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啤酒行业未来展望,亟待再度集中的行业格局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0

当前,全国啤酒市场依然没有达到一家独大的格局,甚至连三足鼎立都算不上。 能够有全国性竞争力的大致有:华润啤酒、重庆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要说市场发展方向,绝大多数评测机构、投资经理都在大谈啤酒企业高端化转型。 笔者认为,啤酒行业转型,高端化依然是在消费升级趋势下的必然选择,虽然疫情和股灾已经消灭了一大批中产阶级,但我认为,相比于国内啤酒市场过于的低端化的现状,普通人对啤酒产品高端化升级的需求依然亟待满足。 但是啤酒产业的升级,必然要以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作为前提。 否则,完不成啤酒行业的进一步集中,就依然很有可能出现低端倾销和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 纵观近几年的国内啤酒高端化,华润有super X,喜力和纯生,重庆啤酒有乐堡、乌苏,燕京有U8,青岛啤酒的纯生、白啤。 青岛啤酒就只有纯生、白啤,不得不说,山东老乡们真是实在,品类、规格的命名毫无新意,毫无特色……这对年轻人来说,就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相比较而言,重庆啤酒这几年就显得有些优秀了。 重庆啤酒的大股东是嘉士伯,先是从上千个持有品牌里拎出来一个牌子——乐堡,来支持音乐节,摇身一变成为了年轻充满活力的品牌。又从西部收购的企业库里,成功营销了“乌苏”品牌——一个年轻时尚,一个异域风情。 品质先不说,品牌力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一个档次,尽管可能很多消费者并不知道,乐堡和乌苏同属于重庆啤酒。 除了品牌力和营销水平的展现,乐堡和乌苏的成功还体现了头部企业的渠道优势。 营销要做好,需要品牌方集中力量,集中力量营销后,就要迅速在渠道里把货铺好。 重庆啤酒的高歌猛进,其实就是在占了高端化先机的同时,充分利用其在西部地区的市场占有率优势和渠道优势。 所以,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于高品质啤酒产品的需求,同时提升行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啤酒企业应该加快产业集中度的提升,扩大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提高产业集中度,有助于行业内企业间的竞争格局进一步集中,促进行业优胜劣汰,同时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资本和资源,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此外,随着啤酒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以增加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产业集中度的提升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资本,从而有助于企业实现创新和产品升级,满足消费者需求。 在提高产业集中度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和引导,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促进跨区域合作和产业整合。此外,企业也应该加强协同和联合,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共同推进行业转型和升级。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国内啤酒行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重庆啤酒(SH600132)$  $青岛啤酒(SH600600)$ $华润啤酒(0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