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转型进行时 消费金融需迈两道坎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8月正式落地的网贷监管细则中提出,同一平台个人最多借款2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最多借款100万元;不同平台个人最多借款10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最多借款500万元。这明确的限额规定,意味着行业大多数网贷平台必须转型。而潜力大、合规性好的消费金融领域更符合网贷监管细则要求,因此成为众多平台转型的首选。但是如何做好线上风控以及低成本吸引客户,是众多平台面临的共同难题。

  防风险需互联互通

  目前,我国征信存在覆盖范围窄、服务人群集中等问题,使得收入低、地域偏的人群难以接入征信系统,因而形成低信用或无信用记录的现象,这是消费金融平台面临的首要难题。

  网贷行业想要做好反欺诈和防范多平台贷款的出现,不能仅靠一己之力,而需集行业、政府和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完成。目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建立一套跨行的电子银行风险及欺诈交易联合防范系统,共享电子银行账户信息,这样可以快速识别用户信息真伪,防范欺诈和多平台贷款现象。

  降低成本引客来

  在把控好风险的前提下,如何将获客成本降低颇有学问。行业数据显示,当前网贷平台获客成本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而监管细则的发布加大了平台在资金存管、业务调整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以及获取、转化有效用户的成本。在监管及竞争加剧的当下,平台须依托强劲的资产端优势和技术优势、品牌及口碑影响力来降低获客成本,提高竞争力。

  自监管细则明确网贷平台发展“标配”后,平台在资金存管、借款限额、转型小额分散方向的表现逐渐趋同。用户在选择时难辨你我,所以当前差异化发展更能突显平台特性,吸引用户注意。平台需要通过前瞻性战略布局,在品牌、资本、合规和产品等方面不断调整升级,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