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通长安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0
博主对银行的理解比较深刻,但过于片面。比如:美联储是私人银行,如果你在百年前投资了它,你经历几次风险?还有,中国自国有银行股改以来,发生过几次银行作为主从犯的金融危机?所以,不妨深入想想,全方位想想。

热门回复

首先,美联储是有几大投资人的,它是私人银行充当国家银行。
其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进入新常态但并未见顶。
中国银行业目前遭遇寒冬,但由于严格的监管制度及深度反腐并未出现重大的不可化解的金融风险。
消息随着价格走,因为银行股价长期低迷,负面消息才得以被广泛传播。
我自07年以来,深度思维银行问题,得岀的结论是:中国银行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已反超欧美银行业。

确实有很多银行在融资,主要是很多银行有扩张业务的需要。但绝对不是紧急关头。自08年以后,只有发动银行让利而从未给银行财政支持。
试想,中国政府有没有能力在需要的时候发动公私募基金及国家队将各大银行股价做到净资产以上然后呢开启股权融资?为什么没有,因为不是特别需要,至少是可预见的将来不需要。

既然你很深入研究银行,你就不会忽视近年来银行不断进行融资的事实,包括股权、可转债、永续债、地方政府为中小银行发行的地方债。中国政府支持力度确实大,但总有极限,否则现在就不会有很多地方政府发不出工资。

号召让利和实际让利是两回事。融资用途主要是补充资本金。股权融资是有的,另外可转债也会稀释股权。

美国人一开始是不要中央银行的,财力雄厚的私人银行家(比如jp摩根)充当了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后来终于成立了中央银行。那个时候是金本位,货币是有“闸门”的,遇了事就要到处找钱,找财力雄厚的人支持。可你现在看各国央行印钞的时候,还有谁去找私人银行的?无限印钞权就在自己手里,货币的闸门在自己手里。经济理论和观念都已经进化了。
中国的问题,见仁见智,你有信心就行。

1、美联储的问题。美联储是私人公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中央银行,是拥有无限印钞权的“最后贷款人”。跟摩根大通、富国银行之类的商业银行不是一回事。投什么资?
2、中国银行的问题复杂点。改革开放头30年是拥有广阔增长空间的上升期,其实并没有如同美国大萧条、2008年金融危机那样的考验,因为总有经济和政策空间做“增量”加以应对,比如加入WTO、2008年的4万亿。经济空间大,作了死也能救的活。经济达到天花板,没有增量空间的危机,这实际上是第一次,你觉得这次危机银行在场吗?
而且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的商业银行实际上是处在一个资产去冗存精、业务逐步开放完善、政府管制逐步放开的过程,作死手段比外国同行少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