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如何有效过滤投资风险?他对风险的认知就与你不同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本文根据 MastersInvest.com 刊文 How Buffett Manages Risk 改编 全文字数4603读完并读懂需15分钟

投资就会涉及风险。

上面这句话,应该,几乎所有投资人都会同意。

如果你的资本有可能遭受永久性损失,那么就该警惕。你把资本置身于这种危险之中,就是投资风险的本质定义了。

不过虽然大家都知道“投资有风险”,但去问投资人投资风险是什么的问题时,得到的答案却是千差万别。

长线投资者面临的风险是什么?如果你给我们的答案是“股价的波动”,那么很遗憾,“回答错误!”

股票价格走势具有天然非理性。情绪化的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多的程序算法交易机器,都会把股价送至非理性水平。

虽然这些变化会造成某种程度上的风险,但有两种力量能够缓解前述行情波动造成的危害:

首先,构建长期投资组合能够化解短线反复进出过程中屡屡犯错的风险;

其次,是对你所投资的公司有足够深的了解。

有太多的投资者对所投资企业知之甚少,因此资金的“生死”取决于股价波动本身。但如果你很清楚公司具有内在价值,例如,他处在一条好的行业跑道,构建了很深很宽的护城河,具有强大的管理能力和健康的企业文化,那么每天股价的涨跌就不会让你产生焦虑。

股神巴菲特就深谙此道。

60多年来,巴菲特跨越了市场周期、宏观大潮的起起伏伏、科学技术变革,还成功规避了“精明”的销售人员和地缘政治“暗雷”。他的投资回报率几乎无人能及。如果你想了解投资风险,就有必要研究巴菲特。

防微杜渐

巴菲特的风险管理方法很简单,都是世人所知的常识。他的风险管控机制不是用复杂的公式构建起来的。实际上,防微杜渐所占据的地位比其他任何事情都要重要。

查理·芒格:预防(风险)就是一种智慧,但很少人对这方面予以足够的重视。

巴菲特:最重要的是在你的计划中有些东西能防止你遭遇巨大损失。我们最好的投资想法并不必别人的更好,但我们很少经历大的回撤。所以我们的方式并不是进二退一,我们可能是向前迈了两步,然后后退几厘米。规避灾难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

想了解巴菲特的风险管控方式,首先要从巴菲特的投资方式开始抽丝剥茧。

自从捧起格雷厄姆(Ben Graham)的著作《聪明的投资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之后,巴菲特所定义的投资原则一直是买入公司潜在业务的部分所有权。如果他为这部分业务支付的价格合理,而且该项业务运作良好的话,从长期来看,股价上涨几乎成了必然。

巴菲特:你买的不是股票,而是企业的部分所有权。如果业务运作得好,同时你没有为它付出愚蠢的代价,那回报会很好,这就是一切的要义所在。

巴菲特意识到,股价在短期内往往是非理性的,他所具备的长期投资眼光使其并不会醉心于短期价格波动。巴菲特的一个优势在于,他拥有大量的不变流动资本,这让他从事长期投资不会因为资金问题的扰动。

巴菲特:我们将风险定义为收到损害或伤害的可能性,就是在特定时间内,持有一项资产造成不可逆损失的风险。我的意思是,如果在上午11点半买进一些股票,但必须在当天收盘前卖掉,这项交易就非常危险。我们觉得在这段时间里你遭受资金损失的可能性是50%。如果你的投资的事件界限是从业务的角度考量,那么多年前我们收购的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出现长期亏损的可能性十分有限。

巴菲特:我们关注的是企业业绩,而不是市场表现。如果我们对业务的预期正确,市场报价最终就会跟进。

大多数人不会用这种方式来考虑风险,而且大多数商学院肯定不会用这种方式来教授风险概念。典型的金融教科书将风险定义为“股价波动”。相比之下,巴菲特将波动性加剧视为机遇。他可以选择以更低的价格购买股票,也可以干脆无视它们。当股价下跌时,巴菲特实际上很高兴,因为他拥有的大多数公司都在回购自己的股票,这实际上增加了他对公司未来收益的权利,而无需他动一根手指。

大部分投资者不会以这样的方式考虑风险,大部分美国的商学院也不会以这种方式来教授什么是风险。典型的金融教科书将风险定义为“股价波动”。与之相反,巴菲特却将股价波动视为机遇,股票下跌还能让他有机会在更低的价格买入。而巴菲特持有的优质股票在下跌时往往伴随着公司的股份回购动作,这就让他得以在不采取任何行动的情况下增加了持股的每股收益。

巴菲特:商学院里,波动性几乎被普遍视为衡量风险的指标。尽管这种说法让教学变得容易,但实际上这种提法大错特错——波动性绝非风险的同义词。将这两个词画上等号让学生、投资者和CEO都误入歧途。

了解你所拥有的资产

因为了解所投公司,巴菲特并不会在股价下跌时感到恐慌,巴菲特不会让股价的涨跌来决定他投资的对错。

巴菲特:风险源于不知道你自己在做什么。

既然巴菲特的投资目标是未来拥有更高收益的公司,那么他所关注的是公司的业务风险,上市公司的业绩又是如何伴随时间的推进而得以章现的呢?

巴菲特:我们关注企业时会尝试思考可能隐藏的问题。我们寻找好的企业,并思考出错的可能性,如果这种可能性很高,我们就会放弃这家公司。我们所从事的业务并非是去承担众多风险。

巴菲特:我们认为的业务风险是指未来5年、10年、15年内可能发生的,能够摧毁、改变或削弱我们当前所认知的公司竞争力。

其实和其他普通投资者一样,巴菲特也并非“永不亏损”,通常判断错误的原因是错估了公司业务的基本经济形式。想想戴克斯特鞋业公司、蓝带印花公司和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纺织业务吧。

巴菲特:消耗我们金钱的是,我们错误预估了业务的基本经济模式。

过滤器

巴菲特自有一套过滤器来削减和预防投资风险。

巴菲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头脑中形成了一系列过滤投资风险的工具,我们并不是说这些工具是完美的,他偶尔还是无法过滤掉我们希望规避的风险,但这套过滤器运作起来还是非常搞笑的。

每项投资都需要建立优势,如果你并不了解某项投资,或者相对他人更多地了解,你就不可能拥有优势。巴菲特的第一个过滤器就是不投资他不懂的业务,这依赖于对他对自身能力圈的清晰认识。

巴菲特:术业有专攻,重要的是你能真正了解你懂的领域在哪儿,并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在我所说的能力圈里开展工作。

如果一个潜在的投资机遇恰好落在能力圈之外,或者在能力圈的考核范围内无法确认他是一个“机会”,那么该项投资就应果断放弃——巴菲特不会冒险踏出这个“圈”。

巴菲特:过滤的第一步多半是思考我们是不是懂这项业务,更进一步,就是思考公司是否具备可持续的边际优势。

巴菲特:我们真的有评估是否投资某项业务的过滤器,有时候这个过滤器会让人很恼火,因为我们会对90%以上的业务说不,我们的过滤器也适用于筛选另一项关键要素——人。

股神严格遵守过滤器所给出的提示,但也绝不会“神化”他的过滤器。

巴菲特:本质上,我们把过滤器视为决定投或者不投的门槛。如果我们无法判断未来会发生什么,这并不意味着它必定存在风险,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风险”,但对于了解这项业务的人来说,或许风险并不存在。

巴菲特:别去操心沃顿商学院教授告诉你的市场风险。对我们来说,风险只是判断是否投资的开关——如果有风险,我们就不碰。

基础比率

基础比率也是股神手中最厉害的风控神器之一,什么是基础比率?举一个医药领域的例子,能通过最后临床试验上市供病人使用的药品只是极小一部分;可以想象,巴菲特在选股时已淘汰了太多基础比率很低的投资选项。

丹尼尔·卡尼曼(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知道单个案例信息的人很少觉得有必要去了解同属性案例的统计数据。

对巴菲特来说,投资赚钱的基准比率太低的公司属性包括:初创公司、扭亏、IPO、衰退中、高杠杆、净资产收益率低、管理不善,处于不可预测或快速变化的行业,以及遭遇逆流的企业。

巴菲特:如果一家公司的过去很糟但“前景光明”,我们只会放弃他。

巴菲特:查理·芒格和我自从1955年以来就没有参与投资IPO企业。

巴菲特:如果你得出结论,认为公司在走下坡路,大部分情况下你应该规避它。真正的利润源自业务的持续增长,这才是你应该聚焦的点。

巴菲特:我们必须规避股本回报率过低的企业。

巴菲特:我们喜欢哪些不太可能经历剧变的业务和行业。

巴菲特:我们不玩大趋势。我们不会去考虑人口趋势或诸如此类的因素……大趋势的意义并没有你认为的那么大。如果去思考要花几十年才会有变化的事,那么年复一年你错过的钱就太多了。

风险模式识别

巴菲特依靠庞大的头脑信息数据库来识别和管理风险。

爱丽丝·施罗德(Alice Schroeder,巴菲特传记《滚雪球》作者):模式识别是巴菲特的主要投资技能,或许还是他最为伟大的能力。因此,数据点的获取方面,和很多人按需取材的方式不一样,巴菲特总是在需要信息之前就做好了累积。

几十年来,巴菲特研究并接触了大量商业模式和业务问题,他利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储备来识别潜在的商业风险。

巴菲特:查理(芒格)和我看到了,虽然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完美,但我们看到并精力了大量商业模式。模式识别在评估企业以及人本身时显得非常重要。模式识别不能做到百分之百正确,也没有一种成功模式可以被完全复制。但在企业界和证券市场中,有我们见过很多次,某一类事情虽然在短期内看起来非常不错,但结果往往以失败告终。

巴菲特:如果能集中精力,确实会看到某些业务模式和行为的一再重复。顺便说一句,华尔街往往会忽略这些——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似乎真没学到商业运营的经验。

安全边际

在市场和商业环境等复杂的自适应系统中,未来本质上是不确定的,不可能所有事都如你所愿。巴菲特抵御这种不确定性的方法是寻求安全边际。这意味着需要以低于公司内在价值(评估的方式还是保守的)的价格买进股票。

巴菲特:我们坚持在收购价格上掌握安全边际。如果我们计算得出某个普通股的价值仅略高于价格,我们就没有投资的兴致。我们相信,格雷厄姆(Ben Graham)所强调的安全边际原则是投资成功的基石。

难以忍受的后果?不存在的!

巴菲特总是先看看后面有什么危险,再往前看机会。尽管一项投资的潜在收益巨大,但如果这笔投资失利会造成整个投资组合无法忍受的后果,那么巴菲特就会果断放弃,无论这样的后果发生的概率有多小。巴菲特很乐意为这么做:为了能在晚上睡得安稳些而放弃所谓的投资优势。

巴菲特:如果我们承受不起潜在的后果,即便这种后果发生可能性甚微,我们也不会埋下这颗风险的种子。

巴菲特:我宁可百倍谨慎,也不愿有1%的轻率,只要我活着,就会秉承这样的方式。

预设最糟糕的情况

为了避免难以忍受的后果,你需要想象你的投资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巴菲特会花时间在预设这些场景上,这些往往都是数据表格模型中并不包含的内容。

巴菲特:我们没有任何评估风险的方程式,但我们肯定有评估每笔交易风险程度的方式。

巴菲特: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思考,别去犯下可能导致无法继续参与明天市场交易的错误。我们总是在想这样的问题,是不是要去做那些真正的大事,这是否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巴菲特:最好的规避风险的做法就是去思考。

总结

可以看到,巴菲特并没有盯住股市的日间波动,他当然不认同大部分商学院教授对于市场风险的定义。

长期以来,他谈论的始终是如何做好一名公司所有人,而非股票持有者。其中的基本原则是,他了解所投上市公司业务。如果他无法理解,那就一股都不投。

巴菲特:我们永远不会买我们不理解的东西,我们对于“理解”的定义是,有很大的把握能够评估这项业务未来10年的走向。

股神还通过躲避“风险投资”进一步降低“投资风险”。他从不参与IPO,他对扭亏为盈的公司不感兴趣,也不去碰那些借贷杠杆率高得离谱、资本回报率低的公司。

最终,巴菲特通过3个简单工具规避了大部分投资风险,概率、过滤和模式识别。的确,他从事同样工作模式的时间比我们大部分人都要长,仅凭这个简单的事实,加上他长久以来的杰出业绩,就很难反驳他所阐述的理念。

作为国内的A股投资者,你相信巴菲特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