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11喜欢:6
$小鹏汽车(XPEV)$ $小鹏汽车-W(09868)$ “我们3个人(蔚小理创始人)还在一个群里,但是我和李斌同学可能沟通的还多一点。”
“不要看那么多行业的东西,3、5年后看就行了,我觉得创业不要既A又B又C,我们有信心会实现厚积薄发的效果。”
“下一个5年是智能化的5年,他们都说我想的保守了。”
G6毋庸置疑是小鹏今年最重要的发布会,也是3年来第一场线下的上市发布会,我在会后参加了对何小鹏、吴新宙、顾捷,由易寒主持的群访。
#小鹏g6上市#
1、XNGP开放如何挑开放的城市?
吴:我们会看我们的用户在哪里,我们会根据用户和销量来走,XNGP以后不再有高精地图的限制,我们会更加专注在服务我们的用户。我们内部有一个说法,叫种蘑菇和滚雪球,我们会种种子,选一些城市让用户在区域内享受无间断的功能,比如长三角,这是我们的逻辑。
2、AI代驾模式会和法规去探讨取代真实代驾的可能吗?
何:XNGP在任何场景下都是一样的体验。AI代驾是在你高频路线上,会更快更好地进行辅助驾驶。将来在法律法规开放的情况下,可能会自己帮你开回家,但是现阶段还是不能喝酒。有司机的AI代驾和无司机的AI代驾会是两步。
3、为什么不考虑用全铝而是钢铝。
何:第一成本贵,第二维修贵,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最好的,很多之前全铝的车也回归了,我们做的飞行汽车也不会考虑全碳纤维。
4、定价逻辑是什么?未来的预期是什么?
何:现在的价格是个非常不错的价格,整个扶摇架构上我们赋予了非常多的能力。在20-25万上,我们有信心主要销量来自于中间的三个配置,最终的均价会接近25万,我们会不断地向混动的第一、油车的第一发起挑战。将来我们会有OTA,小鹏的车会不断的增强,这是我们在后面会去做的。这是王凤英来了之后反复强调的,我们会考虑一张大图,会把详细的配置和后续策略考虑好。
5、华为ADS2.0降价了,怎么看待?怎么看待消费者意愿?
何:我在准备G6,没有看到这个消息,但这代表行业在期待更多的辅助驾驶出来,这是好事,但也说明我们给了行业很多的压力,我们是硬件和软件打包一起走,大家可以期待我们。
6、现在的行业发展是否符合你之前的思考?
何:我和智能化不同行业的大佬去聊天,我们都没有想到过去5年新能源的变化速度,我们都在探讨智能化的进展,下一个5年是智能化的5年,他们都说我想的保守了。创新既是使能力更强,也要使成本更低,我们要把智能做好,然后把成本和质量做好。
7、大模型将对行业带来怎样的变化?
吴:大模型大家都很关注,今年是GPT的元年,它的到来标志着巨大革新时代的到来,小鹏汽车已经在大模型方面做了具体的布局,它会很快地提高智能驾驶的天花板,我们希望之后能把大模型结合到我们的智能驾驶当中,我相信GPT的出现能让我们到L4、L5上的速度比预料中更快。
8、小鹏什么时候会推出真800V,1000V的超高压什么时候会来?
顾:真800V是一种话术,在三电技术中并不区分所谓的真假800V,超过450V就算是800V的领域了,衡量的关键是看效率,决定电压的是看电量,G6的不同续航是有不同的电压的,但是我们的设计是为了在特定电量下发挥最大的电压,我们短期内没有看到对1000km的强烈需求,随着补能网络的加入和续航变得扎实,当前体验会有更好的优化。G6是我们扶摇平台的首发车型,它的升压充电在400V上也能达成快充指标需求,我们也不需要建设大量的高压桩。
9、小鹏现在的800V高压碳化硅和行业方案有什么区别?
顾:刚才说了800V是个范畴,G9从行业来说都是首发车型,G6实际上不单单是800V,还搭载了碳化硅和更新一代的电机技术,电驱效率更高,电池转换损耗更低,续航比较扎实。我们相对于行业来说,电驱的效率更高。
10、G6的交付是什么节奏,接下来的产能爬坡节奏是什么?
何:供应链方面,我们的工厂最近十分辛苦,明天早上要开供应链大会,还要增加,我们在7-9月份之间产能爬坡会非常快,比以前绝对做了多得多的准备。具体配置我一直认为宣传术语和使用是两回事,所以到底一个配置是为了让用户到店还是让用户体验,是不一样的。一个品牌的配置是品牌的愿景和创始人理念的体现,这一场竞赛还远着呢,对于我们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年去做,我不觉得它们是成功的,也不认为我们是失败的。
11、现在G6的订单情况怎么样?
易:订单情况,我们现在每天保持着700-1000的订单,在昨天突破了35000,其中40%来自线下门店,60%来自于数字触点,而且还是在展车没有全面铺开的情况下,相信我们销售的同事接下来会非常辛苦,今天晚上相信我们要经历积极的订单转化,我们要做这方面的重点突破。
12、XNGP在北京开通有什么故事?
吴:我们在行业做了很多的第一个,在北京也是我们积累了很多年的能力的体现,也包括和友商高德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但主要是软件上的成熟度让我们有了快速发布一个城市的能力,我们也希望北京的鹏友们也真正能在首都体验到这样的高阶辅助驾驶,也希望之后能够在多个场景都能体验到这样的看法。
13、你觉得更高阶的辅助驾驶会什么时候到来?
吴:我希望非常高阶或者说L4的能力能够在27年到来,当然我们也希望我们的车型能领先这个时间。
14、扶摇架构上智驾和智舱结合有什么更新?
何:当智驾和智能座舱结合,一定会出现新的能力,今天很多主机厂还是在考虑在营销上发力,还没有考虑之后32进8,8进4上发力。
15、如何判断智能驾驶的先进性?
吴:我们一直把智能辅助驾驶当做重中之重在发展,我们目前所谓的领先不光反应在技术,也反映在团队、在体系。我们经常讲上半场、下半场,下半场一定是更快的迭代、更好的闭环、更多的解决Corner Case。我们一直说安全、可用、好用是我们的三个阶段,我们也是把从功能拼有无之后,肯定会要进行体验的快速提升。我们内部的一个小秘密是,有意识地学习人类开车的方式,让系统更像人。我觉得可用好用之后,爱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好的辅助驾驶一定是不能用了之后你非常难受的,有个词叫旦用难回,我们希望能做到这点。
16、如何看待增程、插混和纯电的路线。
何:不同的看法差别太远,有些类型的车里,混动会有很长的时间,但是很多的品类当中,纯电会在两年内快速超过汽油,所以主要是看哪些品类。纯电三大就是续航要长、补能要方便、价格要便宜,我相信碳酸锂在明年还会明显下降,一旦要做全球化,纯电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17、如何看待纯电的长期发展和最近的购置税策略?
何:很多人对于行业有不少的看法,5年前没有人对于新能源渗透率也没有今年这么多的期望,所以不要看那么多行业的东西,3、5年后看就行了,我觉得创业不要既A又B又C,我们有信心会实现厚积薄发的效果。我觉得汽油车在2027年会是很低的比例,这次的购置税政策也是非常好的事情,汽车行业需要就是长期稳定,我希望之后的政策都是长期稳定的,一切的选择都是市场选择,不能靠政策活着,从全球角度来看,我认为还是市场。
18、如何做出Max和Pro版本的配置选取?
吴:我们希望之后的智能驾驶硬件都是标配的,我们现在在软件上是有优势的,在高、中配上软件是同源的,而且卖个小关子,大家可以期待之后我们在中配上可以做点啥,我们也在用中配在视觉上验证一些可能性。
19、我们怎么定义城市和AI代驾模式的场景?
何:AI代驾模式是基于城市之上的,如果说城市能做到80分的话,AI代驾模式基于特定路线,可以达到90分或者95分。
20、AI代驾模式和通勤模式有什么区别?
吴:通勤模式其实也是我们先说的,我们和别人不太一样的是我们是说到做到,甚至先做后说。我们还是希望在我们测试车队经过的城市先测试再开放给用户,有一个节奏,我们希望我们的AI代驾模式第一时间推给用户。
21、蔚小理3家的创始人现在还会一起思定吗?
何:今年好也不代表明年好,我们3个人还在一个群里,但是我和李斌同学可能沟通的还多一点。
22、小鹏复苏是不是靠G6一款车就能完成了?
何:如果一个企业只靠一款车,那是不行的,我们看的是一个体系的能力,我们之后还会有很多新车。我们之前一直说要先把组织做好。
23、担心G6激进的价格对现金流有影响吗?
何:定价不会对现金流有影响,卖的越好现金流肯定越好。定价我们现在非常有体系了,有些故事我们过一年可以分享一些背后的故事。
24、小鹏这次G6的800V和续航配置的选择是怎么做出的?
顾:755是很长的需要,也就需要更强的补能能力,要求电池需要3C、4C的能力来接受更大的功率,800V对于这种大续航能力应该是标配,而580则是为了更加兼顾。
何:这就是下一代电动汽车的标配,过几年他们就会跟着小鹏的组合来定义产品。
25、小鹏下一步智驾的发展路径是什么?
吴:下一步要做XNGP能力的快速覆盖,这里面无图就是重要的基础,下一步一定是推广到全国,我想的比小鹏更激进。另外明年我们希望做到从停车到泊车100%的全覆盖,接下来就是降本,实现辅助驾驶标配,最后是技术闭环,向L4去演进,这是我们总体的规划。
26、怎么样的销量你才会觉得G6会是一个成功的产品?
何:我觉得肯定要过万。
27、新工艺会对车辆产能爬坡有影响吗?
何:我们很重视G6的良率,这是我们在去年就开始重视的。
28、小鹏如何保持智驾一哥的地位?
何:他们现在只是讲了,没有用户,我们觉得讲灰度、测试没有意义,得是量产,很多公司前几年就展示了Demo,但现在还是Demo,我们是地基、一楼、二楼,不会在二楼说五楼的产品,不是在一开始就说要做快速的东西,然后要做装修,这是一个事关安全的事情,事关全球的事情,必须要把基础做好。
29、小鹏的组织改革是不是完成了?
何:可能让你失望了,我们的组织变革只走了第一部分,之后还有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我觉得每一个部分都要一年,我可以年底讲讲去年的一些故事,走过了才能看到风风雨雨的事情。
30、小鹏一直执着于技术,G6的技术是否和消费者的需求全部匹配?
何:我们已经选择了电动、选择了智能,这是一个长期的事情,就像比亚迪在之前选择了混动,但也是在之后混动才变得很强。一个企业不能耐不住3、5年的寂寞,很多时候没有做到技术上的积累,遇到行业拐点就“挂了”,这是我们一个长期的选择。

全部讨论

2023-06-30 08:18

小鹏领导人说话的口气还是很负责的,比另外几个吹牛逼的感觉听着靠谱很多

2023-06-30 10:47

纯电者同盟[好困惑]

2023-06-30 06:13

中国要领先世界,必须赶快首先第一个开放L3,要敢于吃螃蟹,否则,开发电车就没有未来,永远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跑,欧美市场不开放L3,是他们的事情,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引领智能科技,甩开欧美,大踏步前进,要有开创创新世界引领世界的自信,

2023-06-30 21:57

相信5年之后还会有新能源的牌子

2023-06-30 08:30

整理不易啊

3,5年后还在不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