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流言蜚语”为何目的?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袁大头”是老一辈人在熟悉不过的东西,在币市上,“袁大头银币”受热捧,在过去一年可说水涨船高,目前普通真品停留在八九百块一枚。
“袁大头银币”版式颇多,当中就有“甘肃版袁大头银币”。


甘肃版袁大头银币

最近有人提出将“甘肃版袁大头”改成”甘肃马福祥大头”。
马福祥是谁???历史迷应该知道。


马福祥(1876—1936),字云亭,回族,世居临夏县韩集阳洼山,为马千龄四子。马福祥6岁入清真寺诵经,8岁入私塾读“四书”、“左氏春秋”,13岁随兄马福禄习刀枪弓马。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与兄马福禄招募勇士200名,成立“安宁军”,任骑兵管带。光绪二十二年(1896)以乡试第二名考中武举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随董福祥进京,驻防蓟州。光绪二十五年(1899)六月,统率马步七营驻防山海关。1900年8月,与兄马福禄率训与八国联军激战于北京正阳门,京城失陷后,慈禧挟光绪帝西逃,马福祥随驾扈从至西安,担任宫廷警卫。翌年,补为甘肃靖远协副将。先后任清甘肃庄浪协镇守使、陕甘督标中协、西宁镇总兵、阿尔泰护军使、巴里坤镇总兵等职。1912年8月,袁世凯政府中任宁夏镇总兵,后任宁夏护军使等职。民国九年(1920)7月任绥远都统。民国二十四年(1924)任西北边防会办,翌年任国民党军事务员会委员。民国十七年(1928)春,国民党二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候补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后历任国民政府青岛市市长(1929),安徽省主席(1930),蒙藏委员会委员长等职。民国二十一年(1932)8月19日病逝,终年56岁,葬于北平阜城门外三里河。


#现金红包# 再看看甘肃造币厂
甘肃造币厂建于1928年刘郁分主政甘肃时期,厂址设在旧举院(今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的“潜园”,占地约八九亩。刘郁芬建立造币厂的原因,一则因国民军入甘驱逐孔繁锦后,掳有孔繁锦造币机器;二则1928年马廷骧、马廷贤所藏白银,于诃湟事变后为国民军所得,刘遂设厂造币,以济军用。
从上面可以看出,甘肃造币厂成立时设监督、会办、厂长各一人,下分总务、会计、工务三科及稽查室,监督综理全厂事务,为该厂之最高负责人,以会办副之,厂长不过主管工务而已。
在国民军时期(1926年至1930年),首任监督为郭立志(河北人,原任烟亩罚款处处长),继者为田镇南、王祯、郑道儒。
西北军东开,八委员执政时期,监督为邓隆,后为杨思。孙蔚如入甘后,派他的亲信邢必强为监督,朱绍良主甘时由绥靖公署总参议张春浦任监督。会办一职自首任监督以后就取消了。厂长一职,在郭立志任监督任内,由甘肃机器局局长李献农兼任,李后由总务科长萧汉升任。萧后由工务科长罗文源升任。

从历史资料上看出,甘肃造币厂与马福祥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马福祥没有在甘肃省当过主席,也不属于军阀混战时期军阀头目,军阀混战时期,那些军阀头目不听命中央,各自为政,所以军费处于极度匮乏状态,于是军阀头目就用自己的头像铸造银币,充作军饷,例如唐继尧,段祺瑞,黎元洪等人,马福祥算不上军阀头目,也没有用自己的头像铸造银币。
那么为什么现在突然有人提出来甘肃银元(中华民国三年)上面的头像是马福祥的。是恶意炒作还是历史事实?
真金白银总有情,流言蜚语伤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