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日本相机巨头败退!别了,奥林巴斯!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继三星通讯设备因为连续五年没接到中国订单败退深圳后,近日,又一科技巨头倒下了。

奥林巴斯的深圳工厂于5月7日停产停工。今年99岁的它曾经是光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先驱,但由于技术设备的老化和智能手机兴起带来的挑战,也使得其在数码相机领域的竞争形势愈发严峻。

奥林巴斯深圳工厂停工

5月7日下午3:10,深圳奥林巴斯最高负责人小松享,通过广播向全体员工正式宣布:深圳工厂于5月7日起停产停工!

奥林巴斯光学巨头为何败退?

深圳奥林巴斯董事长、总经理小松享在《告部分员工书》中写道,2008年以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数码相机市场规模逐渐萎缩,作为主力工厂的深圳工厂运转率降至顶点时期的20%。此外,深圳工厂自投产至今已有24年,目前设备逐渐老化,外销业务也无发展空间,所以作出停产停工的决定。

除此之外,奥林巴斯在2011年爆发的财务造假丑闻,也对这家公司后来的发展路径产生了巨大影响。

2011年11月,奥林巴斯社长高山修一承认财务造假,高层通过虚报成本的方式隐瞒了17亿美元的投资亏损(奥林巴斯当时净资产只有约20亿美元)。丑闻曝光当日,奥林巴斯股价急跌29%,拖累日经指数当日收跌1.27%;三周内该公司股价跌幅超过70%,市值蒸发逾60亿美元,多位高管接受刑事调查。

为了走出困境,2012年奥林巴斯抱上索尼的“大腿”,索尼出资500亿日元,持股10%,成为奥林巴斯最大股东。此后,双方合资的索尼奥林巴斯医疗解决方案公司成了奥林巴斯业务转型的重心。

根据奥林巴斯2017年报,去年该集团医疗业务在美国、欧洲和中国市场全面铺开,创造营收5753亿 元,占集团总营收的76.9%;反观数码相机等影像业务的销售收入只有656亿 元,只占集团总营收的8.8%。

也就是说,在中国深耕数码相机市场多年的奥林巴斯,其实已经转型成一家医疗企业了!

深圳奥林巴斯工业园区位置优越,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曾被誉为“花园式工场”。这家奥林巴斯在深圳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1991年12月,专业从事传统相机、数码相机及其它相关产品的开发、设计与制造。

证券时报记者在深圳南山区松坪山片区的一些招工点了解到,奥林巴斯过去一度成为用工大户,但近几年基本没有招工,普工月薪在4000元左右。

据悉,劳资双方目前仍在协商具体的离职补偿方案。日本共同社报道,预计解雇员工产生的补偿金等部分费用将计入本月11日公布的2017财年财报。

日本数码相机巨头节节败退

最近几个月时间,人们过去熟悉的几家日本数码相机企业,有着不小的动静。

2017年10月,尼康突然宣布关停映像事业部位于中国无锡的生产子公司——尼康光学仪器(中国)有限公司。在宣布关停的当天,该工厂约2200名员工就被遣散,大部分员工当即签署了离职合同。

2018年1月,尼康在巴西官网宣布退出巴西市场,以后不再在巴西做相机销售,仅保留售后服务。

卡西欧在今年4月24日前确定了退出亏损的卡片机业务的方针。卡片机是卡西欧在相机界主打的数码产品,特别是专为女性用户设计的“自拍神器”系列,曾是市场上颇受欢迎的卡片相机。

和奥林巴斯类似的是,尼康等巨头也将数码相机市场的下滑归咎于智能手机的兴起。据日本相机影像机器工业会统计,2010年全球范围内小型数码相机发货量尚能超过1亿台;而在2016年,发货量已降低至1258万台。

在巨大的冲击面前,很多相机企业积极寻求业务转型。莱卡、蔡司、索尼等厂商选择和诺基亚、华为等手机企业合作,将自己的专业光学技术呈现在手机镜头之中。

来源: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综合自:每日经济新闻、中国基金报

千亿CLUB|聚集顶尖上市公司高级管理者

洞察资本市场相关的一切

微信号:yi1000club

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千亿CLUB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