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股市的新人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47喜欢:27
几乎所有领域的顶级天才绝大部分都在西大,你说哪些领域西大领先?
中国优势是市场大,以及国家投入。比如高铁,因为其它国家没有那么大的市场,所以不值得花和我们一样的代价去研发。

热门回复

不会,脱钩是大势所趋,因为欧美看到,如果继续和中国像以前一样合作,那么所有的行业都会被中国企业卷成白菜价。这个是脱钩的根本原因,其它的都是借口。

10年前国内的博士,必须来美国做一轮博士后,才能回北大清华复旦中科院找份助理教授的工作。
现在,国内的博士,国内做博后,也能在北大清华复旦中科院找到工作了。
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是国内的那些大实验室。之前他们干活的主力是自己培养的博士生,好的博士毕业后都去国外了,现在能招到博后了,也增加了和国外顶级实验室掰掰手腕的实力。
这确实要感谢金毛。

顶尖人才的的东西交流是双方都获益的,十年前西大很小的学校也能免费招到东大优秀的访问学者和博士后,不少人留了下来,也有人回国创业。自从川普搞了什么行动计划,一切都变了,多少学者被污蔑和打压,小的实验室很难招到好学生,所谓敏感专业的硕博生动不动就签证被卡,过海关被刁难。这种学术氛围双方都受损,我判断西大损失更大。

过去三十年,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中国融入西方,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从西方获得市场。现在及今后,中西方脱钩大势不可阻挡,这个对中国的影响有何判断?

问题是东大的顶尖人才为啥要去西大,还绝大部分不回来?我的亲戚,40岁左右,已经站在她这个领域国内天花板的高度。中国未来科学大奖已经请她做了几届评委,清华也给她开出非常优厚的条件,但是她就是不愿意回来,而待在加州理工做讲席教授。

天才的人数取决于人口基数。
整个欧洲都没东大一个国家人口多。
而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还没建立高效的人才选拔体系。
说到自身人才选拔和储备,没有国家能和东大比。
但是对人才的吸引力,没有国家能和西大比。

看到这么个报道:
2024年美国斯隆奖揭晓,总共有126位学者当选,其中华人学者29人,占比接近四分之一。而华人人口在美国仅有540万,仅仅占据1.5%。这充分显示了东亚人种作为地球上智商最高种族的种族优势。
斯隆奖是颁给有重大潜力的年轻科学家的最高奖。获得斯隆奖的年轻科学家日后获得诺贝尔奖、菲尔茨奖的概率很大。
本编对这29人的本科毕业母校做了一一统计。其中三人的主页未提供本科母校信息,其他有毕业于欧美本科的,毕业于台湾的高校的和毕业于中国大陆的高校的。
毕业于中国大陆高校的共计13人。统计数字如下:
北京大学6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人,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各1人。
由于斯隆奖是以理科为主,所以理科强的北京大学占据很大优势。科大理科也不错。
清北华五仅有守门员南京大学无人入选。
而c7高校以外,也只有华中科技大学和厦门大学有人入选,
c9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无人入选。不要说制裁的事情,因为这批当选学者都是三十多岁,他们出国当年还没开始被制裁。
浙江大学邵亚坤是计算机领域唯一入选的华人女性。她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硕博在哈佛大学转为计算机,目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

我始终觉得,好人应该有好报。

西大可以全球选,又不是只有东大唯一选择。人才和商品一样。

我还是相对乐观,只要不是被远远落下,都有机会。
比如AI领域,虽然差距依然很大,不过进步明显,这个数据比2019年可好太多了。
最精英(前2%)AI人才57%在西大就业,12%在东大就业。
顶级AI人才(前20%)28%选择在东大工作,42%选择在西大工作。
最精英的(前2%)AI人才有26%出自东大,西大是28%。
顶级AI研究机构前 25 名,东大有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