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组合管理的六大原则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2回复:2喜欢:2

投资组合管理原则是投资者制定整体投资战略的依据,体现了投资者的核心价值观、能力优势圈及性格特质。

一、目标原则

1)方向:依据下面投资组合四要素与市场状态确定主攻方向,包括未来投资的资产性质和类别及提供的具体产品与服务。围绕科技创新、能源革命、共同富裕、循环经济这些社会长远目标进行布局。投资方向与其说是市场状况决定的,还不如说是投资者自己的能力优势圈决定的。

2)仓位: 大类资产的权重比例和具体股票的仓位,由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圈以及市场状况共同决定的。比如我的投资组合中设置了六大板块,权重比例为:金融30%,能源20%,资讯服务20%,零售物流10%(每个品种低于2%),制造业10%,医药医疗10%。对于每个类别中的股票配置要适度多元,根据各个板块中股票的风险收益特性、流动性以及自己对这类股票了解程度的不同选择采用均衡仓位组合或者核心卫星组合。重仓金融、能源及资讯行业并不意味这些行业投资回报率更高,主要体现了投资者的专业特长。

3)投资成本:选用适当估值方法估值。

4)长期预期收益率:在当前估值水平下测算出保守、中性、乐观三种情况的长期预期收益率。

5)流动性:关注企业现金流、负债率、派息政策、股息回报率等指标。

二、持续增持原则

如果所购买的股票价格长期低迷,满足条件ROE>12%且PB<0.9,则可在每年分红之前后以分红金额继续增持该种股票,直到以上条件不满足或该种股票市值超过投资组合总市值的10%以上为止。投资组合变动除了实现阶段性重点进攻目标外,其余时间主要运用每年派息调整大类资产权重至设定的比例,完成投资组合再平衡的目标。

投资股票的盈利主要有二条路径:一是通过买入、等待及股价上涨的模式实现的。二是通过买入、持续买入、投资优势的自我强化、继续买入,股价上涨从量变到质变的模式来实现的。

持续增持原则要求在存量稳定的基础上,集中增量资金聚焦于投资组合中机会最大的品种。投资者要掌握好持续投资的频率,并能根据交易情况进行动态变频,每年增持投入的资金量与投资组合产生的现金流出量基本吻合。

三、风险对冲原则

对于持续买进的股票需要考虑该类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和经济要素,应通过投资组合中购入对冲的品种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市场风险。管理投资组合的要点是管理企业组合,依据行业或企业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进行风险对冲或同质替换;而不仅仅是单纯管理股票组合,对冲股票价格的涨跌。

四、调仓原则

保留鲜花,去除杂草。不断压缩长期较低ROE的股票,增持长期较高ROE(>15%)的股票。当较高ROE股票PE>16倍时可以将这些股票少量渐进性地卖出,转向较低ROE、具有明确派息政策且股息回报率大于6%以上的股票。

资产泡沫,逐步远离:投资组合中的股票有人为炒作迹象或成为市场概念股,股价上涨太快,投资者对于资产泡沫要有足够警觉,逐步远离。

稳定存量,管控边际:在投资组合管理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换股操作,而应该保持投资组合存量的基本稳定,主要通过管控增量资金来优化组合。另外买入交易与卖出交易应该采取双线独立操作。

五、融资原则:保持一定量的负债,比如每年有200多万元派息,融资额应该保持在200万元到400万元之间变动。股票融资不要超过每年股息总和的两倍,当投资组合中存在股票长期ROE>12%,且PB<1的情况;或者ROE>10%,股息回报率大于7%,可以优先持续增持这些股票,而非还贷。这样可以有效平滑增量资金的投资成本。

六、长期持股原则:在股票基本面没有发生重大改变或股价水平没有出现虚高的情况下,坚持长期持有,这是保持投资组合存量稳定的基础。但对于每种股票在不同估值水平下的仓位可以进行动态调整。注意以下三点:

1)买入一种股票之后不要轻易卖出。

2)适当进行波段操作。当股价大涨之后可以逐步卖出一些,将存量成本降低至合理水平;等股价回调一年之后估值趋向合理时可以重新买入。

3)已有的股票在股价上涨初期、估值较低时还要持续买进。这是投资优势自我强化的过程。

在结束这一部分前,我们回答一个投资者常问的问题,投资应该集中还是分散?投资组合的最终状态是在投资原则导向下资产竞争资金的结果。集中与分散既不是投资目标;也不是投资组合的原则。而是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投资运作的结果。

摘自本人正在写的投资新作《唤醒投资者》投资组合管理部分

全部讨论

02-03 18:15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6,也推荐给你。

2021-09-23 14:38

向高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