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新零售风起云涌,看海天酱油批发商如何创新改变调味行业

两年半前,马云提出了新零售,当时大家尚且还懵懵懂懂,没倒腾清楚它是啥。而今时今日,烧晚饭前在盒马下个单,地铁站里买杯天使之橙,加班时从办公室零食货架上拿两包泡面,都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新零售变革悄然渗透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跑通模式并持续盈利的范例依然稀缺。全球范围内,新零售之战已经打响,谁能拔得头筹,成为行业大拿?新零售风起云涌,看海天酱油批发商如何创新改变调味行业

北半球的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美国的实体零售业也在积极转型,寻求暖春。两年前,实体零售业发展滑坡,仅2017年上半年,美国就关了5000多家实体店。这一现象在今年也没有好转,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零售销售数据环比出现近10年最大降幅,其中百货公司下滑尤其严重。破产浪潮席卷而来,数得出名字的有鞋业零售商Payless ShoeSource、玩具业龙头玩具反斗城、百货公司鼻祖西尔斯。

各公司不得不革新经营策略,在供应链和门店管理中引入新技术,在中国,这种革新被称之为“新零售”。参与这场变革的不乏耳熟能详的大公司,沃尔玛在2016年就开始了全渠道转型,2017年它创造了历史最佳业绩,业绩增长的50%都来自于电商。家具零售巨头宜家在业绩下滑压力下,宣布进军电商市场,近日有消息称它即将推出在线销售平台。特斯拉则发出官宣,称未来将大量关闭在世界各地的零售店,转为在线上进行新车销售。

相比较美国,中国的新零售尝试显得更为大胆,资本涌入后,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进行模式创新的,以办公室零食货架最为轰轰烈烈,它们把货品直接铺到消费者手边,但连获融资后不久,赛道便显出颓势。随后兴起了新茶饮品牌纷纷登场,极大地丰富了消费场景。

这还没完,除了以独立品牌的形式售货的,国内还涌现了一批服务商。它们研发出了一键试口红妆效的机器、统计人流的传感器、帮零售小店提高效率的SaaS管理工具,应有尽有。这场景,让人想到《山海经》,里头有各色突破人想象的仙草和异兽,而中国的新零售市场则充斥着极为新奇的业态和模式。真要说起来,可能还有一角缺失——国内服饰类的新零售变革几近于无!无论是办公室零食货架、还是新茶饮、盒马鲜生,革的都是传统杂货店、超市、茶饮店的命,想到调味领域,却很难找出新玩家。

新零售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成功?海天酱油批发商觉得,一家“够格”的新零售企业,得做到降本增效、提升体验。抛开实绩谈新零售,无异于耍流氓。

先看中美两国新零售的发端,无非是三个字,“要活命”。是大型的线下零售商,主要从线下往线上走。原因无非是百货行业发迹早,身家丰厚却被电商冲击得七零八落,于是决定奋起直追。它们在零售业有多年资源,却也难免尾大不掉,变革步伐迈得小。

国内催生新零售的则是线上红利告罄,阿里为扩张业务要做线下,新的入局者想活得好,也不得不去线下寻觅机会,因此在新零售的海洋里扑腾的,多是互联网企业。新企业试错成本低,美国零售商可能会觉得荒唐的新模式,它们兴致勃勃地在闯,思绪飞扬激荡,变革又快又疾。

无 论是欧美的大型线下零售商,还是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做新零售都是为了活下去。线下机会少就走线上,线上红利没了就挖线下潜力,没毛病。

说到“活”,话题又绕回来了,回归商业本质,无非“开源节流”四字,扩大市场,降低成本。降本增效就是要用更少的钱,做更多的事,在零售界意味着要优化供应链,并提高运营效率。提升体验是因为零售的终端是人,体验优化才能有消费者粘性,并最终打下更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