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电力市场化,就没有储能的未来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4月9日,宁德时代发布天恒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系统外观近似20英尺标准集装箱。宁德时代称,系统总容量可达6.25兆瓦时,同时可实现5年电池容量和功率零衰减。

据业内人士分析,所谓5年电池容量和功率零衰减实质是为电池留足了冗余,换言之,电池的实际容量高于标准容量20%左右,一般就可以达到“5年零衰减”,但宁德时代是否采用这一做法,尚无确切消息。

根据宁德时代财报,2023年公司储能电池系统营收为599亿元,营收增速高达33.17%,营收占比为14.94%,同比微增1.25%。另外,储能电池系统毛利率23.79%,同比提高6.78%,一跃超过动力电池系统22.27%的毛利率,成为宁德时代“最赚钱的业务”。

储能电池技术之困

一般认为,储能电池是动力电池企业的“第二增长极”,有许多乐观者认为,储能会成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重要场景。这将大大提高电动汽车的二手价值。毕竟现在,退役动力电池最主要的去向就是被拆解,另一部分会被用于低速电动车。然而,早在2021年,国家能源局就提出在电池一致性管理技术取得关键突破、动力电池性能监测与评价体系健全前,原则上不得新建大型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项目。暂时堵死了动力电池转储能电池的道路。

但动力电池转储能电池不成,却催生了储能电池这一单独的领域。

去年以来,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储能电池行业迅速发展。国家能源局2023年4月发布的《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2023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计划提高到51.9%左右。这是这一比例首次过半。《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5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达到17%以上。

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逐年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有所下降。新能源发电的高波动性,需要更多更好的储能电站与之相配合。

为此,各地政府陆续推出“强制配储”政策,即要求新能源发电项目只有配建一定比例的储能电站,才能允许上网售电。目前较普遍的“强制配储”标准是配套新能源装机的15%、2小时储能。

通俗点说,就是电量富余时充电,发电不足时放电,存储的电量需能满足连续放电2小时。

此前的储能电池,一般使用寿命七八年,度电成本约0.7元,而发电企业售电价格依地区从0.2元到0.45元不等,均低于储能成本。所以目前,电化学储能仍是个稳赔不赚的买卖。其运营有赖两大补贴,一个是政府补贴,另一个是发电企业用新能源发电盈利补贴储能亏损。

只要度电成本无法达到售电企业的盈亏平衡点,那么储能电池就无法对发电企业产生吸引力。储能业务想要实现盈利,要么涨电价,要么降成本。

涨电价依赖国家的电力市场化改革,降成本需要技术上有更大突破。

目前来看,电池领域,无论是动力电池还是储能电池,想要提高能量密度,降低度电成本,只能向固态电池发展,但这一技术突破何时能够实现尚不可知。最近的消息是广汽宣称其研发的全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搭载在埃安品牌的昊铂车型上,业界对此反响平平。

屋漏偏逢连夜雨,储能电池业务上量主因在政策支持,但伴随着“强制配储”政策而来的是新一轮储能电池产能扩张。

2023年,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约200吉瓦时,而同期全球电力储能年总装机量约为100-120吉瓦时,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仅50%左右,企业库存高企。

同时,2023年,中国储能电池新增规划和建设中的产能合计达到1172.5吉瓦时,当年新增拓展储能业务的企业数万家,储能电池立时成了一片红海。

整个储能电池行业想要“促成交”,只能选择以价换量,部分企业宁愿亏本中标。

以2024年3月储能系统的中标价格为例,4小时储能系统最低价再次被刷新,加权平均报价为度电560元,较2023年初度电1500元的均价已经跌去了六成。

储能业务市场化之难

在技术突破短期无望的大背景下,国内的储能电池业务已经来到盈亏平衡点,相关企业多处在拿订单、要出货量、想融资上市的阶段。不出意料的话,今后两年,储能电池领域将迎来大范围的市场出清。

即使如此,储能电池在中国仍面临着“灵魂拷问”,储能产业的盈利模式何在?

储能电池度电成本0.5元左右,水电站调峰度电成本0.3元左右,火力发电度电成本0.1元左右。就算因环保问题,不考虑火力发电,储能电池的度电成本仍远高于水电站调峰。

此外,并非所有的新能源发电项目都能把配套的储能电站用好用足,目前许多地方出现了“建而不用”的情况。

据中电联统计,截至2023年底,电源侧储能以新能源配储为主,平均储能时长2.02小时。电网侧储能以独立储能为主,平均储能时长2.06小时。用户侧储能以工商业配储为主,平均储能时长3.67小时。

整体来看,新型储能的规模小、时长短,一般在二至四个小时之间,而抽水蓄能可以达到八个小时,更易满足调度需求,且电网本身倾向于先调度自己的抽水电站。

储能电站利用率不足的原因也与其定位有关。现今,发电、输电、用电的灵活性越来越大,新能源发电量并不是每天都很大,也不是每天都消纳困难。现有的新能源配储,局限于为自己的项目服务,潜在的应用场景、时段和需求都很有限。

或许,储能电池唯一的优势在于对场地和选址无明显要求。

储能电池业务的未来,取决于电力市场化程度。市场需要根据供需关系,为储能提供溢价。储能调峰统一按照平价上网,使得成本较高的储能投资变成电力企业的负担。

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也鼓励储能电站向独立和共享两方面发展。

《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就提出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化发展,强化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行的政策措施。

目前许多地方强制配储的政策一定程度上使得储能的供给和需求出现了背离。电网的调峰缺口有多大,哪里的峰谷价差大、调用量大,政府就应该引导企业去哪里投建储能电站。

另一方面,配套的储能电站不应当被局限于只为特定项目服务,而应该服务于整个电网的需求,参与全市场的调频辅助服务。如此,才能在市场中找到储能调峰业务的供需平衡点和价格区间。

结语

目下,储能电池领域实在太卷。前两年的大干快上,不免会迎来往后的产能出清和一地鸡毛,只有那些真正掌握技术、拥有服务能力、不断研发的企业才能在这一领域站稳脚跟,创造价值。

天恒电池是行业龙头宁德时代给储能领域提供的一套新的解决方案。这套解决方案是否能如其所说,更加安全、寿命超长,还有待市场检验。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