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义光能拟建20万吨硅料连遭下调评级,股价两日跌近15%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1

财经网资本市场讯 硅片价格下滑、硅料价格松动之际,信义光能(0968.HK)欲进军光伏硅料连遭机构“看空”。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12月17日,信息光能股价大跌9.38%,报收13.72港元/股;12月20日继续下探至12.98港元/股,下跌5.39%。两个交易日内股价跌去14.77%,市值蒸发约169亿港元。

拟进军光伏硅料,连遭大行下调评级

12月20日,大和发布研报称,下调信义光能评级至“持有”,下调2022-23年盈利预测1%-2%,以反映建设资本开支下的财政成本增加,因多晶硅产能扩张风险多于潜在利润,估值为2023年预测市盈率少于10倍,大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目标价由21.5港元降至14.5港元。

与此同时,摩根大通将信义光能信义能源(3868.HK)评级由“增持”降至“中性”,将信义光能目标价下调20%至14.8港元,将信义玻璃(0868.HK)目标价下调20%至4.8港元,认为信义光能及信义玻璃斥33亿人民币组多晶硅合营的投资额对于信义玻璃来说规模不大,然而太阳能玻璃在2022年将与2021年比经历较弱的行业周期,信义光能作为行业整合者上可能只会在长远来说有吸引力。

消息面上,12月16日晚间,信义光能信义玻璃联合发布公告称,双方已签订合资企业协议,将合资成立信义晶硅,从事多晶硅的生产业务。

根据协议,信义光能(香港)与信义玻璃(香港)已同意以股权与债务组合的方式按比例提供最高出资总额人民币33亿元,其中信义光能(香港)与信义玻璃(香港)将分别出资17亿元、16亿元,分别持有信义晶硅52%及48%的股权。

信义晶硅将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信义晶硅(香港)的控股公司,而信义晶硅(香港)将通过在中国成立的子公司在云南省曲靖市从事多晶硅生产项目,项目投资总额将达60亿元,总产能预计为6万吨/年,其后信义晶硅将分阶段将总产能提高到20万吨/年。

目前,曲靖市政府已同意就土地使用权、厂房建设、相关行政许可提供政策及行政支持。根据计划,项目将于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相关施工及行政许可后60日内动工,预计建设周期为2年。

硅料连续两周降价,预计于2024年供过于求

公开资料显示,信义光能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玻璃制造商之一,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玻璃的研发、制造、销售。受益于光伏玻璃涨价、下游需求快速增长,2021年上半年,信义光能实现营收67.61亿元,同比增长75.28%;净利润25.57亿元,同比增长118.45%。

对于此次进军光伏硅料领域,信义光能表示,相较于水电、核电及风电,太阳能是最高效、最可靠及最安全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安装成本更低。未来中国将建设越来越多的太阳能发电场,以响应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国家目标。多晶硅为光伏行业的关键原料,广泛用于生产传统太阳能电池。中国对多晶硅的需求将会增加。信义光能的太阳能玻璃产品销售也将与信义晶硅的多晶硅销售产生协同效应,此乃由于两种类型的产品面向的客户群类似。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隆基股份中环股份接连下调硅片价格,硅料价格也已连续两周进入下行通道。

继11月30日下调硅片价格后,12月16日,隆基股份再度宣布各尺寸硅片全线下降0.29-0.35元/片。其中,165μm厚度的P型单晶硅片,M10尺寸由6.2元下调至5.85元,降幅为5.7%;M6尺寸由5.32元下调到5.03元,降幅为5.5%;G1尺寸由5.12元下调到4.83元,降幅5.7%。

隆基股份之后,12月2日,中环股份也宣布下调硅片价格,各尺寸硅片价格下调0.52元/片-0.72元/片,部分产品价格降幅达12.48%。

硅业分会数据显示,12月17日当周,单晶复投料成交均价25.1万元/吨,周环比下降4.2%。单晶致密料成交价格区间报235-261元/kg,成交均价24.9万元/吨,周环比下降4.23%。业内人士曾对财经网表示,随着硅料环节的新投建产能的逐渐释放,硅料短缺涨价现象很可能会成为历史,未来的价格战可能会一触即发。

大和在研报中指出,信义光能拟在云南建设多晶硅产能,但当地有水资源不稳风险,加上今年第3季已出现能源限购,相关企业已被迫限产。另一方面,多晶硅2021-24年预计会去瓶颈,该行对公司现时扩大多晶硅产能表示困惑。大和预计,行业会在2024年出现大幅度供过于求,多晶硅价格会由现时240元/KG,降至2023年的65-70元人民币,合营企业信义晶硅或面对平均销价及利润压力。

摩根大通则认为,未知信义光能是否具有(多晶硅)所需的制造技术,管理层也承认多晶硅行业在2022/2023财年进入下行周期,不见多晶硅和太阳能玻璃之间的许多协同效应,即使信义光能能够长远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先多晶硅公司,公司估值仍然会受压,不认可该公司成立合营公司的举动。

李璐/文

全部讨论

2021-12-21 13:40

这样看,外资行明显带有色眼镜看待光伏产业发展。硅料长期看是不足的。硅料产能还需要继续扩产。通威原来是做猪鱼饲料的,现在不也是硅料大王吗?这些外资行的短见令人咂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