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20年,像风一样过去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15回复:47喜欢:46

突然之间,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香港回归20周年了!在一片喜庆热闹之中,我想起了20年前的那个夜晚,正如每年7月1日我都会想起一样。20年前,我正读高三,即将面临高考,那是无数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跳板。而就在那年的7月1日,香港要回归祖国了。无数中国人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当时还是高三学生的我,为了观看香港回归祖国以及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直播,颇费了一番周折,甚至还被罚站了一个小时。

我被罚站了一小时

我还清楚地记得,1997年6月30日的那个晚上,我正读高三,我们那所高中,地处江汉平原一个小镇上,无数的农村孩子,为了摆脱所谓的“泥巴腿子”,考上大学成为他们唯一的跳板。那个年代,高考是每年的7月6日、7日、8日三天。文科生考语、数、外、历史和政治;理科生考语、数、外、物理和化学。每科的满分都是150分,五科加起来满分就是750分。如果想上北大、清华,在我们那个县,至少得考620分以上。就我的能力,估计读10个高三,也考不上。但考个一本,拿我喜欢吹个小牛的外甥的话说:北大清华是考不上的,一本是摆不脱的!

那个时候的农村高中,条件还是很艰苦的,我们那个文科班,恰好有108个学生,班主任为了保证我不因为早恋而分心影响高考,把我放在了最前面,而且紧挨着讲台。照理说,第一排和讲台应该是有点距离的,但108个学生,教室里到处都塞满了人。我在讲台下面坐着,离黑板也就1米左右的距离,以至于看得见黑板的左边,右边就一抹黑了,隔黑板太近了啊!

更要命的是,因为经济条件所限,我们的教室除了有日光灯,没有吊扇,更不谈空调了。7月份已经是高温时节,108个学生挤在一个教室,真可谓挥汗如雨啊!实在热得受不了,就用书本扇一下。我记得最难受的是每天午休,趴在桌子上眯那么一会儿,醒来时,口水、汗水都粘在胳膊上,实在不是个滋味儿。

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直播的那个晚上,我们晚自*是政治课,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班主任规定,所有学生必须在教室里自*,而且即将退休的政治老师和班主任亲自督阵,7点正式开始晚自*。6点半左右,看着小镇上大街小巷阵阵喜气洋洋的气象,有些小青年还扛起国旗在街上走来走去,我实在按捺不住,走到教学楼附近踯躅徘徊:去看直播吧,第二天早上肯定要受罚;不去看直播吧,香港回归这么重大的事情,人生能够碰到,也就这么一次,错过了也就错过了!想了想,我这个副班长横下一条心:看直播去!

去哪里看呢?那个时候农村的小镇上,要看直播,只有看电视一种方式。彼时,我们那个小镇还没有网络这个词,我想起了经常去买水和零食的一家商店,离学校大概15分钟的路程。急赶急地走到那家商店,还好,商店的老板把她家的大彩电打开,摆了上十条凳子,我抢了一个座位,开始看起香港回归祖国的直播来。

那个时候,应该是央视第一次72小时大型新闻直播,白岩松大哥那个时候一脸英俊,也没有今天的大肚子,我记得他站在落马洲的大桥上直播时说过一句话:现在左脚一面就是香港,右脚的这一面就是深圳。这条线并不长,车速也并不快,但是今天驻香港部队,越过管理线的这一小步,却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步,为了这一步,中华民族等了百年。我当时就觉得,哎呀!这个记者太牛了!说话多有哲理啊,像是学哲学的。那个时候,我就萌生了学哲学的念头,也想当记者。总之一句话:当记者还能说那么有哲理的话,感觉人生没有白活。

看完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现场直播后,我记得是凌晨了,商店也要打烊了,我热得满身是汗,恰好商店附近有一条河,我跑到河边,繁星在天空闪烁,萤火虫在河边飞来飞去,管不了鬼啊神的,我下河游了个泳,一下子消除了炎热,然后穿着湿透的衣服,跑到一个家就在镇上的同学家里,美美地睡了。

第二天早上7点钟,我起床后赶到教室,远远地就看见班主任站在教室门口,怒目圆睁,还没等我开口,老师就发火了:你还是副班长,居然不守纪律去偷看电视!到讲台上站着!我一言不发地走到讲台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就那么笔直地站了一个小时左右,两手极不自然地搓着衬衣的一角,大脑里一片空白,同学们叽里呱啦地大声背着书,我就那么傻乎乎地看着大家,脸红脖子粗。好不容易熬到早读结束。末了,老师还不解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又批评了我一顿,大意是马上要高考了,父母亲都是在田地里勤扒苦做,居然还偷偷地跑去看电视!这样的态度,能够考上大学么?以此警示同学们一番。当然,老师纯粹是出于好心,他比谁都明白,在那个时代,对农村学生来说,高考成绩有多重要!

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祖国的那一天,而我,一个农村高中的高三学生,在高考这一决定命运的前夕,偷偷跑出去看了一个晚上的香港回归祖国的现场直播,被罚站了一个小时。历史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就这样奇特地交织在一起。

过了4天,也就是1997年7月5日的晚上,我们乘坐学校组织的大巴车赶往县城,准备7月6日开始的高考。7月5日的晚餐,我记得还有蒸肉,好丰盛啊!我又偷偷地跑去外面商店买了一瓶稻花香酒,和两个同学一起干了!喝完,浑身血脉喷张,感觉像是奔赴战场似的,幼稚的心灵里,确实没有感受到什么高考的压力。7月6日上午第一场考试是语文,写完作文并且检查一番之后,我还提前15分钟交卷了。

高考之后不久,分数就下来了。那个时候看高考分数,没有网上查看这个说法,我跑到学校去看,然后又回到家,正值夕阳西下的时候,父母正在收割稻子,我说我考上大学了,父亲听了,如释重负地说了句:好的,以后不会跟我吵架了!原因是,我生来比较懒,特别不喜欢做繁重的农活,为此和父亲吵过多次,搞得父亲烦恼不已。考上大学,就意味着以后不会做这么繁重的农活了,当然就不会因为农活吵架了。

后来,我上了大学,学了7年的哲学,本科和研究生学的都是哲学,毕业后又做了记者,可是至今,我都没有说出一句像白岩松20年前说的那么富有哲理的话来。

我的香港记忆

知道香港,最初主要因为《东方之珠》这首歌,罗大佑唱的,那个时候农村用的都是黑白电视,时间长了,屏幕上好多雪花点,一闪一闪的,看起来挺费劲。记忆中的罗大佑,戴个大眼睛、嘴巴很大,穿件大褂,酷酷的。那个时候,我们也学起香港的时髦来,农村的小孩们留起了头发,可是又没有洗发水洗,时间一长,满头的虱子,奇痒无比,最终被父母揪着耳朵,去村里面的理发师傅咔嚓几下,就剪了。印象中比较深刻的是,我们还穿起了裤脚宽大的喇叭裤,这主要是看香港的枪战片和古惑仔之类的,看见里面不少人穿着喇叭裤,酷毙了,帅呆了,于是就学起来。

起初听《东方之珠》这首歌,并不知道香港,后来听大人说了,才知道香港是个极为发达的繁华世界,但那个时候,我连县城的门都没出过,根本不可能想到这辈子还能到香港去玩一玩。只知道,这是个超级繁华、歌星影星遍布的地方。

更早的时候,我是从《射雕英雄传》这部香港电视剧,了解到香港的娱乐文化的。应该是1983年前后的样子。黄日华、翁美玲、苗侨伟、杨盼盼……这些香港演员的名字,进驻了我幼小的心灵。后来听说翁美玲自杀了,还很怪了黄日华一阵子,电视中好好的一对,为什么到现实生活中就不能延续呢?当然,事实跟我当时的想象,完全是两码事。我们那个时候都是乳臭未干的小屁孩,其实看《射雕英雄传》时,里面的情节也搞不懂。只知道打打杀杀的很好玩,黄老邪、洪七公,还有那个老顽童,都很好玩,当然,欧阳锋和欧阳克就很坏了。杨康更坏,把个美女穆念慈整得一辈子都凄凄惨惨。我们一帮小孩那个时候最喜欢学的,就是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平时玩的时候就练几下,一掌出去,空气都不会流动一下。不像人家洪七公和郭靖,一掌劈出去,石墙都得灰飞烟灭。差距啊!

那个时候,农村大部分家庭都没有电视,有电视也经常没电。只有家里经济条件好点的,才能够买得起蓄电池,但通常每个村子只有那么几户人家可以买得起,而且大都是新娘结婚时的嫁妆。为了看到《射雕英雄传》,我们一帮小孩经常晚上走个七八里路,跑到邻村有蓄电池的家里去看《射雕英雄传》。看完回来时,都是晚上九十点钟了。回来的路上要经过一座座坟头,称之为祖坟。小孩多的时候还好,经过坟堆时大家不怕。有一次,只有我和另外一个小伙伴去看,回来经过坟堆时,这个同伴因为害怕撒腿跑起来,我跟不上他,落在后面只能拼命跑,漆黑的夜晚,我死命地跑,耳边风声呼呼地响,旁边是坟堆,连滚带爬,回到家已是大汗淋漓,一身灰尘。

看了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我们买了好多黄日华、翁美玲、苗侨伟、杨盼盼的大头照,贴在课本和作业本上,每天打开课本第一眼,就是翁美玲、杨盼盼这批美丽的香港演员。而这批香港演员和香港电视剧,成为我们儿时最深刻的记忆。

后来,我上初中时,在广东深圳宝安打工的姑姑给我买了个“燕舞”牌录音机,羡煞左邻右舍,我省吃俭用买了几盒宝丽金的磁带,现在想来,那些宝丽金的磁带,估计也不是正品,印象中好像是5元一盒,我们砍砍价,往往可以4元甚至3元成交。罗大佑、李宗盛、谭咏麟、黄家驹、张国荣、刘德华、张学友、梅艳芳、林子祥、梁朝伟……这些港台歌星和明星的歌声或电视剧形象,成为我们少年儿童时期最深刻的记忆,填补了我们在物质贫困的青少年时期饥渴的精神生活。而我们对香港众多片段的印象,也主要来自于这些香港歌星和影视剧明星。

上初中时,我是住校的,每周回家一次,然后周末的下午赶回学校,学校离家里大概有7里路的距离。每个周末的下午,我背着米和咸菜,经过农村空旷无比的稻田时,都会用稚嫩而又略显粗犷的蹩脚粤语,唱起罗大佑的那首《皇后大道东》,皇后大道西又皇后大道东、皇后大道东转皇后大道中、皇后大道东上为何无皇宫、皇后大道中人民如潮涌皇后大道西又皇后大道东……歌声飘扬在广袤的田野,宽广的天幕下,一个求学的初中学子柔弱的身影,别无映衬。

时光飞逝,世事无常。如今,我住在深圳湾的这边,而对面,就是香港。香港对于我来说,已不陌生,早晨去菜市场买菜,或者喝早茶,经常会碰到香港市民过来。小区还有不少小孩在香港上学,每天往返于香港和深圳。我还和同事周末一起去香港爬山,我们还因为做了一款叫做“e公司”的产品,每天要观察香港股市。我的小孩对香港从小就不陌生,他的零食和衣服、玩具,很多都是我们从香港给他买回来的。对于深圳居民来说,去一趟香港,就像我小时候赶一趟集那么简单。而我们居住的这位城市——深圳,也已经成为国际大都市,成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和创新力的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将让深圳和香港的距离更近,也进一步拉近内地与香港的距离。

转眼间,香港回归祖国20年了!而我,也从一个高三学生变成了中年人;20年的时光,就这么像风一样,飘走了。@今日话题 

(编辑:彭勃)网页链接

精彩讨论

价值投机的饕餮2017-07-01 20:06

人生努力,必有回响!

全部讨论

2017-07-01 21:23

同龄人

2017-07-01 21:19

不小心看成了忽悠20年……

2017-07-01 21:12

20年前我9岁

2017-07-01 21:12

我也是那年高考。不过我对这些政治不敢兴趣,啥都没看。好像那几天有女足比赛

2017-07-01 21:11

老兄文章写的平淡真实,农村环境那时候真的很苦

2017-07-01 20:41

那一年的明天,我工作第一天。准备好好庆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