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幻想33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回复:26喜欢:6
杭州的地,对于绿城来说是没必要抢了,以前毛利不高至少去化快,现在去化优势也没了,而且接下来大量新房陆续交付更会对销售产生影响,把资金留给其它市场更好。现在全国性能拿地的不剩几家了,尤其绿城的高端改善市场更是没人能竞争了。对于杭州市场先让滨江建发吃饱呗,在来捡漏,建发也是全国性的,也不可能全部投杭州,而且杠杆高的吓人,一旦滞销盘多了,也很危险。

热门回复

以销定产最合理,多余的人团可以全部调给绿管,别浪费成本。

现在基本都是以销定购,看销售量来补土储备。第一季度拿地强度才33%而已,是偏低的,以这样的购地强度,债务会进一步大幅下降。但我觉得绿城目前债务状况还是比较良好的,没必要大幅收缩,购地强度在40-50之间比较合理,这样可以在保证充足可售的情况下,还能小幅度收缩债务。

据说绿汀路低碳地是华润和滨江联合体拿。剩下的萧山世纪城的如果底价拿还可以,钱二、浦沿的地都挺差的,又贵

第一季度,绿城拿地金额前3。

高周转也是确定性啊,比如现在杭州的存量,在大幅下跌之前如果绿城全部卖光,等地价跌了再拿地,这也是巨大优势啊。上海上下都限价,一旦滞销,绿城的盘同样的最低价肯定比其他品牌好卖一些,这才是确定性啊。

现在绿城的股东想的只有绿城能活下来…活下来自然就是三倍股。一点都不羡慕新城、万科那种十倍股。

一季度销售额372亿,拿地124亿。23年末现金700多亿,一年内到期债务200多亿。还有没有能力拿地,自己去算算,不要靠臆想…..反正唱空的都喜欢张嘴就来,不会去看数据的。

我觉得买绿城的逻辑是:品牌比其他企业的有溢价,而不是赌房价上涨或者持平。换言之,赚的是确定的钱,而非靠管理层的眼光和运气的赌。

主要是绿城拿太多地了,本身杠杠就到了要死的边缘,销多少拿多少且谨慎拿地才有活下来的机会。滨江杠杆低,现在拿杭州地稳住市场利润丰厚。说实话得劝诫一下政府放缓放地了,再这样该集体滞销了。

是的 绿城现在完全没必要拿杭州地 现在活下来当个三倍股比激进的去当个十倍股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