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谈谈ERP软件的替代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2

ERP软件替代主要有:大型产品替代小型产品、不同厂商产品的替代(国内外产品的替代)、自研软件替代商业软件等一些类型。

企业按规模划分,基本有小微企业、中小企业(成长型企业)、大型企业(企业集团)等,不同规模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是很不一样的,所以主流ERP软件厂商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有对应级别的ERP软件产品。虽然都是ERP软件,但不同级别的ERP软件产品差异很大,即便是同一厂商的产品,由于产品的背景、定位、技术架构、发布时间、获得方式(自研或收购)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级别产品之间在功能、操作等方面往往也没有太多直接的关系,就是不同的产品。

德国SAP公司当前的主力ERP软件产品是S/4HANA(也是通常提到的SAP ERP软件,面向大型企业的产品)

SAP也有面向中小型企业的ERP软件产品。

Oracle公司面向大型企业的主力ERP软件产品此前是EBS,现在是Fusion。NetSuite则是Oracle在2016 年 11 月 7 日收购的,面向中小型企业的 ERP 软件。

当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后,此前使用的小型ERP软件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会用中大型的ERP软件做替代。选型时可以选择同一厂商的中高级ERP软件产品,同时,因为小型ERP软件的采购和应用成本较低,并且同厂不同级别产品衔接的优势有时也不突出,企业比较容易舍弃,由小到大替代时往往会更大范围的选型,就可能换为其他厂商的产品,这种情况也比较常见。

对大型企业,先看一些典型厂商产品的推出时间。德国SAP在1992年推出了里程碑式的产品R/3,2004年发布了ECC,2015年发布了S/4HANA,以上是3个重要的版本,在软件技术和底层架构升级的同时,SAP ERP系统的功能升级是一脉相承的,仍然保持了相同的模式。

在1998年,用友发布了两大系列的企业管理软件产品U8和NC(New Centrury)的早期版本(NC当时主要是集团财务产品),从2000年开始,NC第二代逐步包括了供应链、HR等模块,逐步形成完整的ERP功能。2019年发布NC Cloud,2020年发布BIP。

在2000年前后到2015年前后中国企业大规模建设ERP系统的这个时间区间中,SAP和Oracle这些国外ERP厂商在产品和服务方面的领先优势最为突出,所以当时中国的大型企业也更多的选择了国外的ERP软件,并且也在这些ERP建设项目上,特别是一些超大规模和复杂项目上,国外ERP软件厂商也得以锻炼和沉淀了优质的咨询和实施能力,形成了较有优势的交付资源。在这个阶段,国产ERP厂商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其产品获得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在“高端ERP”(即大型ERP)领域,国外厂商仍然保持着领先。

对大型ERP软件而言,建设和应用的成本较高,企业投资建设后会长期使用,在需要大版本升级时,大部分企业会继续使用同一厂商的新版本产品,也有一部分企业基于对已用ERP软件产品或服务的感受,或者基于企业发展的新情况,会选择重新选型更换软件厂商。其中,一部分大型企业基于国外ERP厂商在相关领域的优势,选择用国外ERP软件替代国产ERP软件,这种项目时不时会出现,与此同时,用国产ERP软件替代国外ERP软件的情况则很少。

国产厂商同级别ERP软件之间的替代也非常少,因为综合多方面因素,国产ERP厂商的产品和服务总体保持在基本相同的状况,彼此间的优势和不足可能都不太明显,所以企业基本上没有足够的动因从一家国产ERP厂商的软件更换为另外一家厂商同级别的软件。

也有两种特别的替代。第一种是企业集团的ERP一体化项目,基本情况是,企业集团中各家企业此前各自分别建设ERP系统,可能有着不同的选择,结果是集团内企业使用多家厂商的ERP软件,当集团统一建设ERP系统时,所有企业按原则都需要使用集团统建的ERP软件,此时,所属企业就可能要放弃此前自建的ERP软件,被集团统建ERP软件替代;第二种是当一家企业集团新收购一家企业时,常常就要求新被收购的企业使用集团统一的ERP软件,新子企业此前使用的ERP软件就会被集团统建的ERP软件替代。

以上两种情况可能会包括多种替代,就会有集团统建的国产ERP软件替代子企业同级别的其他国产厂商的ERP软件(国产软件之间的替代),也会有集团大型ERP软件替代小规模子企业的小型ERP软件,以及统建国外ERP软件替代子企业国产ERP软件,统建国产ERP软件替代子企业国外ERP软件的情况。

大概在2018年前后,在国际环境复杂化的大背景下,使用国产ERP软件替代国外ERP软件的情况开始逐渐增多。我个人习惯于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替代规模不大,大致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一些企业遇到了与华为类似的情况,国外厂商停止销售和服务,而这些企业的ERP系统也已使用多年,面临升级,这些企业就用国产ERP软件替代了国外ERP软件;第二种情况,基本也是企业此前的ERP系统使用多年后需要升级换代,而国产ERP软件较之此前也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企业综合多方面因素后,用国产ERP软件替代了国外的软件。

第二阶段是随着国际环境的进一步复杂化,中国面临的来自外部的安全风险和发展挑战更为突出,一系列事件加剧着复杂化。例如俄乌冲突后,国外ERP厂商停止了对俄罗斯的服务,SaaS的停服与断水断电一样,对用户是直接的影响,同时也让一部分用户对国际化SaaS以及SaaS的信心遭受严重打击;对本地部署的软件,虽然这种停止服务对企业所造成的实质影响在一段时间内并不大,但对长期使用和未来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关键是,对一些企业在心理上的冲击也是非常严重的,一些风险变得更现实起来。来自很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助推了第二阶段,也就是近几年的ERP软件国产化替代。

国产化替代同时也有着很重的内因,就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国产ERP软件厂商较之此前也变得更好,有了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其中在国内应用场景下的很多领域还有着优势,例如:费控、资金、税务、电子会计档案等等,综合起来,国产ERP软件在大财务、大人力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可以满足大型企业大部分需求,所以近些年使用国产ERP软件的大型企业变得更多,其中一部分是国产ERP软件对国外ERP软件的替代。

中国规模非常庞大的市场需要丰富的ERP等企业管理软件,并且也能够造就用友、金蝶、浪潮等众多国产ERP软件厂商,具有国产化替代的条件。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在国民经济相关领域的ERP软件国产化替代是一个方面,同时也是需要或者促进国产ERP软件厂商的进一步发展,让中国的ERP软件成为可以满足中国的需要,也可以满足国际化的需要,进而逐步发展成可以完全比肩国外优秀ERP软件的中国ERP软件产品。即中国的ERP软件,应对外部风险是一个方面,而成为更好的自己同样重要或者更重要

而当前,国产ERP厂商的产品和服务正在快速发展中,有成绩,但我个人认为,部分国产ERP厂商与国外ERP厂商在一些方面上仍有或多或少的一定差距,较为突出的问题例如交付资源生态薄弱,在超大型项目、超复杂项目、国际化项目、部分制造业项目上仍有一定短板,是重点努力的方向。

而近些年,在这些方面上已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例如在生产制造领域:金蝶的潍柴雷沃智慧农业、云南中烟等替代项目,用友积成电子、奥音科技等替代项目;在国际化方面例如用友对中国港湾、电建国际、中土集团、中冶国际、极兔速递周生生、恒基、澳门电力、华新丽华、卧龙电驱、SK珠宝、东京贸易控股有限公司、Evergreen、HRC等中国及海外企业的服务,金蝶对华新水泥、苹乐粮机、海泰钢管等企业的服务。

而对于一些超大型企业集团,使用国外ERP软件时间较早,应用规模庞大且应用深入,与生产经营的关系紧密,在多年的建设和投资下,也已形成厚重的资产,在评估ERP国产化替代方面尤其复杂,需要更多方面的考虑,相关工作也需要更稳步的推进,国产ERP厂商也需要在产品和服务方面有更多的努力。

在一些领域的ERP国产化替代,客观上确实也给国内ERP厂商带来了更多机会,不过,能抓住的才是真正的机会,而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厂商的,或者说是给能胜任的厂商的。

本身在和平发展的条件下,ERP软件的选型和相互替代都是出于企业自身需求的,尽管行业很卷,商战激烈,但都是商业行为,国内外厂商在良性的商业竞争中努力的同时,持续为用户提供着更好、更丰富ERP产品和服务。但现实从来都不简单,国际环境中有些事实也很残酷,所以心存美好希望合作共赢的同时,为了能长期发展,在关键领域的充分准备也是需要的。

企业在ERP软件替代时,在考虑应用成熟商业软件之外,还有一种选择就是自主研发ERP软件,例如华为使用自研的MetaERP替代了Oracle EBS,我个人认为,能够支撑华为这家大型企业的复杂应用,华为ERP已然成功。而华为ERP对外输出形成业务,从用户角度看是多了一种选项,乐见其成;而在国产ERP友商的角度上看,心情可能就会比较复杂(特别是参与了华为ERP工作的厂商),或许可以想,此前也一直与SAP和Oracle竞争,现在只是多了一个友商,况且,Oracle已经基本自己把自己从中国的ERP市场上搞没了。

近期和此前也有很多文章讨论华为ERP,现在使用和真正接触华为ERP的人还是很少的一部分,对大部分人来说没有见过,更没有用过,仅从一些新闻中获得的信息还是非常有限的,而大型ERP软件又是非常复杂的一套体系,所以最多是从直观逻辑方面探讨,对华为ERP产品和业务形式更多的猜测基本都是缺乏依据的,也不容易得到正确的结论(确实也看到了很多奇怪的言论)。之所以会在行业内引起广泛的关注,一则主角是华为,另外就是自研大型ERP软件是非常有挑战的事,对企业而言,这种替代可能也是最特殊、最复杂的一种,可能只适合一小部分企业。

关于企业ERP软件替代的内容非常多,很多情况也非常复杂,特别是关于自研替代更复杂,本次先极简单的谈谈,后续可能会按一些具体的维度再探讨。

说明: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仅用于工作探讨和行业信息交流,不代表各方立场。截图来自于各厂商的官方网站,截图版权归原厂商。

全部讨论

07-08 19:16

国产这些应用软件商没核心数据库,走不远
国内数据库只能看阿里云和华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