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德轩:零瑕疵传世艺术陶瓷是这样炼成的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3喜欢:0

谁说世上没有完美的艺术?

谁说艺术的遗憾是无法复制的完美?

景德镇诚德轩人,自2003年创业以来,一直以全手工方式,传承着这座城市自宋代以来最精湛的制瓷工艺,并用生命挑战了制瓷业的种种不可能,实现零瑕疵,创造出一件件命运般的作品。旗下的产品品牌苏公窑一直是景德镇陶瓷的名片。

诚德轩公司位于景德镇名坊园。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彷佛在向你述说这座千年瓷都的悠悠青史以及主人的品味和学识。

这里,已是网红打卡地。

这里的主人苏元阳,虽为景德镇陶瓷领军人物,但其发家史却异常神秘。就连他是地地道道的三苏后裔,知道的人也不多。

40岁生日那个重要的决定

“透露一下您的创富真经呗?”那天一见面,我直截了当地问他。

“哪有什么真经啊?我40岁之前一贫如洗!”“怎么可能呢?”我有点不信,也更为好奇。

苏先生微微一笑,端起茶杯,一边看着我,一边闻了闻茶香,然后小心翼翼放下茶杯,好像已猜到我不信。

他十分肯定地说:“是的。2003年之前,我比现在还努力、还辛苦。每天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一门心思只想赚钱。东跑西颠,餐风饮雨,做过各种买卖,但却屡战屡败。即便偶尔赚点钱,但常常是今天赚了明天被坑了,或者后天赚了大后天又赔了,一直没有任何积蓄,像漏斗存不住水一样。”

2003年,40岁生日的那个夜晚,苏元阳瞪着夜一样大的眼睛问自己:你究竟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他知道,孔子所谓的四十而不惑,并不是说人到40岁就没有困惑,而是说:人到40岁应该奋力一搏,不要患得患失。

于是,作为三苏后裔,苏元阳在他40岁生日的那个夜晚,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最正确、最骄傲的决定——他决定借助景德镇的天然优势和自己的平生所学,烧制一套孝敬祖先、且配得上祖先的茶具。

在苏元阳心里,他的祖先苏东坡不仅是独步古今、雄视天下的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而且是茶文化专家。其100多首与茶有关的诗词,全面展示了北宋的茶文化,是当之无愧的茶仙。

最好的颜色

“你说它是什么颜色?”苏先生举起自制的茶杯问我。

“难道不是白色的吗?”我反问道。

“当然不是。你看它,就像太阳照射在雪野的光芒那样耀眼,即便在最黑的黑夜里也能让主人看得见她,这才是最好的颜色。最好的颜色一定不是任何颜色。最好的颜色是什么颜色都没有的无色。这是历代瓷匠追求的最高境界。如果能把雪融合到瓷器里,那造出来的就不是瓷器,而是超越自然界的神器。佛教不是把脱离色身,只存在于精神的世界称为‘无色界’吗?”苏先生这段话,给人醍醐灌顶的感受,就像高僧大德的开示。

“只有冬天里反复观察雪,才能看透白色,进而看见无色。”苏先生又一次停下来,微笑地看着我,十分认真地说。

澡雪精神

2003年冬天,多雪。苏元阳走到空旷的野外,任凭凛冽的寒风毫无遮挡地吹拂他的脸面。他努力排除一切杂念,不想任何其它形象,也不想月亮、梨花、梅花、荷花、白鹤、白银、象牙、鹅绒、猪油、牛奶、白玉等等所有妨碍他理解雪的景象。他久久凝视着雪花。一开始,虽然心里想的只是雪花,但脑海里仍然无法驱除与雪相关的各种先入为主的印象。最后,他终于领悟到:他要做的并不仅仅是观察雪花,而是要与那些长期束缚他的思想和形象作斗争——要想领悟雪的真谛,必须抛开脑海里固有的一切。这是一场自己跟自己的搏斗。苏元阳深刻地意识到:一个人最大的敌人绝不是外部的任何人、任何东西,而是自己过去那些错误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周遭;只有粉碎旧我,才能重塑新我。那几天,苏先生每天都到野外看雪,每天都像雪人一样站在雪地里,用心凝视飘扬在空中或落在地上的雪花。纷纷扬扬的雪花没多久就真把他变成雪人了。他时不时地把雪花捧在手里,放进嘴里,细心品味。肆虐刺骨的寒风冻坏了他的耳朵和手脚,他脚上患了严重的冻疮。更严重的是他的眼睛——雪的白色是所有颜色中最强烈、最刺眼的,对眼睛伤害极大。由于他一整天一整天目不转睛地盯着雪,每到傍晚回家的时候,他的眼睛基本上什么也看不见了,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摸黑往回走。眼睛对瓷匠极为重要。所有亲朋都劝他罢手。尤其是他妈妈,有一天竟然抱着他的腿,不许他出去。苏元阳顺势给妈妈跪下,眼泪扑簌簌地流下来。母亲终究是了解自己孩子的。她知道孩子想做的事,谁也拦不住。从那天以后,每到傍晚,他妈妈便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院子边上,等他回来。外边很多人都怀疑他患魔怔了,疯了。

零瑕疵

冬去春来,气温逐渐回升,苏元阳的眼睛开始好转。他又把心思全部用在陶瓷烧制技术的研究上。

烧制陶瓷一共72道工序,最重要的是和泥。泥揉摔的次数越多,粘性越强,微小的泥土颗粒才能把泥土内的小气泡全部填满。气泡是泥土内的“杂质”,严重拉低瓷器品质。若想成为陶瓷大师,单是和泥,就必须下够5年以上功夫。绝大部分陶工都做不到。他们心浮气躁,不重视和泥、消除气泡这类基础性工作,只看重用阴阳刻的方法在陶瓷上刻纹样等表面功夫。

陶瓷烧制技术中最难的是上釉——通过控制釉内的添加成分,烧制完全不同的瓷器。其难度之大只有内行才知道。

制瓷并非只是一门手艺,而是一种“道”,所以,陶工不仅要练习技术,还应修炼心性和提升文化品位。

那些天,他吃睡都在窑旁,一刻都不离开,一直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和泥、摇陶车、拉坯、施釉、着色、入窑烘烤……每当他把施好釉的瓷器小心翼翼地放进窑里以后,便开坛祭神,虔诚地祷告。之后,他会在窑炉旁边守候三天三夜,管控窑炉温度,直到所有的工序完成。

等到窑炉从1330°的高温完全冷却的那一刻,他的心早已提到嗓子眼了。

但是,他每次等来的都是失败。

每次窑里传出的都是瓷器被砸碎的声音。他从不保存那些有瑕疵的作品,尽管那也是他心血的结晶。

每次等他砸碎瓷器从窑里出来之后,其他瓷匠都偷偷把那些碎片捡起来查看。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单凭碎片表面耀眼的白色釉彩的光泽来看,已经大大超越了此前最好的白色。如果说此前的最高水平是纯白色的境界,那么,苏元阳已经远远超越了纯白,达到了没有任何瑕疵的雪白的境界。所以,每次看到那些被苏元阳打碎的瓷片,老瓷匠们都疑惑不解:他为什么还不满意?!他追求的绝世白瓷究竟长什么样?难道是天空中飞舞的雪花或白皑皑的积雪覆盖的大自然吗?

时光荏苒,转眼来到深秋时节。那天晚上,是苏元阳完成拉坯、施釉、入窑烘烤、守候三天三夜等一连串工序的最后一夜。

那天夜里,窑里传出来的依然是断断续续的砸碎瓷器的声音。

咣啷!咣啷……每次听见这个声音,其他瓷匠的心全都凉了,几近绝望。

突然,断断续续的破碎声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让人迷惑不解的长时间的寂静。

瓷匠们预感到一定有大事要发生,不约而同向窑边涌来。

这是一个深秋的月中的夜晚,大地沐浴在皎洁的月光里。窑灶门口,满地都是被砸碎的白瓷碎片,苏元阳两只手捧着他自己唯一满意的、且认为能配得上祖先的陶瓷茶具,呆呆地站在那里,像一个漂泊多年突然躇立在老家院子中间的孩子。

明亮的月光之下,苏元阳手中那件白色的茶具反射的光芒极其耀眼。月光照在上面,形成一道道润泽的光束形成一道道润泽的光束,在瓷器的壁面不停地流淌,像下雪一样。

不光是它的颜色。从上面边口到下面底座的主体部分,联合构成一个绝美的流线体,中间部分左右对称,协调完美之极,一看便知是一件工艺极高的瓷器。

外表别说有瑕疵了,就连一丁点施釉的痕迹都找不到,那丰满的曲线膨胀得像要炸开似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女的胴体。

毫无疑问,这是一件没有任何饰纹、纹样的巧夺天工的无色瓷器。它大大超越了古代河北邢窑的细密洁白和福建德化窑的润泽透光,也彻底颠覆了古代景德镇官窑的白里泛青。

这是所有老瓷匠们一辈子想都不敢想的,犹如白雪颜色的绝世白瓷。他成功地再现了白皑皑的雪的颜色,创造出蕴含大自然灵性的神品。

这正是苏元阳经年累月、呕心沥血、孜孜以求的命运般的作品。她从出窑的那一天起,就期待着与主人相遇,就像王朝云命中注定会追随苏轼一生。

自此,引发千古杰作的前奏正式响起,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景德镇。诚德轩的镇馆之宝——清明上河图;堆雕粉彩国礼瓷——鱼藻乐安,苏公窑的传世青花——玉莲馨;传世粉彩——泛舟赤壁、庐山风光、龙腾云天、造物无尽等一系列作品相继问世、声名大噪。

人类,注定是这样的命运:一切美的追求,都是壮丽而残酷的,一切光辉的完成,必将穿越严峻的逆境。

景德镇,从来都不白给!

自从宋真宗把自己的年号赐予这里,1000多年来,这里为皇宫烧制御瓷的炉火从未熄灭过。一件件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瓷器不仅上达宫廷,而且被所有国家的博物馆视为珍宝。

历史,终将记住苏元阳们的高尚情怀和倔强努力。

全部讨论

01-01 15:13

节日快乐,坐等张老师2024个股出炉

新年快乐!

2023-12-31 11:49

休息日不谈股票,只谈艺术和生活。请关注我的g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