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孙正义造不出第二个阿里巴巴

了不起的孙正义

*孙正义的“时间机器”理论

也由此被投资界奉为圭臬:先在发达国家开展业务,等时机成熟后带回日本,再去中国、印度等市场——从根本上看,这是一门利用信息差、从高维复制到低维的生意。

*孙正义拿下iphone代理权的铺垫
孙正义想拿下独家销售协议,尽管他当时尚未拥有自己的移动电话运营商。当乔布斯提出这点,孙正义回答得很肯定:“史蒂夫,你给我协议,我让日本多一个移动运营商”。


两年后,软银斥资118.7亿美元收购沃达丰日本,后者原本是日本第三大运营商,但网络质量不好,被喻为“快要沉没的船只”。将它改名为软银移动后,孙正义选择在2006年10月大幅降低手机通话资费,发起价格战。

配合海量广告,软银移动推出的套餐用户打电话、发短信免费政策,很快吸引了用户转投而来。第二年,软银移动继续推出“WhitePlan”计划,980日元包月的套餐,远远低于其他两家的4000日元。
平衡就此被打破。
软银移动的市场份额和收入都大幅提升。当iPhone在2008年7月登陆日本市场时,孙正义手中的销售协议真正发挥了威力,这款手机横扫日本市场,并在2009年登上了日本手机销售排行榜第一位。
对未来趋势的精准判断,是优秀投资人的基本功,而孙正义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孙正义投资雅虎
1995年,他在与杨致远第一次见面后,就写下200万美金的支票。雅虎上市后他抛售了5% 股份,获利4.5亿美金。而这只是他的互联网故事的开端,此后,他成立了雅虎日本,又在中国、印度等相对落后的市场找到了阿里巴巴、盛大、人人网、inmobi (全球第二大移动广告公司)等投资对象。

这些名字,在日后源源不断地给孙正义积累了财富和名气。
他的“时间机器”理论也由此被投资界奉为圭臬:先在发达国家开展业务,等时机成熟后带回日本,再去中国、印度等市场——从根本上看,这是一门利用信息差、从高维复制到低维的生意。

*少年立志

 “20岁时打出旗号,在领域内宣告我的存在;30岁时,储备至少1000亿日元(约9.27亿美元)资金;40来岁决一胜负;50来岁,实现营业规模1兆亿日元。”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孙正义表现出日本人特有的精准与耐力。
24岁那年在日本创立的软银集团,让他在多年后被美国《商业周刊》成为“电子时代大帝”。

而最初选择计算机软件批发业务,是他经过精细调查的结果:他选取了40种项目,分别做出10年的的预想损益表、资金周转表和组织结构图


多数时候,孙正义习惯的操作是:选定公司,凶猛砸钱,推动其规模快速增长,尽快占据市场,用成长性弥补溢价。


孙正义投资马云时,阿里巴巴还是蜗居在湖畔花园民宅里的小团队;找到杨致远时,雅虎只有5个人


比单纯数字更让他骄傲的是自己白手起家的方式,“我大概在日本巨富中排第四,但其他三位可能都是从前辈手中继承了房地产




我分享了【孙正义造不出第二个阿里巴巴】, 快来看吧!@小米浏览器 |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