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1回复:6喜欢:6
$广誉远(SH600771)$ 从个人这几年从体制内裸辞到体制外的感受出发,讲讲对当前广誉远的担心。
本人在北方以及大型国有企业工作了20多年,从一线员工做到了中层干部,经历了行业的发展过程,从行业的起步到辉煌到衰退。记在2014年前整个企业处于高速发展期,企业的福利待遇都不错,企业的工作氛围也很好,当然这主要是垄断的优势,只要勤奋就有收获,因为垄断导致的产品不怕没销路。所以市场部门大巴花钱,不断的创新营销,说实在的就是领导再折腾个人业绩,因为不折腾利润更高。这是粗放发展阶段 。
但是到了后期市场渗透率很高的情况下,由于前期折腾成本还是很多,领导就通过控制成本释放利润,或通过强营销换取业绩的增长。
第三阶段,内部成本控制已经没有太多空间了,领导在大本事也就那个样了。业绩平平,虽然领导也有压力,但是这不是生存压力,只是上级的考核压力,是个人升职的的压力。
自从离开垄断旱涝保收的过期以后,民企的发展都要靠真枪实干,其实民企最缺的不是钱,最缺的是销售,如国有销售也有合理的利润,钱不是问题。这里面我们经常提民企缺钱,说实在任何企业都缺钱,但是健康发展的企业是不缺钱的。另外体制内外最大的差异就是生存压力,尤其这几年说实在民企很艰难。短短三五年原来在体制内乌黑的头发已经花白。回想对比当年体制内所谓的压力和辛苦,和现在对比那是不值一提。
回到广誉远,现在管理团队如果不思进取,以目前管理层强项会计专业,只要通过内控就可以释放利润,毕竟之前已经高达50%的市场费用率,这是业绩释放的安全垫。所以对于一季度增利不增收是不能算管理层的业绩,其实我更喜欢合理增收下的利润。说实在现在管理层没有股权激励,也没有合理绩效激励下,大家应该是保守的经营方式,虽也不敢去冒险去得罪。看看前几任政府派来的董事长基本是一年就走了。换了我是李会计董事长,我也不会大刀阔斧的去改革,你看看民企来的苗总,因为不守体制内的规矩,大刀阔斧推行现款现货,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李会计来了以后就只能离开,从这件事看,广誉远还是回到典型的地方国企做法,未来三年不温不火,保持每年10%的增长,对外口号是长期主义。
之前大家也讨论过市场费用率居高不下的问题,一季度看开始降了一点钱,但是也不要有太高的预期,这个市场费用率每年估计会降一点,下降幅度估计在5%左右。调节市场费用率一方面完成利润增长的目标,另外也是管理层最大的xx库,大家懂得。 不然每年拿着20万年薪心里不平衡。根据我自己的经历,一世清廉,回头一看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也是挺傻的,现在遇到经济困难,体制内出来想在市场充分竞争的环境下赚点钱非常难。
还是建议管理层主动和国资委沟通,尽快推出股权激励或者经营激励,让管理层全身心投入到企业经营中,尤其在能人引入方面,自己不专业一定要引入人才帮你实现梦想。
最后希望新的董事长为首的管理层把格局放大一点,不拘一格降人才,引入战略投资者。

全部讨论

05-23 12:30

有道理,但不采纳,山西人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吗?

说到点子上了

05-22 22:33

说的有道理,很受用。

05-22 20:46

我们只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会计站的角度和我们不一样。

05-22 18:09

不急,半年报再看。

05-22 17:59

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