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停破发,2000亿的工业富联怎么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作者:王小哼

端午节后的第一天,工业富联迎来了第一波解禁,也遭遇了上市以来的第二次破发。

一年前的6月8日,头顶“独角兽”光环、脚踏“绿色通道”的工业富联创下了“36天过会”、“270亿募资几乎全额获批”两项奇迹,在上交所正式挂牌。

和A股打新“稳赚不赔”的惯例一样,上市首日,工业富联即上涨44%,并在随后两天连续一字涨停,更是在6月13日盘中创下26.36元/股的高位,市值一举突破5000亿大关,风光无限。

一年过后,工业富联迎来了4.91亿股解禁,上市时战略配售股首批12个月锁定的也迎来解禁。

也许是因为大量解禁,6月10日一开盘,工业富联就遭遇了跌停,触及11.55元低点——较发行价跌去16.12%。

虽然随后跌停板被打开,但是截至6月10日收盘,工业富联的股价仍下跌了8.96%,报11.68元/股,较13.77元的发行价跌去了15.18%。

值得深思的是,当天同样大量解禁(9.8亿股)的宁德时代不跌反涨,截至收盘上涨0.99%,报67.6元/股。


工业富联的股东们

资料显示,本次解禁的包括大批央企、国企和保险资本。

数据来源:Choice

除了已经解禁的限售股股东,参与工业富联首发的还有互联网巨头队中最一线的BAT。

工业富联的首发中,阿里腾讯百度分别认购了2178.6万股,认购金额均为3亿元,合计9亿元,锁定期均为36个月,也就是说,距离解禁还有整整2年。

来源:工业富联2018年年报

此外,新华保险、幸福人寿此类金融机构,以及地方国资背景的义乌和谐锦弘股权合伙企业、东方明珠新媒体公司等也参与了认购。其中义乌和谐锦弘股权合伙企业认购2178.6万股,是唯一的锁定48个月的投资者。

当然,工业富联并不是唯一跌破发行价的次新股。

近几年,次新股破发接二连三地发生。有统计数据显示,截止目前,2017年之后发行的次新股跌破发行价超50家,而2018年之后发行,破发的次新股也不在少数,其中包括今创集团华夏航空科华控股养元饮品华宝股份地素时尚科顺股份工业富联以及沃格光电等。


工业富联价值几何

虽然被誉为2015年以来A股最大的IPO,但是工业富联一度被质疑含金量究竟几何。

工业富联是郭台铭鸿海集团下的子公司,与传统意义上的代工厂富士康不一样,它主要包括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及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三部分,是从集团母公司鸿海精密旗下剥离的出来的业务。

它被视为鸿海集团从“代工厂”转型为科技公司的关键。

对国人来讲,富士康因代工苹果手机而家喻户晓。然而在A股上市的工业富联不包括组装苹果手机的业务。

准备在A股IPO的业务被打包装入“工业富联”,2017年销售收入3545亿,占鸿海精密的35%。

有人粗略的计算,按照工业富联上市时2400亿的市值计算,鸿海精密如果来到A股,对应市值应该是2400亿的三倍,也就是7200亿——然而,彼时鸿海精密在台湾证券交易所的市值仅约合人民币3500亿。

更是有人指出,A股估值水平如此之高,富士康却并没有把最“肥美”的业务拿到大陆资本市场,诚意略显不足。


靠5G“崛起”?

不过,上市以来,或许是为了摆脱“代工厂”的称号,工业富联加大了研发。

2019年一季度,工业富联研发费用17.28亿元,同比增长28.84%。此外,根据工业富联2018年度报告,研发、技术人员已超过40000人。

截至2018年底,工业富联共拥有有效专利3736项,主要集中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和科技服务领域,并且大部分已处于量产阶段并已进入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工业富联在工业互联网的关键驱动技术领域——产业5G化及智能化方面已经取得一系列突破,其中在通讯网络设备领域方面,工业富联已完成5G small cell、MIMO天线等5G发展初期关键技术的开发,有公司相关人员表示,这将有利于工业富联在进入5G时代抢占先机。

工业富联此前表示,5G将在工业应用中扮演重要角色,公司在这方面的投入将越来越大,不仅仅是在软件层面,还包括应用、甚至生态系统构建等。

不过,6月10日,工业富联所在的通讯行业、5G概念版块居市场的涨幅前列,工业富联却以下跌近9%收盘,有点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