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正当红!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据财政部,5月10日-19日,年内第三、四期凭证式储蓄国债正式发行。此次发行的储蓄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最大发行总额300亿元,其中,第三期期限为3年,最大发行额150亿元,票面年利率2.38%;第四期期限为5年,最大发行额150亿元,票面年利率2.5%,利率几乎和今年上两期的持平。

不少媒体调研发现,第三、四期国债市场认购情况依然火热,多地发行首日即秒光!

国债正当红

今年以来,储蓄国债市场购买力呈现出繁花似锦的景象!

事实上,今年发行的国债,与2023年最后一批储蓄国债利率相比,3年期、5年期储蓄国债利率均下调0.25%。照理说跟此前相比并不占大的优势,但放在目前银行定期利率下调的大背景下,储蓄国债跟某些期限的定期,以及大额存单相比,还是有优势可言。

首先,从安全性上来说,储蓄国债有国家信用背后,基本不存在违约风险,这也是投资者最为看重的一点。相比其他理财方式,大部分居民青睐定期产品也是一样的道理。

其次,今年以来发行的债券利率与定期存款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据不少媒体报道,目前人民币存款利率三年期和五年期分别是1.95%和2%,此次发行的3年期国债票面利率,比同期限整存整取高出0.03个百分点,五年期则高出0.1个百分点。

第三、四期储蓄国债之所以在线下各网点看到那么多人排队抢购,也是因为只能在柜台购买的原因。

除了国债遭遇疯抢之外,地方性政府债券遭受“哄抢”的情况近日也开始出现。比如,5月9日广东多家银行开售的广东省地方债。

这次广东多家银行开售的广东省政府5年期再融资一般债券,也是今年广东省地方政府债券首次通过商业银行柜台向个人投资者发售地方债。

广东省财政厅发布的相关公告显示,该期债券为5年期记账式固定利率附息债,计划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140.2187亿元,其中,首场招标计划发行面值为120.2187亿元,商业银行柜台计划发行面值不超过20亿元。据悉,开卖1分钟后,有不少银行已经售罄。

华夏时报援引一位广东投资者的反馈,本次发行的广东地方债期限五年,票面利率为2.20%,略高于国有大行五年期定存利率。“虽然时间长、利率不高,但也算是参与家乡建设,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

地方债将提速?

债券类产品受到追捧,是定期利率不断调降/部分产品停售、居民安全性为主旋律、资本市场投资动荡下的必然选择。

国债的发行情况成为关注重点,想必在理财市场供给上,债券类理财将会成为今年的主流选项之一。

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

关于超长国债发行的事宜,市场早已认为会适时启动。为全力保障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工作平稳顺利开展,今年4月22日,财政部预算司司长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根据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分配情况,及时启动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工作。

5月13日,为了加强财政支出力度稳经济,稳投资利器超长期特别国债正式启动。财政部发布《2024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中指出,超长期特别国债涉及期限为20年、30年、50年,决定5月17日发行3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决定5月24日发行2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决定6月14日发行5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5月17日发售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招标面值总额为400亿元,5月20日开始计息,每半年付息一次,票面利率会通过竞争性招标确定。

经济参考报表示,根据预算报告,今年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经列入202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持领域方面,此前发改委明确,重点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

此外,综合媒体观察以及专家观点,5月以来,尤其是二季度,地方债尤其专项债二季度有望迎来提速。

中国经济网援引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的观点,指出截至4月下旬,各地已披露二季度计划发行的地方债规模超过2.2万亿元,其中专项债计划发行1.2万亿元。

存款利率的下降、手工补息等的暂停等,也使得4月份存款大降,理财规模出现显著增长。

根据央行发布的《2024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我国前四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7.32万亿元,其中4月单月的人民币存款环比3月则减少了3.92万亿元。有数据显示,4月理财产品规模环比增长约2万亿元,主要投向中长期政府债券以博取相对稳健可观的回报。

中新经纬援引一位农商行债券交易员的意见,受投资风险偏好依然较弱影响,各路资金仍在积极配置高安全性的政府债券资产,只要3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2.5%,就有不少资金抢购。这意味着即便5月~6月政府债券供给加大,债券市场资产荒状况仍可能延续。

国债具体发行时间上,据上海证券报,依据往年惯例,储蓄国债通常在每年3月至11月发行。其中,3月、5月、9月、11月发行储蓄国债(凭证式);4月、6月、7月、8月、10月发行储蓄国债(电子式)。

结语

2023年至今,银行存款利率调降成为必然趋势。监管在持续打击高息揽储的同时,不断引导银行存款利率下行。

债券,尤其是国债、政府性债券等作为居民认为的稳健、安全性高的理财产品,或许在今年能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