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14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9喜欢:1

接吸血鬼13网页链接

二师兄贪婪地吧唧着嘴巴,师父常在饭桌上说你这名号真没白叫,活脱儿一猪八戒。二师兄在师徒面前倒也不拘。

“我先加一镑。”二师兄这话既是对眼前这小兄弟的认可和支持,又是在寻求着什么机会。他想的是怎么在这小兄弟的计策里分一杯羹。另一方面他也是在说出师父想说却又顾虑的话,而经他抛砖引玉,后面的桃园结义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师兄,够爽快”一切情节的发展都在小孩的掌控之下,“你名下的几大国行,只要出5%的流通股份就够用。做戏嘛,盘子太大了吃的人犯了难,也就没了胃口。盘子小能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冲高走低过程中你也能挣个烟钱。如果玩得过火了,你这95%的控制权可以随时灭火儿,咱不能为了点烟钱烫着我二师兄啊。”

小孩用手轻轻胡撸胡撸二师兄的胳膊,好像他真被烫着似的,然后又一本正经起来:“当然你进入也是个背书作用,那些找你借钱的企业看你都来玩了,也就消除敌意了。”

“我也可以出点力”大师兄的话又是进一步肯定。其实大师兄,纯粹是帮忙,他那些保险浮存金都不知道该咋花,要说最不缺钱的就是他。保险保险美其名曰消灭风险,而风险哪有可能被消除的,无非是借了东家补西家,自己做个拉皮条的。

其实社会总人口治疗费用是可以精算出来的,当保费到达到这条线,就完成收支平衡。也就是说当保险池中的钱到达这个数量就理论上可以对全民保险。然而大师兄一方面用军备竞赛式地忽悠人们全民投保,把手伸向未交保费的最后一片净土,一方面将保费与出险费用挂钩,号称交的越多报的越多,并为每个收入水平人群量身定做保险产品。

这些投保人其实不知道,不管他们交了多少钱,生病的概率都是不变的。也就是说超过那条收支平衡线的钱全部都是大师兄的利润。人性的恐惧和羊群效应让每个人在血粼粼的“现实”面前,选择交钱了事。因为不交钱就要承受心理的压力和折磨,得了病,别人报销了,我却要自己花钱,多不值。他想不到的是他花的保险钱早已超过得病所需的治疗费。

最有意思的是汽车保险,上了保险,出现了小剐小蹭却不能走保险,不是保险公司不给报,而是修理厂会告知自己,这点小剐蹭修修花不了多少钱,你一走保险,下一年的保费就会提高,而提高的保费比你修车的费用还要高。大多数人听了这推心置腹的合理建议,都会选择顺从,然后继续交着那永远不可能用上且价格不菲的保险。

更可笑的是寿险,看看寿险的合同,都是先交大钱,再等年头,最后再以现金流的形式细水长流给你。现成的现金池,足够的时间,分批交付。这些条件简直是滋生投资的温床,更何况保险公司的资管顾问都是以一当十的投资好手。这些钱在他们手里简直是如虎添翼。多年后合同到期时不知已经翻了多少跟头。

然而这些用你真金白银挣来的钱竟然与你无关,更可气的是即使用最保守的通胀率衡量,最后交付的收益也是跑不赢通胀的。寿险说白了就是代客理财。既然是理财就应该有收益。结果人家白纸黑字给你承诺的是一个负收益,你还美滋滋的在合同上签字画押。而且在这兑付前的漫长时间里不但不能赎回,还要不断投入,这哪儿说理去。那挣的钱呢?还用问,又塞到大师兄兜里了。

“大师兄客气了,你是最不缺钱的,纯属给小弟面子。”小孩子早就看透了大师兄的所有把戏,但即使是这,他也全然不放在眼里,他要做一个更大的局。

最后是师父表态:“既然你甘于拜在我门下。我也自当全力支持。只是……”

“师父是在顾虑自己的赌场生意合法性吧,没关系,黄赌毒在市场里包装一下,就是酒店服务业。甚至这层隐匿的窗户纸还是炒作的热点。现实中人人喊打万户唾弃,一旦转战到金融市场便会激起人们心底的羡慕和追捧。毕竟黄赌毒是最好的生意,普通人只有消费的份儿,现在竟然有触手可得的机会谁不动心。”

“那就由你操作吧,我这奋斗半辈子的老骨头也该歇歇了。”这是师父委婉的肯定,毕竟给人台阶就是给自己台阶下嘛。

小孩子正式跪拜在师父面前,在两位师兄见证下,磕了三个响头。师父将小孩子扶起,仿佛是长者的托孤,又像被歹徒挟持着。就像是赌场里红了眼的赌徒将自己最后的筹码押注。不知道最后是金融家族成就了小孩子,还是小孩子成就了金融家族。

吸血鬼15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2022-03-07 16:28

15呢

2022-02-03 20:46

作者太有才了,佩服佩服,故事又好懂又明白了很多

2022-01-28 13:53

期待更新

2022-01-17 23:07

有才

2022-01-17 20:45

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