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这样目的要求恢复IPO的人,其心可诛!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最近几年A股表现疲弱,大幅跑输美国标普、日经225等发达国家指数,甚至连邻国印度SENSEX指数都比不过,令中国股民大为不满、备受煎熬。当然,国家管理层面也出台了一些措施,比如降低印花税、鼓励上市公司分红提升股民获得感、收紧IPO等,试图扭转这一颓势。

最近刚好看到一篇大V的文章,其中提到了是否应该暂停IPO。其主要观点是:近年来创投行业大幅萎缩,导致大量初创企业面临巨大的融资困难。IPO接近暂停状态,让风投公司的投资无法通过二级市场退出,因而不能继续投资其他初创企业,破坏了生态循环。

近年来大量初创企业(含科创类企业)面临融资困难,这是事实,确实应该引起重视。但如果说暂停IPO,导致这些风投公司的资金“无法退出”,进而要求恢复IPO,那么我只能说,提出这样要求的人心术不正、其心可诛!

对于一家初创企业,融资是为了渡过最初因生产规模过小而不能覆盖生产成本和各项开支的阶段,但最终目标一定是创造价值和利润,通过分红回馈投资者;而不是一门心思想着IPO,然后上市套现。

作为一家风投公司,在作出投资决策前,本就应该仔细考量所投企业的前景和风险,享受该企业日后成长带来的丰厚回报的同时,承担该企业因可能的经营不善而造成的亏损,为自己的投资决策负责;而不是眼看所投企业赚不到钱,想方设法促使其IPO,然后套现走人。末了,还不忘给自己脸上贴金——我套现走人,目的是让资金能顺利退出来,再投其他初创企业,支持科技创新。

实际上,我们A股市场股票募资冠绝全球。2022-2023年,A股融资额连续两年全球第一。2023年,A股IPO数量为313,而美股仅为245,A股IPO募资额约为美股的两倍。

然而在分红回购上,A股与美股相去甚远。据统计,近五年A股上市公司累计分红超8万亿人民币,而美股近五年累计分红超4万亿美元,近五年回购金额均值9672亿美元,远高于同期A股的973亿元。

这实际上是A股长期萎靡不振、跑输美股的重要原因。而这又与上述心术不正的公司谋求IPO不无关系。很难想象,一帮干实业持续亏损、只想着IPO后“割韭菜”的企业实控人,在公司上市后态度会180度大转弯——殚精竭虑干实业,一心一意为股东。实际上,这种企业上市后更大的可能是,热衷于各种资本运作和蹭热点,或者直接财务造假,推高股价后乘机减持套现。

2011年,爱康科技(现为ST爱康)顺利登陆A股,成为国内首家光伏配件上市公司。公司实控人邹承慧,考虑到太阳能边框业务是个辛苦活,于是便开启了追风模式:通过并购切入光伏电站运营赛道。2017年,爱康科技又提出进军能源互联网行业;2018年,购买1万多台比特币矿机进行挖矿。此后,公司又蹭起了新能源汽车的热点,宣称要进入锂电池赛道。2020年,光伏行业再次火热,深谙运作的邹承慧随即宣布研发HJT电池。

遗憾的是,爱康科技无心专注主业、到处蹭热点的行为,却得到了资本市场的积极回应,公司市值也随之屡创新高。然而,在市场亢奋之际,公司实控人却在大肆减持。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2年期间,邹承慧家族合计减持6.27亿股,累计套现高达20.54亿元,截至2023年末,其持有的爱康科技股份已不足6.5%。

比起让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通过财务造假虚增收入和利润进而推高股价,则是更为直接和常见手段。有的公司为了能够顺利IPO,甚至从招股说明书就开始造假。

2015年上市的奇信股份(现已退市),在当年12月披露了《深圳市奇信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经证监会调查,这份招股说明书中存在大量虚假记载。

其中2012年,奇信股份通过签订虚假或放大金额的工程合同、对内部承包项目少计成本等方式,虚增收入总额25591.47万元,虚增成本总额22357.83万元,少计成本总额19171.16万元,虚增利润总额22404.8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127.21%。同样的手法,奇信股份2013年虚增利润25121.56万元,2014年虚增利润37002.70万元,而公司管理层却在造假期间减持套现20.24亿,对投资者造成了双重打击。

那么到底应不应该暂停IPO呢?笔者的看法是IPO应该继续,毕竟现阶段,上市仍是初创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手段之一。但是应该有两个重要前提:

第一,对于长期不能分红甚至持续亏损的上市公司,应该及时取缔其上市资格。把这一珍稀资源给予那些聚焦主业、能赚到真金白银,并愿意通过分红和回购,与股东分享企业发展红利的公司。毕竟股民把积蓄投入股市,也是希望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获得相应的物质回报。如果上市公司只想着减持套现,把股民当作冤大头、“慈善家”,那么这样的股市终将被股民所抛弃,成为一潭死水。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A股累计上市5346家,而累计退市仅有233家。作为对比,截至2023年底,美股共有6133只股票,2001年-2022年,平均每年退市约430家公司,比A股历史累计退市数量还要多,实现了良性的新陈代谢。

第二,对于那些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应该予以更加严厉的处罚,并对因此而遭受损失的股民予以赔偿。如果处罚的力度不够,罚酒三杯了事,不仅不能起到警示作用,反而会成为变相的“鼓励”。财务造假的公司会更加嚣张,同时也让其他遵纪守法的企业心寒。

2014年,康芝药业因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违规,最终处罚仅是对该公司警告和35万元罚款,对董事长洪江游给予警告,处10万元罚款。行政处罚决定书下发之日,股价不跌反涨。因处罚过轻,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虽然新《证券法》已将财务造假处罚上限从60万大幅提高到1000万,但仍然不足以震慑动辄上亿元的证券欺诈案件。

作为对比,2001年世界最大的能源巨头美国安然公司爆出造假丑闻,最终的结果是:安然破产退市,公司CEO被判有期徒刑24年,并罚款4500万美元;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宣布破产;造假事件涉及的花旗集团摩根大通、美洲银行三大顶级投行被判有罪,分别向受害者支付赔偿金20亿、22亿和69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