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驰科技上市停摆:技术水平存疑,实控人邓龙江在IPO前辞职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5月1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成都佳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佳驰科技”)因聘请的保荐人被中国证监会采取限制业务活动的监管措施,而被中止发行注册程序。

这意味着,佳驰科技的IPO之路再度蒙上一层阴影。此前的4月16日,贝多财经曾发布报道《主心骨出走,遇保荐人华西证券“爆雷”,佳驰科技上市“行路难”》,称一旦华西证券$华西证券(SZ002926)$ 的保荐业务资格被叫停,其包括佳驰科技在内的保荐IPO项目均将被按下暂停键。

与之对应的是,5月14日,江苏证监局发文称,华西证券金通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保荐项目中违反了多项规定。因此,江苏证监局决定对华西证券采取暂停保荐业务资格6个月的监管措施,暂停时间为2024年4月28日至10月27日。

据贝多财经了解,华西证券还参与了四川众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众邦新材”)和东莞六淳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六淳科技”)等的保荐。其中,六淳智能已于2022年7月IPO过会。

而今,众邦新材、六淳科技也均选择了主动撤回上市申请材料,发行上市审核已终止。本次冲刺上市,六淳科技原计划募资4.74亿元,将用于电子产品精密功能性器件生产项目(迁建)、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当下,佳驰科技也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本次冲刺上市,佳驰科技原计划募资12.45亿元,将用于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生产制造基地建设项目、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

据招股书介绍,佳驰科技是一家电磁功能材料与结构(简称EMMS)提供商,其主要产品隐身功能涂层材料、隐身功能结构件主要应用于国防武器装备隐身领域,电磁兼容材料主要应用于民用电子信息产业。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即“报告期”),佳驰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30亿元、7.69亿元和9.81亿元,对应的收入增长率分别为89.90%、45.04%和27.55%。不难看出,该公司的收入仍在增长,但增速下降的趋势愈发明显。

报告期内,佳驰科技分别实现净利润1.67亿元、4.84亿元和5.64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2.98亿元、4.52亿元和5.23亿元,同样面临着增速下滑的问题。另外,该公司的毛利率由2021年的82.58%下滑至2022年的82.15%,并在2023年进一步下滑至76.91%。

由于军工材料行业回款周期较长,在业绩增势放缓的情况下,佳驰科技的应收款项却在不断上升。报告期内,该公司的应收款项和应收票据合计账面余额分别为3.55亿元、6.78亿元和9.84亿元,分别占其收入的66.91%、88.16%和100.34%。

不仅应收款项持续上升,佳驰科技的客户也相当集中。报告期内,该公司来自第一大客户航空工业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70.17%、58.34%和65.81%,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累计占比94.01%、94.93%和97.04%,存在依赖单一客户的风险。

对此,佳驰科技在回复关于“大客户业务合作可持续性”的问询时称,截至2024年1月末,该公司对航空工业的在手合同余额为8.98亿元,未来将根据交付计划向客户交付产品,且交付计划将持续到2025年,余额较为充足。

同时,佳驰科技预计其2024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1.30亿元至1.36亿元,同比增长2.98%至7.74%;净利润6656.39万元至7049.09万元,同比增长2.04%至8.06%;扣非后净利润6506.25万元至6898.95万元,同比增长1.27%至7.38%。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家以“电子科技”命名的公司,佳驰科技在技术上却存在诸多争议。报告期内,该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278.64万元、4405.33万元和8686.41万元,占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18%、5.73%和8.86%,前两年均低于7.70%和6.49%的行业平均值。

截至2023年末,佳驰科技共拥有研发人员135名,占其员工总人数的比例为32.30%。然而,这家在招股书中宣称已对核心技术积极构建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公司,截至招股书签署日仅有56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9项。

另据贝多财经了解,佳驰科技取得的19项发明专利中,有8项是该公司在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公开竞价从电子科技大学受让取得,转让价款仅330万元,主要目的系构建专利壁垒,另有1项是其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同所有。

换句话说,佳驰科技近半发明专利并非自主研发而来。另据上交所问询函披露,佳驰科技申报了多个相同或类似的专利,多项专利被认定为重复申报或无效专利,且该公司董监高、核心技术人员多有在电子科技大学求学和任职经历。

对此,佳驰科技在问询函回复中称,其部分相关人员在电子科技大学期间主要从事理论性、学术性、前瞻性的科学研究,并未参与该公司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另一部分相关人员则已从电子科技大学离职。

同时,佳驰科技方面表示,该公司及公司董监高、主要研发人员虽存在参与研发的专利未纳入公司体系内的情况,但该等情形、不会对发行上市构成实质性法律障碍,并再次重申该公司的核心技术源自自主研发,具备独立持续的研发能力。

关于专利竞拍及转让的实际情况,佳驰科技则解释称,除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的情况外,电子科技大学可自主决定转让专利事项。此外,相关专利为该公司通过正规途径竞拍所得,不涉及主营业务和核心技术,未用于生产经营。

本次上市前,邓龙江直接持有佳驰科技22.38%的股份。此外,邓龙江与梁迪飞、谢欣桐、谢建良、邓博文、梁轩瑜、佳创众合、佳科志新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通过一致行动持股71.15%。

细究知,佳驰科技的家族属性十分明显。其中,邓博文、梁轩瑜、谢欣桐分别为该公司创始人邓龙江、梁迪飞、谢建良的子女。此外,佳驰科技董事长、行政总监姚瑶与邓龙江系舅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内邓龙江一直为佳驰科技第一大股东,通过其一致行动人实际控制股权比例稳定在70%以上。在佳驰科技2020年以来的董监高提名情况中,8名董事中的4名非独立董事、2名独立董事均由邓龙江提名。

此外,《一致行动协议》约定,若一致行动关系中的各方不能在行使提案权、表决权等股东权利时达成一致意见,将以邓龙江的意见为准。此外,由于而谢建良、梁迪飞仅任董事,二人于董事会、股东大会的表决意见也将遵照邓龙江的意见。

而这样一位堪称佳驰科技“主心骨”的人物,却在2024年2月4日宣布因个人原因,辞去了该公司董事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相关职务,以及首席科学家职务。正值IPO的关键时刻,邓龙江的突然辞职不免引发了众多猜测。

不过,佳驰科技在招股书中坚称,邓龙江辞去相关职务不会对其实际控制地位构成影响,不会导致该公司董事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亦不会对佳驰科技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对上市构成实质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