以由观看者支出,梯媒所有的渠道点位都需要自建,自建的越多才能覆盖的越多,这部分的支出可以看成传统与互联网类对内容的支出。在“主流人群”定位上,这部分人群是可以量化的,也就是达到一定标准值之后,分众就可以不再大幅度扩张点位。

大幅度上升的营业成本,今后能否出现下降?首先在租金上这部分属于固定的支出,会出现两种情况1.点位增多客户增多覆盖成本;2.点位增多客户不增多,优化点位结构,减少支出,毕竟分众建设的渠道不像建设一座固定的不动工厂。在设备终端的支出上会出现下滑,折旧部分会保持平稳,应收造成的资产减值损失从应收款结构看,1-3个季度得到消化,销售费用基本与利润挂钩。总费用的支出占比极大概率会出现降低。因此从成本端上看,未来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业务构成与资产收益率

从业务组成情况看,我们选取了营收行业分类贡献营收最大的前三名,和按产品分类影院梯媒增长情况,从行业分类情况看,分众互联网营收在2015-2018期间,虽然基数一直在上升,但增速上总体上不算好。公司上半年数据调整了互联网统计方式,在实际趋势可能存在差异,但不影响最终的结论,互联网是影响目前利润的最大因素,这与2018年“互联网寒冬”存在很大关联。而日用消费用品受周期影响较小,对品牌形象维护也更加注重,整体的增速呈现情况相对较好。

交通类增长与汽车周期存在一定关联,从今年9月汽车销售数据看,虽然未见底但下滑已经出现了缩窄迹象,且A级车辆受周期影响的因素远小于其他级别,从投放的广告商情况看,这部分能也能维持。在影院媒体端,上半年整体票房与观影人次出现了下滑,从电影行业总体趋势看,未来还有较大空间。影院媒体在产品分类中占营收比区间为15%-20%,虽然该渠道投放效果受限于观影人次,但长远看预期绝对值能相对稳定。

影院环境相对特殊,玩手机频次相对较低,与男神/女神一起看啥都是话题,单身狗不在此列。综合看影响营收最大的为互联网客户,该行业业务占公司营业比重较大,从行业周期看,目前很难确定行业就此见底反转,我们从互联网的行业发展与整个社会投融情况看,活跃水平依然较好。即使现在没有以前好,经过一轮洗礼之后,互联网二度下滑对分众的影响也会远低于今年的影响。而一旦行业出现回升,加上目前点位大幅度扩张之后,宣传效应上对比以往会有更大的轰炸性,对互联网广告商的吸引力也会加强。

从公司近几年净资产收益率情况看,2018年虽然出现大幅度下滑,但其表现依然非常之高,主要受较高的净利率与较快的总资产周转率影响,公司业务模式可以忽略生产环节,营收扩张速度可以做到非常迅速,使得总资产周转率较高。

净利率上看,一是公司作为梯媒开创者,渠道规模足够大,对广告商议价能力较强,在客户上互联网客户烧钱速度也快,近几年享受了行业发展的红利;二是成本端除了租金与人工外,其他影响因子较小,租金点位非常分散,涨价存在地域性与时间差,且成本端边际成本递减效应非常明显。叠加因素造就了公司高净利率、高资产收益率现象。

目前新潮点位扩张的速度相对较快,会增加行业竞争,加上互联网客户总体占营收的减少,因此预计未来毛利率与净资产回复到前期60%以上,难度系数较高。但对比目前净利率而言,今年大幅度成本的支出,往后的边际成本递减效应会逐步显现,上升空间也必然会出现。

小结

分众的利润情况就现状看,处于扩张的阵痛期,叠加互联网客户占营收比重的大幅度下滑,以及竞争对手影响,使得成本、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显现指标出现难看局面。从内在看,点位扩大之后,覆盖人群量的增长,对广告商的吸引力也在增强,分众的经营模式,也不像产房设备,整体表现为分散特性,在结构上也便于调整。扩张效果需要一定时间去表现,去衡量相关的经济效益平衡点,未来点位成本过高可以随时调整。

在净资产收益率与净利率上,需要适当放低预期值,可能不会像2015-2018那样保持高位,随着资产规模扩大,中枢值或出现下移,回到行业发展正常区间,能稳定维持30%-40%即是很优秀水平。从我们每周的草根统计与电话沟通情况看,上半年投放广告时间总体而言比对去年存在一定的下滑,但对日用品广告商的投放情况看,占比是有所提升的。

近一个月尤其汽车类APP广告增加明显,易车投放案例看,分众渠道场景可开发的预期还有更多的探索机会。对于点位的扩张情况,未来两年公司主要以调整为主,大幅度扩张时期已经暂时告一段落,租金面上涨的预期暂时也大,加上渠道结构易于调整,这样对明年费用的支出就会形成很好的控制。这一点也能支撑我们预期成本下降以及净利润率上升的逻辑。

现金流表

从公司近几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金额与净利润情况看,现金流入占比80.49%,盈利质量情况较高。2018年大规模扩张之后,未来2年资本开支将会大幅度下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将继续保持较高质量。自由现金流量上,折旧摊销会与上半年大致相同,经营性应收会继续出现优化,经营性预付随着点位增长结束,保持稳定,净利润与自由现金流还会出现上半年趋势,但拉长时间看未来几年会形成近似相等。

估值

从广告行业整体市场看,空间规模足够的大,梯媒在广告市场中占比还属于极小部分,从行业发展预期看,未来5年梯媒广告收入能达到600亿左右市场,对行业龙头企业而言,无疑会更加受益。各大互联网巨头入场,也体现对梯媒场景的认可。对于分众的估值,今年营收的下滑基本上是不可避免。营收上预计今年下滑15%左右,达到124.1亿。

2020随着互联网、交通出行回升,日常用品保持微增长,使得全年增速回到20%左右,达到148.92亿。随着应收款在今年减值提升,以及未来账龄结构的优化,资产减值损失在2020年得到控制,边际成本出现下降,净利率水平得到恢复,达到25%左右,净利润达到37.23亿,每股收益0.25元。按照2020每股收益0.25元/股,预计未来5年增18%,永续增长4%,折现率10%,每股内在价值约8元。

风险因素:政策限制电梯屏 经济下滑

推荐阅读:

分众传媒九月份最新跟踪

知常容道法投资从容应对股市恐慌

养猪之神 温氏股份的几个小疑问

全球降息,招商银行是否依然闪亮?

商誉大洗澡之后是利好还是利空

@今日话题 @雪球私募 @徒步投资笔记 $分众传媒(SZ002027)$

精彩讨论

知常容鸡蛋面2019-10-23 17:57

还有一种方式,200亿营收,30%净利率,60亿利润,20倍估值,1200亿市值,这样去预估也可以尝试一下

金三板三胖哥2019-10-24 09:39

明年利润预计30-35e,再往后看,增速能保持20%就很不错了,给1.5xPEG,30倍估值,最满的预期都算进去,千亿市值吧

知常容鸡蛋面2019-10-23 20:44

打的七零八落应该是不至于的,这也和公司的商业模式有很大关联。就像做股票,进入的门槛其实很低,但能做好且能持续稳定的做好,就是很难的一件事。新进入者带着资金,刚开始自然会比较凶一些,但峰值一过开始细水长流回归经营本身时,问题就会不断产生,点位的结构,客户的结构在粗放扩张时可以不注重,结束扩张后却是很大问题,找不到经济效益平衡点,必定会收缩回去。
应收款是个问题,从应收的变化与预收的变化上,当时很有可能是放宽了款项的回收政策,虽然营收保持了稳定,后续的应收问题却开始逐步的显现,加上新兴行业生命周期短,导致了当前的现状。从目前的应收结构看,0-30天应收占比恢复的情况很好。31-211向下迁徙降速度也很快,这也可以与应收官司对应上。按照目前减值速度只需在过1-3个季度,就可以大致消化。当然这只是对目前趋势的一种判断!

全部讨论

明年利润预计30-35e,再往后看,增速能保持20%就很不错了,给1.5xPEG,30倍估值,最满的预期都算进去,千亿市值吧

2019-10-24 13:09

预期业绩在四季度落底,年底前潜伏的赔率还是不错的,业绩已经很糟了,要再恶化也不容易了

2019-10-24 10:03

不同平台的广告投放效果对比,倒是很有意思$分众传媒(SZ002027)$ $今日头条(TOUTIAO)$ $百度(BIDU)$

2019-10-23 20:02

以前对分众的竞争优势和作者完全一致,但现在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占尽先发及优质点位优势的分众,为什么会被一个农村包围城市的新潮打得七零八落?再看强势媒体资源,比如央视,会采用现播后付的方式吗?一查应收帐款的官司数,分众,要说爱你不容易!

2019-10-23 17:49

收入减少就会造成应收相对减少,纯粹盯应收不够客观。核心关键还是收入端,成本是固定的,收入增长可以覆盖所有问题!

2019-10-24 09:49

分众

2019-10-23 21:06

感谢分享

2019-10-23 18:09

公司应收款从2018年中期开始出现大幅增长,客户回款速度出现减缓。
分众的周期是否可以参考应收款和回款速度呢?

2019-10-23 17:43

个人可能更感兴趣的是分众传媒的边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