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1
这是多多驿站门口的一角,生意不错,我国两家龙头消费公司各放置了一个冰柜,炎热的夏季,不断普及的网购,都使得买的人络绎不绝,和在10米外的中百超市形成巨大的反差。
这里最早有一家菜鸟驿站,日子过的还挺红火,但后来增加了一个妈妈驿站,结果最后菜鸟驿站关门走人,最终妈妈驿站就成为了我们社区唯一的包裹存放点,这就是竞争所致,一个社区只能活下一家驿站,最终妈妈驿站成功了。
而事情并未到此为止,妈妈驿站一直的去快递模式是由取快递的人报快递单号,由里面的工作人员来取,每天不断的起身弯腰找快递,还要将大量快递进行整齐摆放,非常辛苦的工作。
而今年出现了变化,妈妈驿站改了名字,成了多多驿站,而内部的布局也做了不小幅度的调整,调整后的货架的确是让取件效率获得了大幅提升,不在有排着长队取快递的情况,因为快递取件已经完全交给了取快递的人,里面的工作人员只需要将包裹进行编号然后放到货架上相应的位置即可,工作轻松了很多。这样一种改变就使得双赢的局面的出现,我们取快递的自己去按编号找快递,而工作人员非人的工作量获得了巨大的减轻。
然后还没有结束,由于释放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所以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在多多驿站多余的空间,包括室外和室内摆上了各种高性价比的商品,利用人流优势做起了生意,估摸着应该是不错的,因为的确是我们社区访问量最大的一家店。这使得里面工作人员有了更多的收入来源,以前抱怨收入低也随之消失。
从这个例子我学到了很多,首先,伊利,农夫这样免费为商家提供冰柜来销售自家产品是非常高级的操作,最早想到的应该是可乐,打广告的同时屏蔽了竞争对手,增加销售,以前看到农夫实际布局已经很多了,巧乐兹印象是第一次看到,值得大量推广。其次,市场容量,生意特质决定了能有几家活下来,一家驿站对于各方,收,发,运,送都是最为方便的,而且单件的收费非常低廉的情况下需要规模来保证合理的收入水平,所以一个社区最终仅存活了一家。最后,驿站通过对货架,布局,流程的改造,实现了多赢的局面,并为后来的增收创造了条件。多元化不是不可以,而是需要保证原有业务很稳固的情况下,利用原有所积累的优势进行相关的多元化尝试。
$伊利股份(SH600887)$ $农夫山泉(09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