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ad转发:0回复:1喜欢:1
非常不错的文章!长脑子,经历过那个疯狂的时期。这几年审批变态的严格也是问题。10年前5500家药厂,现在估计还有很多在死撑着。推断作者可能不是真正的技术背景,把仿制药的制剂工作说得过于悬乎,其实谁都知道,原料的难度远远高于制剂。只是药厂大多没用动力和财力投入罢了。仿制出来,以前批太多,烂了;现在太严格,宁可错杀也不放过。原料质量过关,起码还可以卖海外。
体制问题作者说得极有见地,药厂过多,竞争过度导致逼良为娼!
东方社会变通极强的特质,往往导致管理流于形式。公平地说,郑筱萸死得有点冤枉。他推行GMP,如果国内执行中不放水,中国医药工业基本可以从作坊跨进工业时代。说到底,他是一个技术官僚,到死都没有明白体制和我们民族的劣根性有时不是技术可以解决的。想起7年前和双汇研发高管王女士讨论的一个问题,她当时问我们有没有办法测定出猪肉中注射的水和本身的水的比例。当时她们公司外购猪肉深受注水之害。
所以,我们不得不喝加三聚氰胺的奶。
顺便说一下,正大天晴今年恩替卡韦卖了30多个亿,$科伦药业(SZ002422)$ 利空应该已经出尽,总体底子不错,独特的能源以及环保优势,几年内极可能成为全球优质大宗原料基地。一旦政策理顺,制剂必然会向原料企业集中。未来大家可以关注环保影响以及政策理顺后的药企产能聚集与规模集团优势。
引用:
2015-02-26 10:24
原帖已删除

全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