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择时:06月07日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1. 择时交易的信号

近3年的大A市场走得非常复杂,这里面有18年的影子,也有16年的影子,但横跨这3年来看,上一个如此艰难的波段可能类似2010-2013。这3年是中国经济兴兴向荣,似乎股价与房价都相对低迷,房股属于冷门话题。非身处其中,可能不能感受其中的艰难。我也仅仅从历史的数据中感受到其中的低迷。

在整个21年是有两个顶点,一个是21年的2月,大部分的消费和医疗都是在这个月份见顶;另外一个是21年的9月,大部分的新能源在这个月见顶。

按照时间周期来说,24年的4季度将是新一轮成长周期的起点,但由于23年4季度走成了18年4季度,24年2月走成了16年的1季度。那么24年的1-2季度应该是走2019年的1-2季度的状态。

但实际的情况是,到24年4月仍然符合预期,到5月即使走势有变形但仍不能说偏离。但是走到了6月,就已经没有哪个历史年份可以参考了。大概率将重回大周期节奏,市场的新起点仍然要从24年的4季度算起。

那么站在当下,我们还有3个月的时间,场外和场内的资金都将面临是买还是卖的选择。

虽然这几天下跌,但是端午之后,才会再见更低的位置,也就是买点;

虽然端午之后会有买点,但是上涨的空间和持续时间已经非常短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磨耗中度过。多看少动是现在最好的选择。

接下来的交易只适合三类人,要么长期投资,要么期投机,要么远离市场,3个月后再回来。

今天无论涨跌,都没有择时信号。

2. 择时的初始设计

最初基金的动量研究是不能择时的,直到经历无数次的动量崩溃,动量模型中涵盖某些顶底的规律性特征。

当基金达到最高点之前,每一个新创的高点都会被识别,但是最高点一旦出现,随即开启一个月以上的崩溃式下跌。但困难的是高点和最高点(也就是卖点)他们对应的级别,还需要动量之外的其他指标来辅助。目前只能主观判断,无法用指标区分。

3. 关于买点

择时选取的买点一律为左侧。

底部的买点通常需要多指标重合判断。包括动量与反动量,以及全市场的情绪指标。对于买点信号最大的挑战是,指标的参数会出现动态变化。例如2021年仅使用情绪指标就可以选到最低点。到了2022年10月31日之前,买点指标都出现1天的错位。2022年12月20日之后,买点指标误差时间达到4天。2023年3月起,买点指标出现跳跃式的新特征。

往年买点交易适用的交易周期为2周左右,2个月左右以及半年左右。自2022年下半年起,买点间隔周期明显延长至2-3个月。但每年的3月和4月是特殊时间窗口期,今年是否走出新特征,仍待观察。

此外,买点信号对于动量基金的有效性远好于非动量基金。

未来买点指标将覆盖商品期货类基金,海外Qdii,以及领跌行业方向的基金。

4. 本轮择时统计周期12个月:2024年01月-到202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