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动态| 格林精密再冲A股:内部员工参与盗窃,因未给员工买社保被起诉,产能闲置仍募资扩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0年3月2日,广东格林精密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林精密”,A20009.SZ)向创业板报送了招股书,自2017年格林精密冲击创业板被否以来,格林精密再次向创业板发起冲击。

根据裁判文书网公布的判决书,格林精密在员工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其管理仓库的员工,与外人合作,将公司仓库里涉及金额约10万元的产品盗窃。在员工社保方面,格林精密连续出现未为员工缴纳社保的现象。

此外,格林精密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较深,尤其是对第一大客户富智康的依赖程度快速上升。从2016年至2019年1-9月,格林精密第一大客户富智康销售金额收入占比从22.36%上升至39.71%。与此同时,格林精密对富智康的应收账款余额也从1.23亿元上升至1.59亿元,占应收账款余额比例从31.75%上升至46.12%。

令人疑惑的是,在格林精密的精密结构件产能仍存在部分闲置之际,格林精密却要在此次IPO中为此大幅扩产。而与格林精密大幅扩产相对应的是,格林精密的生产人员在报告期内从4129人下降到3376人,研发人员的数量从409人下降到394人。

员工管理混乱:内部员工参与盗窃,未给员工买社保

2018年10月12日,裁判文书网公布了《张兴亮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二审刑事裁定书》,该裁定书显示,格林精密存在内部人盗窃现象。

2017年7月5日,东莞市粤汇铝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汇公司)派驻格林精密的驻厂员工张某与格林精密五金半成品仓库仓管员刘某商量,将格林精密报废品仓库中的废料盗窃一些出去卖掉。后刘某利用工作之便在公司报废品仓库中发现一批铝质手机配件,认为是废品,遂告诉了张某。

2017年7月12日,张某电话联系张兴亮称有一批废铝让其处理。张兴亮是粤汇公司货车司机,于2017年6月30日离职。张兴亮让粤汇公司货车司机莫某去格林精密运货,帮其运至东莞市清溪镇九乡村。

2017年7月13日19时许,莫某受粤汇公司指派发车到格林精密运载80箱货物,来到格林精密将货物装上货车后,又随同刘某来到3号厂房五楼报废品仓库,将74箱前铝框压铸点焊件(型号L8910-本色,16280个,单价6.239元,涉案价值人民币101570.92元),分三次装上货车。张某在《委外加工出库单》盖上“东莞市粤汇铝制品有限公司收货章”后交由刘某写上数量154箱。通过格林精密保安检查后,莫某驾驶货车,来到东莞市清溪镇九乡村金竹街9号的路边。在将托运的74箱货物卸下后莫某离去,张兴亮叫来事先联系好的“买家”将赃物运走。当月14日13时许,张兴亮通过微信转账2000元给张某,同日16时许,张某通过微信转账1600元给刘某。破案后,赃物未能缴回。

格林精密的仓库为何会发生上述盗窃事件?在该盗窃事件的背后,格林精密在企业库存管理方面存在哪些不足之处?针对这些问题,财经网向格林精密发送了采访函,截止发稿时间,格林精密并未对上述问题进行答复。

值得注意的是,裁判文书网公布的判决书中,还反映格林精密存在未给员工交社保的现象。

根据2018年11月12日公布的《广东格林精密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信一劳务派遣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法庭认定了如下事实:王某是信一公司的员工,于2016年4月入职,信一公司将王某劳务派遣至格林精密工作。信一公司未为王某缴纳社会保险。后王某在格林精密工作中心源性猝死,被认定为工伤。法庭判决,信一公司自本判决生效后五日内向王楠楠的父亲王校国支付丧葬补助金29304元及一次性工亡补助金623900元。广东格林精密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对上述款项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2017年12月19日公布的《严慧敏、惠州市惠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劳动、社会保障)二审行政判决书》,法院审理查明,2015年4月6日,原告严慧敏入职广东格林精密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任装配部操作工,该公司未为原告购买工伤保险。

对第一大客户依赖程度快速上升

在招股书中,格林精密表示已成为亚马逊谷歌脸书、联想(含摩托罗拉)、TCL、华米、菲比特等国内外全球智能终端知名品牌的合格供应商。

然而,在招股书的前五大客户名单中,亚马逊谷歌脸书等国际巨头并未出现,2016-2018年及2019年1-9月,出现在前五大客户名单中的品牌有富智康、TCL、联想、华米、仁宝、伟创力、龙旗等品牌。其中富智康为第一大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格林精密目前仍对前五大客户保持较高程度依赖。据招股书,2016-2018年及2019年1-9月,格林精密的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收入占比为84.11%、84.81%、70.71%、68.29%。

与对前五大客户整体销售收入依赖下降相反,格林精密对第一大客户富智康的依赖程度却在快速上升。

据招股书,2016-2018年及2019年1-9月,格林精密第一大客户富智康销售金额收入占比为22.36%、28.88%、30.01%、39.71%。

与此同时,格林精密对第一大客户富智康的应收账款也在不断提升,2016-2018年及2019年1-9月,格林精密对富智康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23亿元、1.25亿元、1.17亿元、1.59亿元,占应收账款余额比例为31.75%、42.14%、34.55%、46.12%。

随着格林精密对富智康的销售依赖加深,公司对富智康的议价能力是否变弱?公司将如何摆脱对富智康订单的高度依赖?截止发稿时间,格林精密并未对上述问题进行答复。

此外,据招股书,伟创力从2016年开始就是公司的前五大客户。2016-2018年,伟创力分别为公司的第5名、第5名、第2名大客户,然而,在2019年1-9月的前5大客户名单中,伟创力却退出了名单。伟创力为何会从前五大客户名单中退出?2019年1-9月格林精密与伟创力是否还有合作?在招股书中并未展现与此相关的信息。

产能未充分利用仍募资扩大产能

据招股书,格林精密在设置募集资金项目时,为精密结构件智能制造技改与扩产项目募集资金达3.79亿元,是格林精密IPO募资项目中募集资金最大的项目。

来源:招股书

然而,据招股书,2016-2018年及2019年1-9月,公司精密结构件的产能利用率为69.79%、76.00%、79.67%、76.79%,显示公司的精密结构件的产能并未充分利用。

来源:招股书

令人疑惑的是,格林精密一方面在募集资金准备扩产,另一方面,格林精密的员工人数却在不断下滑。据招股书,2016-2019年三季度,格林精密的生产人员和研发人员数量均出现下降。生产人员的数量从4129人下降到3376人,研发人员的数量从409人下降到394人。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IPO,格林精密还在积极通过其它方式募集资金,据天眼查信息,格林精密有动产处于抵押状态,从2017年6月9日到2019年12月2日,格林精密共有5笔动产登记记录,被担保债权数额约3亿元。格林精密抵押动产以获得资金的目的是什么?公司是否存在现金短缺的现象?截止发稿时间,格林精密并未对上述问题进行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