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藏药炒股亏4819万净利16年首降34% 销售费5.8亿为研发费12倍创新乏力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长江商报记者 刘方益

靠“炒股”换来净利润大幅增长后,奇正藏药找到了并不稳定的“生财之道”,却似乎忘了创新的重要性。

2月19日晚间,奇正藏药(002287.SZ)公告称,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达20.45亿元,同比增长15.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4.72亿元,同比下滑34.1%。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从有统计数据开始算起,自2007年以来,奇正藏药净利润一直保持增长,此次是公司近16年来首次下降。

奇正藏药介绍,受百洋医药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影响,此项投资导致公司2021年度净利润增加约2.68亿元,2022年度净利润减少约4819.15万元。

大赚之后又大亏,奇正藏药“重投资、轻研发”弊端开始显现。2022年前三季度,奇正藏药研发费用达4689.33万元,同比仅增长5.63%,同期营业收入增幅19.08%。而且,公司销售费用达5.84亿元,同比增长14.50%,与营收增幅相当,为研发费用的12.67倍。

在此之下,长江商报记者发现,2022年上半年,奇正藏药没有获得新的批准文号,在研发上开始“吃老本”。

视觉中国图

百洋医药上市一年半股价腰斩

在投资领域,奇正藏药可谓“大起大落”。

2月19日晚间,奇正藏药发布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达20.45亿元,同比增长15.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4.72亿元,同比下滑34.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4.39亿元,同比增长27.29%。

对于利润的减少,奇正藏药表示,主要原因为公司参与设立的并购基金西藏群英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简称“群英投资”)以公开市场的价格确认投资标的“青岛百洋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百洋医药’,301015.SZ)”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司对此投资按照权益法确认损益,属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百洋医药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影响,根据《西藏群英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合伙协议》相关条款,此项投资导致奇正藏药2021年度净利润增加约2.68亿元,导致公司2022年度净利润减少约4819.15万元。

奇正藏药介绍,该损益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受此项投资影响,公司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降幅较大。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从有统计数据开始算起,自2007年以来,奇正藏药净利润一直保持增长,如今下滑超34%是公司近16年来首次下降。

资料显示,百洋医药是一家医药产品商业化平台,主要为药企提供营销综合服务,包括品牌运营、批发配送及零售等。

据了解,奇正藏药以自有资金出资2亿元,与西藏群英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共同设立并购基金群英投资,持股86.24%。

百洋医药股权结构显示,群英投资出资2250万元成为百洋医药的发起人之一,持股2250万股,占比达4.28%,为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

2021年6月30日,百洋医药创业板上市,开盘当日股价暴涨635.08%,报收56.16元/股。

2021年,奇正藏药的投资收益高达3.06亿元,同比增长2316.36%,其中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达2.93亿元,同比增长13809.32%。

由此,2021年,奇正藏药营业收入达17.70亿元,同比增长19.22%;净利润达7.16亿元,同比增长77.21%,实现大幅增长。

然而,百洋医药当前股价在28元/股上下震荡,较高点腰斩。长江商报记者发现,2022年,公司股价下跌约20%。

业绩上看,2022年前三季度,百洋医药营业收入达55.20亿元,同比增长5.43%;净利润达3.44亿元,同比增长11.45%,结束了此前两年的快速增长。

宣传推广费超2亿占营收15%

实际上,百洋医药股价下跌导致奇正藏药净利减少,终究是“纸面财富”,那奇正藏药自身经营状况如何?

奇正藏药2009年8月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藏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包括外用止痛药物和口服藏成药、中药等。

奇正藏药的“简历”中,一再强调公司的创新性。

奇正藏药表示,公司致力于通过现代科技创新开发传统藏药,是国家首批认定的“创新型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藏药外用制剂、藏药固体制剂两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公司依托这些研发创新平台,探索藏药现代化路径,打造现代藏药创新开发及制造产业化平台,在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方面挖掘高原药物的特有潜力。

然而,拿最近5年数据来看,2018年至2021年,奇正藏药研发费用分别为3681.40万元、5554.92万元、6032.45万元和7082.2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2.90%、50.89%、8.60%和17.40%。

同期,奇正藏药营业收入增幅分别为15.20%、15.62%、5.87%和19.22%;净利润增幅分别为5.96%、14.27%、10.90%和77.21%。

显然,这4年中,除了2021年因投资收益大增净利润增幅较大外,奇正藏药研发费用整体上与公司业绩增长相符,甚至在2018年和2019年大幅高于收入增长水平。

但是到2022年前三季度,奇正藏药研发费用达4689.33万元,同比仅增长5.63%。同期,公司营业收入达14.16亿元,同比增长19.08%。

而且,2022年前三季度,奇正藏药销售费用达5.84亿元,同比增长14.50%,与营收增幅相当,而且公司销售费用为研发费用的12.67倍。

2022年半年报显示,奇正藏药上半年销售费用达3.53亿元,其中广告宣传费及市场推广费高达2.19亿元,约总营收的15%。

奇正藏药表示,公司以自主营销模式为主,在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均设立了专门的办事机构,拥有一支1600多人的自主营销团队,而公司2021年底的研发人员有276人。

半年报还显示,奇正藏药目前拥有以消痛贴膏、白脉软膏等25个独家品种为核心的141个批准文号,其中OTC品种60个,国家秘密技术(秘密级)品种3个。

而2021年年报中,奇正藏药上述批准文号等数量与2022年上半年完全一致,公司半年来没有获得新的批准文号。

但在2020年年报中,奇正藏药表示,公司有以消痛贴膏、白脉软膏等12个独家品种或独家剂型品种为核心的55个藏药品种和72个批准文号,其中OTC品种9个、国家秘密技术(秘密级)品种2个。

可见,奇正藏药2021年收获颇丰,这不得不让外界质疑公司开始“炒股”后,在研发上开始“吃老本”。

另外一边,奇正藏药介绍,疫情常态化下,公司上半年围绕疼痛治疗开展线上系列公益讲座100余场,覆盖医生超4万人次。

由此来看,奇正藏药平均每两天要开一次公益讲座,每次讲座都有400名医生线上听讲。

更多精彩新闻请扫描下载

长江商报新闻APP

长江驱动力 经济风向标

独家深度推荐:

包凡失联震动资本圈或与前总裁涉案有关 华兴资本控股大跌28%时隔三年再陷亏损

中炬高新收购定增均告败首亏或达6亿 姚振华痛失大股东之位火炬集团卷土重来

卢志强豪赌踏空遭“自己人”连环追债90亿 泛海控股三年巨亏240亿金融版图急剧缩水

威马汽车被传全员停薪留职陷危局   月销仅30辆90%产能闲置欲借壳求生

九鼎投资经营转好净利预增2倍结束两连降   实控人吴刚干预基金运作被罚五年市场禁入

中植系踩雷房地产殷鉴30亿清仓中融基金解压   9家A股公司1退市6亏损保壳前景待考

黄光裕回归两年280亿巨债压身传奇难续   国美零售累亏252亿传统家电连锁时代过气

歌尔股份净利预减20亿市值蒸发1200亿   姜滨家族挖空心思花式套现百亿被诟病

明牌珠宝拟投百亿“追光”被指纸上谈兵 虞阿五家族多元化持续惨败扣非累亏超5亿

中国中免受囿海南市场毛利仅31%净利锐减46亿   李刚临危受命遭内外夹击如何破局突围待考

俞敏洪借直播带货绝地逢生 新东方半年赚6亿转型基础有待夯实

以岭药业连花清瘟每盒102元降至21.8元跌八成   市值两月蒸发411亿吴以岭身家缩水13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