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业绩没做好,呷哺CEO赵怡被辞退!比员工更不好做的是CEO和创始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一个多月前,凑凑CEO张振纬离职,一个多月后,呷哺CEO赵怡又因为“业绩没做好”被辞退了。呷哺公告原文是:因集团若干子品牌表现未达到董事会预期,解除原行政总裁赵怡职务。 

这年头,真是,连CEO都不好做呀!但我更关心另一件事,贺光启上任了,一人独揽凑凑,呷哺等诸多大权。创始人贺光启的再度出山。“御驾亲征”,显然,在呷哺看来,呷哺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

接受记者采访时,贺光启回应说:“呷哺必然会培养新的接班人,但是短期内会由我来亲自接管公司,对后台体系进行升级,确保资源得到完全整合。原来门店领位员不管接待多少顾客,待遇都一样,这是不公平的,工作人员的辛苦要与酬劳结合。”

不仅如此,贺光启还表示:“我们会将现有的两个版本继续进行市场测试,将好的推向高端市场部分。湊湊将在现有基础上,更加聚焦年轻人,从装修、服务、菜品,都会以年轻人的诉求为方向继续发展;呷哺呷哺则逐渐多元化,根据不同城市定位调整菜单内容及客单价格,从而迎合当地市场。”


在贺光启看来,一旦资源整合成功,未来呷哺呷哺将在华东、华南地区有所突破,预计门店增速可达一年500家。

雄心勃勃,光看文字已然热血沸腾。但呷哺今日之局岂是一日之寒,要想逆流回游又怎能一日之功?更紧迫的是,在火锅这片红海,留给呷哺呷哺和贺光启的时间和空间已经越来越少了。

                                                   产品,“学道”须当猛烈

呷哺2020年财报显示,呷哺去年利润总额较去年同期下降96%;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减少99.4%;经调整净利润为1.3亿元,同比下降67.1%。而其翻座率,餐饮业经营状况“晴雨表”,也从2019年的2.6下滑为2.3。

2014年,港交所上市,以“连锁火锅第一股”的名头威震港股江湖,到现在的利润率和翻台率的“双降”,呷哺究竟发生了什么?

2020年呷哺呷哺品牌实现收入人民币35.015亿元,同比下降25.9%。衡量“老店”效益的核心指标——同店销售额大幅下降23.9%。在同样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海底捞、巴奴等火锅品牌的翻台率依然处于高位。新店不火尚且说得过去,诸如营销人才不到位,地方特色口味没把握好。老店衰退,或许只能说明呷哺产品已不再具备吸引力。


事实上,自2014年上市后,呷哺呷哺的营收就无法延续之前的高速增长,从2015年到2019年,呷哺呷哺餐厅分别实现收入24.25亿,27.58亿,34.92亿,40.79亿,46.71亿。

随意调研了3个呷哺用户,很遗憾,得到的结果全是或将很难复购了。用户甲:口味一般,除了一人一锅,没有其它特色。用户乙:两个人吃了300多,不便宜,食材也不新鲜,服务也不好。

这些年呷哺究竟在做什么?2015年,呷哺呷哺餐厅覆盖的省份从上一年末的6个增加到8个,覆盖的城市也从29个增加到42个。开店速度一时创造高峰。

2018年,呷哺呷哺的门店扩张步伐更为惊人,当年覆盖的省份从13,迅速攀升至20个,覆盖的城市数也从82个增加到111个。


产品线是企业的生命线。忽视产品谈营销,等于无根之木。产品话题,是企业的永恒话题,离开产品话题谈发展,无异于刻舟求剑。产品是个笨活,既要一股低头蛮干的傻劲儿,又要一股梗着脖子,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犟劲儿。

诸如乔布斯,一埋头,差点逼死设计师;诸如爱迪生,一关门,差点逼死自己。或许不是每个企业家都是一个好(固执死犟)的产品人,但每个企业都需要一个好(固执死犟)的产品人。

                                                     战略,始终确守“初心”

在这个95%的企业都无法活过5年的时代,始创于1998年,已经23岁高龄呷哺呷哺不可不谓成功。

对内对外,呷哺呷哺宣称始终秉持“卫生清洁第一、营养快捷为要、大众消费是本、亲切关怀得宜”的经营理念。

定位中低端,目标受众普罗大众,价格人均50元,特色一人一锅,快捷,卫生。但2016年,下半年,贺光启就宣布,正式启动呷哺+品牌升级计划”。把呷哺快餐品牌的“快”属性去掉,转向以“休闲”为主导的餐饮属性。

随之开始了一系列升级。先是2016,然后是2017年,凑凑就引入奶茶的消费场景,建立奶茶窗口,提供下午茶套餐,通过“火锅+奶茶“的模式,深挖女性消费市场。

再然后是2019年10月,在赵怡履新公司行政总裁一个月后,呷哺呷哺推出子品牌“in xiabuxiabu”,主打年轻新生代消费人群。根据大众点评,其客单价在100元左右——呷哺呷哺和湊湊之间。

据赵怡的描述,“我一直想把‘一人一锅’的小火锅做到极致,把不同价格带和分类的客群占满。”这句话,不知道特劳特听了会做何感想?但这句话背后的战略是什么?叫人细思极恐。

而后又是2020年12月,呷哺又品牌升级,更新品牌形象,包括Logo、门店设计和菜单都变了。还推出了一种“LIGHT-POT”(轻火锅)新型店:出售70-80元的火锅套餐,也卖串串,一些门店在夜间甚至加卖鸡尾酒等产品。

果然,非常成功的,从16年到2020年短短几年,呷哺将客单价成功从人均50带到了人均100元。也非常成功的,呷哺初期用户大幅度流失,将餐饮的晴雨表,翻台率从从2013年的4.2倍对半减少至2020年的2.3倍。


而目标用户,也非常成功从大众变成了女性消费者,凑凑数据显示,2019年湊湊的线下消费者有七成是女性。品牌年轻化,锁定年轻消费者,也没有辜负“非常”,非常成功的,热情走向年轻人,然后被不少年轻人决然转身抛弃。


反复揣摩,总觉得,呷哺的这一系列品牌升级,彷如上海的梅雨,来得非常随意;而核心用户的转变,更像是几个初入江湖的创业青年,在小酒馆里,一厢情愿的自嗨。

产品关联战略,战略关联用户,用户关联企业生命之源。即使不以终为始定战略,但战略和核心用户也不可以说变就变。呷哺要想逆流而上,这将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当然,因时因势,企业需要转型,但笔者认为,转型是和时代合拍,是对时代趋势合理的跟随和引领,而不是企业一个人自我自愉的探戈。

                                                      人才,纤毫物欲“不相侵”

创始人贺光启的再度出山,“御驾亲征”,提到了这样的字句,必然会培养新的接班人;门店领位员不管接待多少顾客,待遇都一样,这是不公平的;更加聚焦年轻人,从装修、服务、菜品,都会以年轻人的诉求为方向继续发展;逐渐多元化,根据不同城市定位调整菜单内容及客单价格,从而迎合当地市场。

贺光启的核心是资源整合,目标还是高端+开店。值得一提的是,两大CEO先后离职后(其中赵怡是被辞退),他开始提到了人才。其中他提到,门店领位员不管接待多少顾客,待遇都一样。


截止去年年底,呷哺已超1200家。1200家门店的呷哺,人才建设还是彷如初创企业,不科学的配置,叫人难以理解。连锁经营,人才是重中之重。呷哺是如何维持高速发展的?更让人费解。

但有个结果是可以肯定的,呷哺发展了23年,并没有沉淀23年的人才。因为待遇没有多劳多得,利益分配系统被堵死,最后只能“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真正的人才并非都逐利,但真正的人才必然都上进。

贺光启表示,接任后最初会将70%-80%的工作重心放在后台上,这其中包括集团资源整合、薪酬制度调整、开放内部合伙方式、文化建设和人员培养、以及晋升渠道设计等方面。


很庆幸,人才方面,呷哺已经抓住了根本,但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绝非一日之功,接下来呷哺面临的不是人才赶超,而是人才补课。

基层,小中层,中层,高层,店长,只有形成充足的,完备的,成熟的人才梯队,呷哺才有可能承载得起贺光启的期待,门店增速500家。

而就呷哺当下人才实况,或许,关店比开店更合时宜,资源盘点比资源整合更当务之急。而在其所有资源当中,人才资源首当其冲。

全部讨论

2021-06-01 21:57

不是主要原因就是带头抛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