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当下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现在经济领域存在这么一个现象。

只要发布的数据没有那么亮眼,便会引发焦虑,市场各种唱衰、恐慌的情绪交织在一块,很容易将投资者的思绪给带偏,加剧市场的恐慌心情。笔者看来,理性看待当下经济情况,固本清源,激浊扬清,稳固信心,也是眼下经济亟需解决的事。

一、通缩通胀之争。

近期,市场上的最大争议还是落在了通缩通胀上面。原因就落在了CPI上。

CPI(居民消费指数)连续3个月保持1%以下的增长,其中4月和5月份增长率更是只有0.1%和0.2%,似乎预示着通缩周期的到来。


但事实上,这是标准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CPI,表面上看是经济周期争议,实际上则是猪周期争议,因为在我国CPI指数统计是由食品和非食品两项构成的,权重分别约为30%和70%。

其中,非食品项权重较大但价格相对稳定,对CPI波动影响较小;食品项虽然权重较小,但价格波动及对CPI的影响相对较大,而食品中猪肉是居民最主要的肉类消费品,单项在CPI同比中的平均权重约为2.3%,作为单一商品在CPI篮子中的价格权重较高,猪肉价格的波动很容易影响CPI数据。

在前些年的猪周期期间,猪肉价格猛涨,最高时段接近40块大关,也造成了当时CPI数据的居高不下,而现阶段,猪肉价格持续保持低迷,出厂价也维持在7块左右,自然也影响到了CPI数据。


但也应当看到的是,7块钱的猪肉出厂价明显是不合理的。

猪肉出厂价的合理区间在13块到18块。随着猪周期的内部调整,下半年猪肉价格的回暖必然会带动CPI指数的上涨,相信随着经济周期的推进,市场上的讨论也会被逐渐趋于理智。现阶段,不必在意通缩通胀讨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没有通缩风险。

二、经济增长问题现在市面上还有一个讨论,说是中国经济会进入下行周期。

这种说法,明显也是缺失数据支撑的情绪化讨论。持有这种言论的人,往往会把企业利润摆在前面,以企业利润下降来论证中国经济存在下行压力,但实际上,企业例如的实现,不光看经济,还看汇率。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我国企业利润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进出口加工赚取的,原则上,如果汇率下降,我国企业利润就会上升,反之,汇率上升,我国企业利润就会下降。但现在的情况有些特殊。

由于美联储单方面的加息,美元指数在不断走高,很多以进出口为主要贸易结构的国家为了取得成本优势纷纷下调了汇率,而出于维护汇率相对稳定的考虑,我国汇率下调幅度有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贸企业的利润其次,美元利率的不断上升,会在短期内造成需求下降的局面,这也进一步影响到了我国出口企业的订单状况和利润。

从长期来说,美联储加息是为了应对通胀的无奈之举,世界利率长期维持高位区间的可能性不高。而且,经济运行情况不能简单从企业利润来判断。结合去年同期二季度经济增长情况,2023年二季度,经济有望维持在一个7.5%以上的高速增长区间,而近期诸多国际分析组织纷纷调高中国经济增速上限也从侧面验证了中国经济的的稳定性。

结语

通过以上讨论,笔者认为眼下出现在经济领域的唱衰声音普遍存在一些博出位、骗流量的不实之处,市场亟需理性专业的声音来固本清源、激浊扬清。在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有序开展过程中,笔者相信我国经济一定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CPI超预期引加息忧虑,美股全线走低# #猪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