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股市见顶的信号?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美股#   $苹果(AAPL)$    $微软(MSFT)$    $特斯拉(TSLA)$  

现在虽然知道怎么判断熊市什么时候完结,什么时候应该见底买货,但是还不知道怎样判断见顶沽货。害怕未来买了股票之后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场,如果你也试过避不开大跌市、股灾甚至熊市,或者永远在这些时候还是持有套牢股票。

这四招是我在股票市场超过10年的实战经验总结而成,帮我在多次市场下跌之前及早持有现金,所以我建议你一定要看到最后,很可能可以帮你在股票投资上提升到另一个层次。因为懂得走比懂得买重要,懂得走才是决定你可以赚多少或输多少的重要因素。

第1招,大家需要学会辨识出货日Distribution Day,顾名思义,出货日就是沽压庞大的一日。那一天可能是大户在出货,市场要上升或下跌必须要通过大户,即是基金投资者参与买货或者沽货。才可以令到市场形成上升趋势或者下跌趋势,所以我们在阅读大盘图表的时候,必须要了解图表向我们透露的大户手影的讯息。

如何去辨识出货日是有两个条件的,我以2月24日为例,出货日的第1个条件是在一个下跌日里面,它的成交量高于前一日。第2个条件是那天的成交量还要高于50天平均成交量,你会看到成交量这里有一条红色的线,这条红色的线就是50天的平均成交量,再看回2月24日这一天,它是两个条件都符合了,所以这一天沽货的力量是非常庞大的,市场上的散户是做不到这种力度的沽压,所以这一天就是出货日。关于出货日我还要补充一点,有时候出货日那一天不一定是下跌,如果那一天上升而升幅非常轻微,或者本来升很多,后来升幅大幅度收窄,令到全日几乎没升过,而同时成交量也是比前一天放大,甚至是高于50天平均成交量的话,那一天也可以是出货日。

大户依然可以利用那一天派货,举个例子,2017年7月24日,这一天的升幅非常轻微,但是成交量有471Million,高于50天的平均成交量465Million,另外这一日的成交量也高过前一日466Million,所以这一天大盘虽然有升,但它也可以是一个出货日。接下来是重点,一两天的出货日经常都会发生,但是如果在2-4个星期内出现4个出货日,这就是市场向你发出的警号,你需要进入戒备状态。

所以这里我先重复第1招,如果在2-4个星期内连续出现4个出货日,你是需要马上进入戒备状态,出货日的定义是,那天是一个下跌日或者一个轻微上升日,但是它的成交量是高于前一天,甚至是高于50天的平均成交量。

接下来我会说第2招和第3招,然后我们3招一起应用。第2招,留意大盘出现突兀的走势。什么叫突兀的走势?顾名思义是非常突然和怪异,比如那天有大波幅的下跌,如果你懂得看阴阳烛(K线),你会看到有一支大阴烛,往往这一些突兀的走势波幅都在3%左右甚至高于3%。在一个正常的升势里是不会预期见到有一个大幅度的下跌,当市场出现一个大波幅的下跌,代表那一天有大批量的资金逃离市场。

这个也是一个不健康的讯号,补充多一点,突兀的走势除了大阴烛的下跌之外,还包括一个跳空的下跌,以2020年2月24日为例,放大一点的话 你会看到这一天是一个跳空的下跌。它虽然烛身并不长,但是却留下了一个很大的裂口,而这一日的波幅也超过3%,所以跳空下跌的走势也算是一个突兀的走势。表明当时的市场非常恐慌,很多的投资者迫不及待去沽货,他们甚至等不到,在开市的时候已经不问价去沽货,所以才会造成这样的裂口。

再加上你可以看到全日的走势是一直向下的,换言之,在开市的那一刻,大量投资者在要钱不要货的情况下大举逃离市场,并且没有大户投资者愿意,在恐慌的情况下去趁低吸纳把市场推升上去,反而你见到的是大大小小的投资者,全日都是不断的沽货离场,所以你会见到跳空低开之后,全日最终是以阴烛收市,这表明市场根本没有购买力,基本上都是沽货主导。

第3招是在指数里面高于50天以上的成份股比例,和高于200天以上指数成份股的比例,与大盘出现背驰信号,首先说说这两个是什么指数,这一个指数是测量大盘里面,有多少指数成分股当时是处于50天/200天均线以上,这里是用百分比的方式呈现给你看。举个例子 , 如果它的度数是47,就代表有47%的指数成份股是处于50天均线以上,下面这个是200天均线以上比例的读数,比如说这里就代表,当时有67.86%的指数成份股是处于200天均线以上。

现在我们说回第3招,为什么这两个指标这么有用?原因是这两个指标可以更加深层次的告诉我们,到底那一刻的升势是不是一个坚实的升势,即是在指数上升的同时,指数的成份股是不是同样处于一个健康的升势状态,或者在指数下跌的时候,里面的指数成分股是不是依然疲弱还是已经开始走强,从而令我们更加实在得知。

当时候指数的最真实状况,因为指数都是由指数成分股构成,所以我们去判断市况的时候,其实应该按照指数成分股的实际表现去判断大市的体质,所以大盘的指数其实都只是一个滞后的指标。如果你解读大盘的时候,你不是从大盘的本质入手 即是个别指数成份股的表现,你永远只会捕风捉影,永远都会慢市场几拍,因为你用了次要并非关键的二手信息去解读市场,而这些次要并非关键的二手信息包括什么呢?包括来自网络、报纸还有各大媒体的新闻、时事讯息、市场资讯、评论分析、意见等等。以及很多人常用的技术指标

例如RSI、MACD、OBV等等,基本上是不用这些MACD、保利加通道、RSI等传统技术指标。

我只会深入研究,实际的价格行为、成交量、还有趋势表现,因为这些才是一手的资讯而不是二手的资讯,好 我们看看这两个指标怎么应用,我用近期的例子做解说,首先由2020年1月中到2月中左右的时间,大盘是继续上升的,但是如果你只是从表面去看的话

你可能在这些位置还在买货,或者持有过大的部位规模,正如一个刚刚有病的人。表面上可能没什么病症,除非你帮他把脉或者做身体检查,你才会知道他的身体已经出现异样。

所以当你要了解市场的真实体质的时候,你需要看这两个指标,我们现在帮大盘做一个身体检查, 我在这里画一条趋势线,显示大盘还在上升,但请你看看在成分股里面,处于50条均线以上成分股的比例。在大盘一直上升的时候这个比例却一直下跌,它透露了什么信息?

告诉你在市场上升的时候,竟然有越来越多的股票跌穿了50天均线,代表市场上面是越来越少的股票参与升势,我们再看看200天均线以上的比例,在1月中的时候大约有80几%的股票处于200天均线以上,但到2月中的时候只剩70几%的股票处于200天均线以上。不要忘记,当时候大盘仍然继续上升中,而且还在创新高,那为什么在指数成分股里面,由1月中70几%的股票处于50天均线以上,到2月中只有60几%的股票处于50天均线以上,处于200天均线以上的股票为什么会越来越少?

原因是聪明的资金由市场流走,你看到的升势其实并不健康,有可能只是大户在玩的掩眼法。他们用少量的资金去托住一些比较权重的股票,或者继续推升一些权重的股票,而其他更加大量的资金就在其他股票中套现流走,制造出市场仍然是歌舞升平的假象,而可怜的散户投资者如果看不到大盘的本质,很容易就看到市场在升,然后有些股票跌了。他们觉得有机会买便宜货,因为他们看到市场升了 觉得市场还是很安全,结果自作聪明以为自己发现到一些好东西。而不知道在这个时候他们看到所谓下跌的便宜货,正正就是大户在暗中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