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公司的奇葩“商业模式”——发展靠改名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古人有句话,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单纯从字面上理解也是可以的:企业品牌形象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名字就是品牌的核心。大企业哪怕修改个LOGO,都得广而告之。比如年初微软的office连修改个图标,都提前预告了好几个月。

微软改个图标预告了大半年


看来这就是不996工作不饱和的公司,换个图标都能换大半年。。。

但是呢,这个传统似乎对下面这家公司并不存在。

多伦股份

2013年余额宝面世后,互联网金融成为最火热的行业。其实在我看来,互联网金融更广义的应该是“互联网+金融”,比如余额宝,就是货币基金和互联网的结合;时下京东金融的创新银行存款系列产品,都应该属于“互联网金融”的范畴。

但不知何时起,“互联网金融”更多地成为了狭义上的意思——P2P。于是谈起互金,总有种怪怪的感觉。

尽管现在P2P听起来挺瘆人的,但在13~16年那段期间,P2P可是人人都想要的烫手山芋。

2015年上半年,恰好是牛市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为了成为大爷大妈们的热点话题,7月9日多伦股份提出申请,要求更名为“匹凸匹”,转变业务经营范围,主打互联网金融。

你以为改个名就对公司有利吗?你别说,还真有——改名后股价直接从8元炒到15元,翻了接近一倍,要问什么逻辑嘛……我也不知道。

因改名走高的股价


一时之间,匹凸匹就成为了大家的段子手主角,通过改名成为人生赢家,令人啼笑皆非。

改名就是日常


要说多伦股份改名是为了蹭热点嘛,说不定真的是冤枉,因为改名字就是他们的日常啊,怎么能说是蹭热点呢?

这家公司原名叫福建豪盛,2001年12月时改名叫利嘉股份,然后在2006年7月第二次更名才改成了上文中提到的多伦股份,最终在2015年的时候,才改成了匹凸匹

尽管更名了几次,但从2001年起,公司的主营业务其实一直都是以商品房为主的房地产开发,偶尔还卖卖建材什么的,直到2015年更名匹凸匹后,才开始开辟网贷方面的业务。

房地产的搞起P2P,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前一篇文章提到的那家公司?不过他们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按匹凸匹2015年年报的话来说,他们的房地产业务是停滞了的:

报告期内,受房地产整体行业低迷和P2P行业监管收紧的大背景的影响,公司未能独善其身。

报告期公司主要控股子公司荆门汉通的房地产业务基本停滞……

所以他们看起来并不是想做P2P反哺房地产业务那种勾当,而是主业做不下去了单纯地开(kai)辟(shi)新(ceng)业(re)务(dian)

做不下去了要改名


2015年因为房地产不景气而转行P2P,2017年他们又碰壁了(可是2017年的P2P行业还挺红火的啊),由于P2P业务做不下去了,他们再次将名字简称改成了“岩石股份

按披露的原话说,就是要重回主业:

……不能成为股价非理性炒作的不良推手,更不能成为操纵市场和侵害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违法手段,公司将认真汲取前期不当更名的深刻教训,专注于做大做强公司主业,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话说回来,在2017年退出P2P行业还真是个好事,要是到了2018年……结局恐怕就更加不明朗了。

尽管如此,岩石股份还是不可避免地因为连年亏损被“ST”了(退市风险警告)

所以现在你要靠名字搜到这家公司,应该搜“ST岩石”才对。真是……一波三折。

今年7月10日,*ST岩石半年报中显示他们正处于投资人的诉讼当中(此处隐藏人名):

……除前述案件以外,共有***等236名投资者以公司为被告、向上海金融法院提起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诉讼,起诉金额共计约为人民币81,463,629.53元。其中,上海金融法院已裁定准许***等23名原告撤回起诉。目前,剩余213名投资者起诉金额共计约为80,611,586.93元。

8000万的起诉金额……果然,改名一时爽,但后果也是很惨重的。

而最终上市公司这个壳能不能保住,可就不再是改名能够解决的了。

$ST岩石(SH600696)$ $上证指数(SH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