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华谈自营+代理模式:邮储行和邮政集团界限清晰

发布于: iPhone转发:3回复:13喜欢:17

$邮储银行(SH601658)$ $招商银行(SH600036)$ 大公财经综合报道,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在接受内地《财经》杂志采访时称,邮储银行和邮政集团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法人经济主体。至于“自营+代理”的特殊模式,在外部来看,二者有着密切复杂的关系,其实内部管理的界限非常清晰。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

公开资料显示,李国华现任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2012年1月至今兼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去年12月9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京宣布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已获银监会批准,实现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单一股东向股权多元化的成功迈进。邮储银行综合考虑战略协同、交易价格、财务实力、品牌影响力等因素,引进10家战略投资者。这些战投涵盖三种类型,包括6家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瑞银集团、摩根大通、星展银行、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淡马锡、国际金融公司;2家大型国有企业:中国人寿中国电信;2家互联网企业:蚂蚁金服、腾讯。此次战略引资,全部采取发行新股方式,融资规模451亿元,发行比例16.92%。(相关报道:李国华谈成功引进十大战投:邮储银行迈出关键一步

邮储银行和邮政集团二者关系

李国华:邮储银行和邮政集团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法人经济主体。银行组建之初,我们就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处理邮政和银行之间的关联关系。至于“自营+代理”的特殊模式,在外部来看,二者有着密切复杂的关系,其实内部管理的界限非常清晰。

邮政集团早就充分认识到梳理清楚二者的关系非常必要,这一方面有利于机构自身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规范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消除外部疑虑,获得投资者、客户等利益相关方的认可。因此,邮政集团严格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履行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对银行进行管理。具体而言,邮政集团只对自己派出的股权董事进行管理,通过在股东大会行使表决权参与银行的年度预算、重大事项、重大投资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不干预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

目前,邮储银行拥有近4万个营业网点,其中近3.2万个网点委托邮政集团代理,这些网点大多分布在县及县以下的乡镇地区,其中8000多个网点是银行自营网点,主要分布在县城及城市地区。

邮储银行的前身是邮政储蓄,邮政储蓄自1986年恢复办理,最初的十几年间只存不贷,其吸收的存款资金转存央行享受无风险利差,2003年邮政储蓄新增资金不再转存央行,自主支配使用,2005年,过去邮政储蓄划转央行的8290亿元资金分五年逐步转出。

2007年邮储银行正式成立,并于次年获准开展对公批发业务,成为全牌照商业银行。这种独特的“自营+代理”模式,为邮储银行发展资产业务提供了大量的低成本资金,与同业相比,其优势非常明显。

不过,社会上对这种模式一直有所质疑,认为很难确保邮储银行和邮政集团的分账核算公允合理,并且在邮政集团困难的时候,存在利益输送的可能。按照银监会《代理营业机构管理办法》,邮政集团和邮储银行签订了相关的委托代理协议,邮储银行每年为邮政集团代理金融网点提供的金融服务支付一定比例的手续费。比如吸收存款、办理结算以及一些贷款委托邮政营销等基础金融服务。

在外界最为关心的价格方面,邮储银行采纳了独立第三方普华永道推荐的成本加成定价法,确定代理费的价格比例。2009年确定的这一费率为1.5%,也就是以代理网点吸收存款总额的1.5%支付给邮政集团,目前费率已下降至1.42%-1.43%。按这一比例计算,以邮储银行2014年为例,这项手续费达503亿元。

谈“自营+代理”模式对邮储银行发展所起的作用

李国华:邮储银行中国唯一一家采取“自营+代理”模式的银行,这符合邮储银行的发展需要。过去,公众可能对此存在一定的误解。其实,此种模式下,银行和邮政集团双方的行为均受到委托代理协议的约束,邮政集团代理金融业务的开展完全遵循委托方——邮储银行的要求。银行和邮政集团的关系非常清晰,双方在人员、财务管理、信息技术上完全独立,资产占有按市场化价格进行结算。在业务管理上,邮储银行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代理网点的操作风险、案件风险,都由邮政集团承担,与邮储银行无关。

我们向投资者作了清楚的解释,比如代理费费率,并不是邮政集团说了算,邮政集团并没有因为自身经营好坏随意调整费率,而是按照一套科学的方法确定,几年来费率不仅没有上涨,反而下降了。

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经过深入了解研究后,也认同了这种关系,认同两者的这种协同效应。这种模式下,邮政储蓄银行获得了稳定低成本的资金。

实践证明,“代理+自营”的模式有效降低了邮储银行的负债成本,通过网点委托代理模式,邮储银行得以拥有国内最大的网点网络,把服务触角延伸到了广袤城乡,这样的模式,给邮储银行节省了网点20万人的运营成本、营销成本,也相应地减轻了对这些网点的日常管理压力和风险责任。

据我所知,个别商业银行找到邮政集团部分省分公司,希望邮政集团代理网点吸收的存款以2%费率转给它们,有的甚至出价3%,这说明,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成本远高于这一水平。这样看,邮储银行的资金成本是偏低的,与同业相比有优势。

对于邮政集团来说,这也是一个互利双赢的模式。邮政集团在众多网点同时开办代理金融业务,从而降低了网点运营成本,对邮政集团提供普遍服务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邮储银行与邮政集团深度合作

李国华:邮储银行的确是在尝试利用邮政集团的资源降低成本,比如邮政投递员走街串巷投递邮件,对该区域内老百姓比较熟悉的特点,帮助搜集信息,了解客户的金融需求,同时还可以辅助贷后管理,有利于风险防控。

此外,邮储银行计划培训代理网点柜员,承担贷前信息采集、简单审核及部分贷后管理的工作。再比如,邮政集团正在推进建设农村电商,邮储银行试图通过与电商的合作,利用电商平台大数据,拓展金融服务领域,丰富风险管理手段。

在综合化经营方面,邮储银行有着良好的基因和坚实的基础,邮储银行的大股东——邮政集团公司,就是一家综合化经营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其中金融业务占比已达70%,控股银行、保险、证券,参股基金公司。邮储银行则已经主导成立了消费金融公司,已经形成了两层综合经营的架构。

未来,这种模式将延续,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企业依然会由邮政集团直接控制经营。而一些与银行有直接关联的金融机构和业务,比如消费金融,由于集团缺乏专业的金融人才,会放在银行旗下。

我们将基于协同效应的原则在综合化经营领域进行积极探索,丰富金融产品,提高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能力、手段和水平,做好金融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1-05-30 08:42

把2015年大规模摊薄邮储银行的情况说成"去年",这种转发是不是很恶毒?

2021-05-30 08:38

"去年"是哪年?如此不负责的转一篇猴年马月的文章,太不像话了吧。

2021-05-29 20:19

未来的空间:战略股东合作下,资产业务、中间业务空间大。
1)资产业务:结构优化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18年末贷款占比、存贷比仅43.6%、49.6%,自营网点的网均贷款约为5.4亿(大行平均约8亿)未来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扩大放贷规模,业绩提升空间较大。此外,在代理网点试点小额辅助贷款业务,或为其未来信贷投放打开空间。
2)中间业务:18年末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收比重仅5.5%,远低于五大行整体(17.3%);自营网点的网均中收约为181万(大行平均约630万)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1-06-05 20:02

给邮储银行节省了网点20万人的运营成本、营销成本,也相应地减轻了对这些网点的日常管理压力和风险责任。

2021-06-05 19:57

在业务管理上,邮储银行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代理网点的操作风险、案件风险,都由邮政集团承担,与邮储银行无关。

2021-06-05 19:55

目前,邮储银行拥有近4万个营业网点,其中近3.2万个网点委托邮政集团代理,这些网点大多分布在县及县以下的乡镇地区,其中8000多个网点是银行自营网点,主要分布在县城及城市地区。

2021-06-05 19:54

具体而言,邮政集团只对自己派出的股权董事进行管理,通过在股东大会行使表决权参与银行的年度预算、重大事项、重大投资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不干预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

2021-05-29 23:44

大哥,这是啥时候说的啊?啥时候的事?

2021-05-29 23:42

李国华不是调走了吗?

2021-05-29 20:46

乍一看我吓一跳,以为邮储换董事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