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医疗器械行业能否复制家电行业的成长之路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73回复:99喜欢:164

所有在家用电器行业赚到过钱的长期投资者都应该花点时间好好了解下家用医疗器械行业,家用医疗器械因为有类家电的消费属性,其行业发展路径和家电行业及其相似,而当下家电行业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已从高速发展的普及期到了以更新换代为主的成熟期,再成长空间有限,而家用医疗器械行业则正是处于行业发展初期的导入期,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行业即将进入高速发展的产品普及期。家用医疗器械行业里的龙头公司必将长期受益,未来极有可能出现像格力电器苏泊尔这样的超级大牛股。

传统家电行业的现状

传统家电空调冰箱洗衣机油烟机彩电等市场渗透率基本到头了,以后的增长只能是消费升级的升级替代,如果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视角来看投资的话,家电行业值得关注的可能只能是苏泊尔九阳股份这样的小家电或者飞科电器为龙头的个人护理细分领域。除了小家电领域,类家电的家用医疗器械行业则更值得关注。

家用医疗器械行业的现状

通过上面这些情况我们可知,我国家用医疗器械行业现在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正由导入期到成长期快速过渡,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我们医疗器械行业大概率将继续保持15%-20%的高速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6%增速的三倍多。

家用电器产品和家电产品的比较

家用电器产品有:空调,冰箱,洗衣机,彩电,电风扇,电磁炉,电热锅,高压锅,干洗机,洗碗机,烤箱,煤气灶,电吹风,刮胡刀等等。

家用医疗器械产品有:血压计,体温计,血糖仪,血氧仪 ,呼吸机,制氧机,雾化器,助听器,洗鼻器,轮椅,按摩椅等等。

对比之后就会发现家用医疗器械产品和家电产品具有类似性,不仅仅是直接面对家庭客户的消费属性的类型,产品的生产研发也有类似性,家用医疗器械不像大型高端医用设备而更像小家电,其技术含量相对比较低,更注重产品的舒适性和客户体验,正因如此我国一些龙头企业和国外品牌差距越来越小。在消费习惯方面,家用医疗器械与家用电器同样为消费者自主选择,且消费者选择权大,并且一定程度受到广告影响,所以在护城河方面更重要的是品牌,渠道,产品性价比等。

市场容量:两者相比时,我和很多人一样首先想到的就是市场容量。家电领域的很多产品基本上都是家家需要的必需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洗衣液冰箱空调彩电等渗透率都超过100%了,基本上是家家都有。家用医疗器械虽然在产品特征和消费属性上和家电很像,不过其产品的市场容量或者说天花板却和家电差距比较大。其客户群一般都是特定需求的,不像家电客户这么广泛。尽管如此,深入研究的话就会发现,家用医疗器械产品的市场容量和天花板远远未到,未来的成长空间是五倍十倍甚至更大。

下面通过聊几个家用医疗器械的细分产品来感受下其市场容量。

一。血压计

血压计我国现在规模估计在80多亿,其中电子血压计有四五十亿,上图1.2%的普及率是16年数据,现在大概在5%左右,离欧美日的百分之五六十普及率差距还相当之大。现在社会上主流的就是电子血压计,欧姆龙和鱼跃是最大的两个品牌,鱼跃医疗今年电子血压计销售数量上已经超过了欧姆龙,而且是线上线下全超过了,鱼跃电子血压计今年出厂价收入5亿左右。

上图虽然只是淘宝平台的销售数据,大体可以了解到当下我国血压计的各个品牌情况,因为可孚线上主做淘宝京东很少,所以总体上市场份额方面可孚比上图少的多,血压计市场基本上就是欧姆龙和鱼跃双品牌龙头,欧姆龙价格比较高市场份额被鱼跃不断蚕食,鱼跃靠着高性价比优势叠加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2019年销售数量上已经超过欧姆龙,销售金额上的超越也是时间问题。

血压计未来提升空间上看,现在我国普及率才5%左右,欧美是百分之五六十,其实我国城市和农村差距比较大,一二线城市普及率可能有三四十了,而很多农村地区普及率可能只有百分之二三这样。血压计的普及之路和我国家电的普及之路很像,由城市慢慢往农村渗透。同时也将伴随着国产替代,鱼跃的崛起就是例证。

二。血糖仪及试纸

我国血糖仪渗透率20%,离全球平均60%发达国家90%的普及率差距巨大,估算我国现在容量在八九十亿左右,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我国市场血糖仪厂家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外资品牌强生拜耳罗氏等进入市场早,约占医院渠道90%的市场份额;第二类是国产品牌,在零售端快速发展,在家用端已经取代进口产品,成为市场的主力品种,其中三诺、鱼跃等均是国产血糖检查产品的代表品牌。血糖仪这块otc渠道三诺是第一品牌,三诺生物光做血糖仪和试纸一年收入十三四个亿,80多亿市值。鱼跃19年收入2亿多,其他国内品牌有可孚和怡成他俩没上市。

血糖仪未来提升空间上看,一是国产代替,二是渗透率提升。

三。体温计

随着电子体温计逐渐对水银体温计的替代,耳温枪额温枪等小巧方面的体温计的出现会使市场容量出现大幅的提高,电子体温计作为健康家庭必备品渗透率也会稳步提升。

四。制氧机。

现在制氧机市场容量有20亿左右,其中鱼跃医疗的制氧机市场占有率最高由50%左右,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家庭使用制氧机不仅仅针对护理治疗,个人吸氧洋保健洋健康越来越流行。

以上是制氧机在天猫各个品牌的占比,可见鱼跃一家独大,未来制氧机市场的提升主要靠老龄化带来的市场扩大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

五。呼吸机及面罩

呼吸机的使用在国外已经相当普遍,而在我国因为习惯和观念的问题呼吸机市场才刚刚起步,18年行业收入在15亿左右,而呼吸机将来是个非常大的市场。在美国上市的瑞思迈收入23.4亿美金,95%以上都是呼吸机及相关产品,市值168亿美金1000多亿人民币。在国外呼吸机市场是远远大于制氧机的,而当下我国市场刚起步,未来大概率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

以上是天猫平台各品牌呼吸机的市场占比,前四名里鱼跃和瑞迈特是国产品牌,飞利浦瑞思迈是国外品牌,线下渠道国外品牌占比更高。呼吸机市场的未来增长逻辑一是渗透率的提升,这是个二三百亿的市场而现在国内才15亿左右潜力巨大。二是国产品牌替代,由于呼吸机科技含量并不是太高,国内品牌鱼跃等质量上比国外品牌并不差多少,随着未来的研发升级改进产品质量会越来越接近国外品牌,而价格上便宜三分之一甚至更多凸显了国产品牌的性价比,国产替代是大势所趋。

六。雾化器。

雾化器在欧美国家就像体温计血压计一样是家庭必备品,而在我国原来主要是医院渠道里才有,最近三五年家用雾化器才兴起,鱼跃雾化器2017年收入增长50%,2018年销售100多万台收入接近2亿元,雾化器和呼吸机很像,都处于超高速发展阶段。

家用医疗器械除了上面聊的血压计,血糖仪,体温计,制氧机,呼吸机,雾化器外,还有血氧仪,洗鼻器,助听器,轮椅,按摩椅等等。上市公司中做按摩椅的有两家公司荣泰健康奥佳华,也都是按摩椅的龙头公司,考虑到按摩椅作为可选消费在经济不好的时候压力比较大,我个人关注的比较多的还是监测治疗类的家用医疗器械。相关的上市公司有:鱼跃医疗产品线丰富绝对的家用医疗器械龙头,三诺生物主要专注于血糖仪和试纸,九安医疗和乐心医疗更偏重于智能穿戴这块业绩不行。还有未上市的可孚医疗,新三板的鹿得医疗等。有关家用医疗器械这些相关的公司,前段时间专门写过文章,请看链接 网页链接

上面主要写了家用医疗器械行业和家电行业的相似性以及家用医疗器械几个主要产品的市场情况。简单总结下,当下的家用医疗器械行业就像二十年前混战的家电行业一样处于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家用医疗器械行业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家电行业的成长之路就是龙头企业不断壮大抢占市场份额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强者恒强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前三四名企业市占率能到70%以上;家电行业的成长之路就是国产替代民族企业复兴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成长起来了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尔集团,海信电器等,还有各个细分领域的苏泊尔老板电器九阳股份等等。如果那时候你选择了家电行业的龙头公司中长期持有伴随公司成长的话也必将收获满满。

当下又有一个和原来家电行业非常类似的家用医疗器械行业出现在你面前,这个机会能不能把握住呢。家用医疗器械行业未来的发展也和家电行业一样,核心逻辑有两方面,一个是产品渗透率普及率的提升,随着经济发展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老龄化的加速到来这是必然。二是国产代替,家用医疗器械行业和芯片飞机航母等高精尖行业不太一样,他和家电相似技术壁垒根本不是阻挡国产品牌崛起的因素。我坚信未来十年二十年我国家用医疗器械相关产品肯定是国产品牌的天下,就像现在的家电一样。

当下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找行业里的龙头公司,伴随龙头公司成长方能享受到行业红利。家用电器行业相对于家电来说算是很小的行业,所以相关的上市公司也不多,谁是行业龙头一目了然,不像原来家电行业各个细分领域都有几家差不多规模的公司那样选择难度会大些。鱼跃医疗作为家用医疗器械的绝对龙头,三诺生物作为血糖监测领域的绝对龙头短时间不可改变长时间看只会加强。

想了解鱼跃医疗的可以看看前几天我写的这篇文章网页链接

人生就像滚雪球,最主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过去的20多年家电行业就是很长很长的坡,未来20年家用医疗器械行业会不会复制家电行业的辉煌呢,我们拭目以待。

$鱼跃医疗(SZ002223)$ $苏泊尔(SZ002032)$ $三诺生物(SZ300298)$

@今日话题 @巴郡笔记

精彩讨论

朱书运06-16 19:46

四五年前的帖子,兄弟怎么挖出来的?印象里那时候大家把鱼跃医疗和家用医疗器械说成低端没技术含量,现在再看医用的都跌成狗了,鱼跃却快新高了。

游先生3qw2019-12-24 11:26

我就是搞医的。我知道医疗器戒是很多人的必需品。主要中国人现在的消费观念还没有改变。很多的病,如果早点用上医疗器件进行监测。很多的病情都不会发展到恶化

朱书运2019-12-23 21:35

家电行业的成长之路就是龙头企业不断壮大抢占市场份额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强者恒强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前三四名企业市占率能到70%以上;家电行业的成长之路就是国产替代民族企业复兴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成长起来了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尔集团,海信电器等,还有各个细分领域的苏泊尔,老板电器,九阳股份等等。如果那时候你选择了家电行业的龙头公司中长期持有伴随公司成长的话也必将收获满满。

当下又有一个和原来家电行业非常类似的家用医疗器械行业出现在你面前,这个机会能不能把握住呢。家用医疗器械行业未来的发展也和家电行业一样,核心逻辑有两方面,一个是产品渗透率普及率的提升,随着经济发展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老龄化的加速到来这是必然。二是国产代替,家用医疗器械行业和芯片飞机航母等高精尖行业不太一样,他和家电相似技术壁垒根本不是阻挡国产品牌崛起的因素。我坚信未来十年二十年我国家用医疗器械相关产品肯定是国产品牌的天下,就像现在的家电一样。

全部讨论

2020-12-16 14:19

贰哥,我们单位在常州搞了一个全亚洲最大的养老产品展示中心,大概有一万多种产品,其中90%都是来自日本的产品。我觉得如果家用医疗真的复制家电行业的成长之路,也应该是跟当年日本东芝索尼夏普家电先进来占领市场,然后国产再发力替代,这个时间可能会很久,我们现在靠产品盈利非常困难,一方面靠政府补贴(民政系统补贴,办公楼政府免费提供,还有装修基金等)。目前单位盈利也是靠地产,计划打造一个中日养老产业园,低价拿了几百亩地,后面通过一部分出售一部分租赁一些养老产品的企业(他们达不到拿地资格)来盈利。 所以养老产品是个朝阳行业,但是中国养老企业的风口还没到来。跟发达国家差距很远,一旦市场启动,也是国外发达国家企业进来降维打击,毕竟如日本养老产品和服务已经非常发达了。

2020-04-20 11:25

准备中长期持有鱼跃医疗的人 都应该好好看看这篇文章

2020-02-09 13:19

2020-02-07 22:06

鱼跃医疗未来对标的就是家电领域的美的集团和苏泊尔。中长期持有的核心逻辑有四点:一是老龄化趋势,这是从行业前景角度看。二是消费升级渗透率提高,这是从客户消费观念消费能力角度看。三是国产代替,这是从企业国内外竞争角度看。四是强者恒强龙头集中,这是从企业总体竞争格局看。
这篇文章给不太了解鱼跃的人普及下为什么鱼跃是值得中长持有的。

2020-02-03 21:52

拿着没信心还不了解鱼跃医疗的朋友,强烈建议看看朱贰哥的系列专栏。我前两天开始已看了不少,看了收获很多,了解更深了,虽然鱼跃医疗我关注了3年多了。$鱼跃医疗(SZ002223)$

2020-02-03 18:28

2020-01-28 17:33

因为肺炎疫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鱼跃医疗了,我这篇从中长期持有聊鱼跃
的文章,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下。
家电行业的成长之路就是龙头企业不断壮大抢占市场份额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强者恒强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前三四名企业市占率能到70%以上;家电行业的成长之路就是国产替代民族企业复兴之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成长起来了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尔集团,海信电器等,还有各个细分领域的苏泊尔,老板电器,九阳股份等等。如果那时候你选择了家电行业的龙头公司中长期持有伴随公司成长的话也必将收获满满。

当下又有一个和原来家电行业非常类似的家用医疗器械行业出现在你面前,这个机会能不能把握住呢。家用医疗器械行业未来的发展也和家电行业一样,核心逻辑有两方面,一个是产品渗透率普及率的提升,随着经济发展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老龄化的加速到来这是必然。二是国产代替,家用医疗器械行业和芯片飞机航母等高精尖行业不太一样,他和家电相似技术壁垒根本不是阻挡国产品牌崛起的因素。我坚信未来十年二十年我国家用医疗器械相关产品肯定是国产品牌的天下,就像现在家电一样。

2020-01-24 00:54

鱼跃医疗、三诺生物

2020-01-05 15:10

市场空间是没有问题的,不管从老年化还是国产替代。但关键还是产品力和管理团队这两方面。另外,预期差在哪里?就是看得见的预期差,估值切换的逻辑点。医药相关,那就应该是某一个爆品,哪一个具有这种潜质,找不到这个,就只能赚企业成长的钱,没有估值变化

2020-01-01 23:40

转发,公司非常一般,原因是利用杠杆强行把业务推上去,产品竞争力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