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玮:加大住宅土地供给才能抑制房价上涨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7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6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方面,有63座城市环比上涨,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方面,66座城市环比上涨。无论是环比增幅还是同比增幅都呈现出幅度扩大的态势,而且上涨的城市数量也开始增多,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也令公众对房价涨幅是否会失控产生担忧。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供给问题,应该通过多种手段扩大有效供给,以此来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高房价阻碍经济增长,埋下危机隐患。

除去少数炒房者之外,畸高的房价令有刚性需求的青年人压力山大,令有改善需求的中年人迷茫焦虑,更令致力于国家振兴发展的有识之士忧心忡忡。众所周知,高房价会透支未来购买力、抑制消费,高房价会提高劳动力成本、影响出口,不合理的高房价也会导致资本外流,不合理的高房价甚至不利于推进创新、创业的国家大计进而影响国家的长远竞争力。此外,高房价还会导致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造成政府低效率的懒政与腐败并发,浪费宝贵的财政资源。当房价偏离基本面上涨,必然会抑制住宅消费和相关产业链的增长。这不但会导致经济低效率的资源不合理配置,阻碍城市化进程,危害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而且会为经济危机与社会动荡埋下隐患。

房价过高的根源在于住宅用地供给不足。

十多年来房价到底为什么会越调越高?从表层上看,就是由于住宅的供不应求。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住宅需求增长巨大,一线表现尤其突出,出现了长达十余年供不应求的局面,房价持续上涨是必然结果。同时,房价上涨推动开发商高价抢地,由于存在容积率的杠杆效应,带动地价以更快的速度上涨。地方政府反而可以通过买更少的地获取更多的土地出让收益。这些巨额的土地收入用得好可以投入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建设,用不好则变成形象工程和各种笼络人心的短期福利。因为地方政府既能完全垄断土地供给,又能出台各种地方政策调控买方的购房需求,所以人口流入趋势的地方政府完全掌控了作为必需品的土地的定价权,形成了极其罕见的完全完美的垄断模式,同时也具备了垄断现象对经济发展最全面和最严重的危害,最终结果就是泡沫破灭。众所周知,高房价有利于地方政府靠土地财政出短期政绩。凡是真心执行中央调控房价政策的城市,房价不高反而土地收入少,不容易出短期政绩。最终,形成经济学上逆向选择现象,地方政府纷纷追求土地财政,饮鸩止渴,纷纷效仿只调控买房需求,不增加土地供给的假调控。地方政府的调控也就变为了欺上瞒下的笑话,越调控价格越高。

把握机遇推进住宅供给侧改革。

我国有庞大的居民储蓄和巨大的住宅购买需要,之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恰恰为释放改革红利埋下了伏笔。在鼓励创新和全面放开“二孩”等利好长远的政策下,住宅的供给侧改革无疑可以成为短期拉动经济的关键。根本不用担心增加城市土地供给会影响粮食安全,僵化固守18亿亩耕地红线。因为城市化本身是高度节约土地的过程,再加上减少粮食浪费和耕地抛荒、增加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完全可以对冲城市用地的增加。此外,我国一线城市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重远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的一线城市,其中改善空间巨大。不合理的结构、不合理的价格诱发了海外购房热,导致资本外流。住宅供给侧改革意义重大,改革得好将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推动中国越过中等收入陷阱,改革得不好就成了压垮经济的重担。改革红利千万不要像挤牙膏似的白白消耗掉,相信通过科学规划,结合节能、生态、环保理念,发挥后发优势,大胆改革、借势转型,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中华振兴之梦。

(作者系恒丰泰石总经理 韩玮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