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实现阶层跃迁的三大机会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1社会是分层的

不管你是否承认,人类社会一直都是分层级的。印度的种姓制度就是一种严重的社会分级,根据种姓制, 社会分为5大等级,即吠陀经典中所说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加上不可接触者。这5个等级构筑了社会的高低顺序,社会生活即以5个等级的相互关系为核心展开,可见种姓制是一种等级制。但种姓制又不仅仅是一种等级制,种姓制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与职业固定挂钩,种姓决定职业,代代相传。千百年来种姓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它规范着一切社会关系。1925年,《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把当时的国人分为六个阶层十六个群体: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游民无产者。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把现阶段中国社会各阶层做了一个画像,我觉得比较有意思,内容分享给你:1-3是上层,与绝大多数人无缘;4-6是中层;5是多数人的目标和天花板;7-9是草根阶层;也是多数人努力脱离的阶层。1-3级是中国的上层社会,普通人非奇遇不能进。4-6级是中国的中层社会,分别是高、中、低端中产阶级,普通人通过努力,最后能够定格在第5级就算是很不错了7级:以普通企业工人、边缘化的体制内人员、小个体户、城市底层土著、富裕农民之类为代表。7和8的区别在于,7能够在大中城市立足,8不能。8级:以血汗工厂工人、普通农民等为代表。8和9的区别在于,8能够自食其力,9不能。9级:以大城市底层失业人口、偏远山区农民等为代表。

2层级之间是可以跃迁的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社会层次这是事实。在印度,种姓制度基本上不可逾越,千百年来一直如此,即便现在法律废除了,但是依然影响着社会生活。但是,在中国当下的政治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发展大趋势下,通过个人努力,普通人甚至最底层的人,都还是有机会实现阶级的跃迁。当然,一开始处于最底层,跃迁的速度越快,越往上跃迁越难。我们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很难冲破第5层的认知和能力限制,达到准财务自由的境界,真能达到,对大多数老实本分的家庭出身的人来说,这个过程也不啻于脱掉一层皮,蜕变非常痛苦。

3普通人的跃迁之路

上文中所述的中国现在的阶层,其实也可以简单分为四个圈层:资源层、资本层、知识层和体力层。

体力层就是靠体力赚钱的人,比如农民工、快递员,时间是他们最大的敌人,越老越不值钱。

知识层是靠经验和行业知识赚钱的人,比如各行业专家,大学教授,时间是他们的朋友,越老越吃香,但依然摆脱不了出卖劳动力。

资本层是靠钱赚钱的人,这些人早已经不需要自己亲自干活,更多的是运作资本和人才,比如各行各业的大佬。

资源层是分配资源的人,他们为啥在最顶层?因为这个世界说到底是由各种资源组成的,这种资源包括:物质资源、钱和劳动力。而不管资源有多少,资源分配权永远掌握在资源层手里:给谁60%,给谁10%,是由资源层说了算。

婚姻、读书、考公、创业,这是普通人跨越阶层的常规路径。婚姻,找个有潜力的另一半,或者有实力的另一半,是性价比最高的投资方式。自古至今都是跨越阶层最便捷的方式之一,但是也是最难的,有实力、有潜力的对于另一半都会也有一定的要求。灰姑娘的故事往往只是在童话故事里。而那个偶遇好莱坞女明星,陪伴13年并获得70亿财富的李春平,全中国全世界也很难找到同样的案例。当然,你如果有足够高的颜值,可能还比较容易存在这样的机会,要不然说颜值也是资源。

读书,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寒门贵子”都是这样的例子,对于有天赋而且家庭出生不好的人来讲,读书很多时候都是唯一的出路。中国刚恢复高考那个年代,很多人重新进入大学,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基本上就是靠读书完全的改变了命运。但是当下的中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已经足够多,很难单纯依靠读书就完全的改变命运。读书,你只是拿到了门票,而后续如果你没有其他资源,你将付出更大的努力去实现跃迁。

考公,能够进入体制内,首先你将有了一份旱涝保收的收入,俗称“铁饭碗”,体面且有一定社会地位。就算你去办理房贷或者消费贷,也会是很受银行欢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尤其是现在岗位空缺越来越少,而竞争者越来越多。

创业,创业最能够实现财富积累,有了财富的加持,也很容易在阶层跃迁上获得优势。但是,创业九死一生,当年的“千团大战”也就是美团活下来。

要想能够实现大跃迁,需要三种机会:巨大的供需差、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重大历史潮流。

巨大的供需差:古代人做啥生意最赚钱,贩私盐。程咬金、黄巢、张士诚这些人,有钱招兵买马造反,就是因为家里贩私盐赚钱。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古代贩私盐是违法的,而盐又是人的必需品,需求大、供给小,所以只要敢干就能发大财。

改革开放,为啥造富了一批人,也是这个原因,因为供需差足够大。比如复旦老师郭广昌、北大教师俞敏洪,退伍军人任正非、王建林、中科院柳传志。这些人为啥愿意扔掉铁饭碗下海经商呢?就是因为看准了当年国内的巨大供需差,商品太稀缺了。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美国曾经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国家,一个农民可以养十几个人,遍地是富得流油的农场主,后来大面积机械化提高了产量,农场主反倒没人干了。因为,美国有了生产效率更高的产业,高科技、互联网、新能源、航天工业。随便哪个拎出来,都比种地赚钱。

回到国内,这几年生产效率最高的工具是啥?直播。最近新东方直播间火了,股价翻了好几番。要知道,之前的双减政策,可是把教培行业彻底打死了,新东方却靠直播活了过来。因为,直播是一对多批量成交,从生产效率上讲,线下任何一种成交或者交付模式,都没有直播高效。新东方做的事情,就是把原本线下会的东西,搬到直播间,生产率高了,业绩好了,股价自然就涨了。所以,直播大概是普通人跨越阶层最好的放大器了,你原本有一分能力只能对一个人施展;现在你的能力还是一分,可以面对几十、上百、上千人,收益就会几何级的增加,这种机会并不常见。重大历史潮流:比如中国楼市,你可以不相信任何人,但一定可以相信中国楼市,从2000年开始,虽然有涨有跌,但总体一直在涨,闭着眼睛买一线城市,傻子都能赚到钱。早期扎根在北上广深那些人,哪怕是收废品的,只要买到了房子,哪个不是发家致富了。

再比如,从2008年开始的互联网潮,很多只会玩电脑的宅男码农,因为搭上了互联网的风口,快速实现阶层跃迁。光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一夜之间就造就了上万个富豪,整个杭州的房价都是被这帮做电商的人推起来的。当然,现在这个风口也过去了,大厂开始裁员,再也听不到纳斯达克敲钟声了。

想要弄清楚游戏规则只有两个思路。

要么有人带,提前告诉你通关技巧,要么自己一层一层打怪通关。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有一段经典评论,如果你有当官的亲戚,就希望他像祁同伟。如果你没有当官的亲戚,就希望当官的都像李达康。是不是这样。很多人评论说,是的。

朝中有人好办事,不光是帮你铺路,更多的是教你跨越层级的思维模式,和提前告诉你上层阶级的处世之道。

我身边有个朋友,个人能力和智商水平最多算中等,高考,连大学也没考上,只考了个大专。 年轻人对未来也没啥规划,整天随心所欲的活着。但他舅舅是体制内的,很多地方会提前替他考虑。

比方说在上学的时候,让他考教师资格证,等他玩够了。明白了现实的残酷,想要收心奔事业的时候,他舅舅就安排他先去小地方的学校磨砺。

挑的学校虽然偏远,但恰好是那几年课改的标杆实验学校。 所以待了没几年就跳槽到一个不错的私立学校。在这个学校,他舅舅让他干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学历从大专升到了硕士。为后面工作调动铺平道路。

有了学历,很快就进了省会城市的重点学校。紧接着,他又有了新的机会,因为他舅舅的关系认识很多教育局的领导,他这个人本来不太会来事儿,每次他舅舅都会教他怎么跟这些领导打交道。一来二去,也就学会了上层人之间的人情世故。领导觉得这个小孩很上道,对他印象不错,就邀请他到教育局工作。从一个大专毕业的普通人,最后进入教育局,谈不上跨越阶层,但至少已经进了门。整个过程,我的朋友全靠他舅在前面引路。一方面是人脉资源的过渡,另一方面教会他上层阶级的思考方式和处事之道。

举个小例子,很多领导批示文件喜欢打√ 他刚开始也非常不理解,总是揪着领导签字,搞得人家很不满意,他舅舅知道了,就跟他解释。领导打 √ 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如果这事干好了,√ 代表同意。

第二层意思。如果没干好,√ 代表看过了,但没有签字确认,横竖都不会犯错。

这就叫给自己留足空间。这些微妙的小门道,没人会教你。但如果全靠自己领会,肯定要栽跟头。

而体制内很多时候栽一个跟头就很难再爬起来。当然多数普通人不会有人带,那就只能靠自己趟了。

拿创业来说,我接触的创业者撑到最后能成功的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连续失败,硬扛出来了。之前认识一个做医疗器械的老板,现在已经身价过亿,但是之前创业失败了很多次,最早做木材被人骗了材料费,后来做餐饮,每天卖的饭连房租都收不回来。再到后来还干过教培、服装……搞医疗器械,纯粹是意外。

有一次饭局,他偶然听朋友说,做这一行挺挣钱的,于是就干了。

听起来这个老板的成功好像运气成分很大呀?

但是你仔细琢磨,他之前的每一次失败,都是在为最后的成功积累经验。就像玩游戏的时候,打大boss可能需要十次尝试才能找到打大boss的诀窍。你不能说前面九次我不要了,直接蹦到第十次。多数人别说九次了,能撑过三次,已经很厉害了。这是跨越阶层最难的地方,必须靠强大的个人意志,硬撑过那段无人问津、孤立无援的日子。

第二种,日积月累,下苦功夫。当然,之前认识的餐饮老板张总就是典型。十五岁出社会,先做学徒,从洗菜开始切墩、凉菜、热菜,一步步成长,三十二才当上了厨师长。那几年流行 包厨 他靠接了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后厨,赚到第一桶金。

紧接着又跟人合伙做高端餐饮,慢慢的闯出了自己的名号。后来四十五岁这一年终于成立了自己的餐饮品牌,现在有几十家店。

张总这种类型的创业者,标准的先慢后快。

可能前期为了等一个机会,需要花上十年时间,但只要机会来了,翻身就是一两年的事儿。因为前十年他都在琢磨游戏规则是啥,自己需要具备啥实力,最后时机成熟了才能一飞冲天。

所以普通人想要搞清楚跨越阶层的游戏规则,要么骨头够硬,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反复试错,一个不行,再换一个,在苦难中锤炼出超强自我。

要么选择一个领域。先从体力层进化成行业专家,再跨越到知识层。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人若无名,苦心练剑,” 这样机会来了才能抓得住。

说到机会,普通人跨越阶层,第一步是拿到门票,第二步是清楚游戏规则。但光有这两步是不够的。

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这个运说的就是跃迁的机会,看似跃迁的机会有很多。

但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三种,一种是巨大的供需差。古代人做啥生意最赚钱?

贩私盐,程咬金、黄巢、张士诚,这些人有钱招兵买马,造反,就是因为家里贩私盐赚钱,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古代贩私盐是违法的。而盐,又是人的必需品,需求大,供给小。所以只要敢干,就能发大财。

改革开放为啥造就了一批富人,也是这个原因,因为供需差足够大。

有名的九二派创业者,复旦老师郭广昌、北大教师俞敏洪、车间主任许家印,退伍军人任正非、王建林。中科院的柳传志。这些人为啥愿意扔下铁饭碗下海经商,就是因为看准了当年国内巨大的供需差,商品太稀缺了。只要是个人能搞到货就能发大财,而且国家还很鼓励,又不用担心。像贩私盐那样掉脑袋。

当然现在不行了啊,这个供需差已经没有了。所以王健林说的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这句话也失效了。

这几年有没有一些巨大供需差的机会?三年前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口罩算是一次,但窗口期太短,没啥意思,剩下的全隐藏在各个行业不为人知的角落里。

举个小例子,有人做猫舍给猫配种,年入千万,这种琐事还能赚钱!一般人压根想不到,但就是利润很高。

至于能不能找到,全靠个人眼光。而且口罩那种显眼的,就更不要琢磨了。因为机会越显眼,意味着干的人越多,人多了,即便有供需差,也会被迅速抹平,杀成红海。

第二种是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美国曾经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国家,一个农民可以养十几个人,遍地是富的流油的农场主,后来大面积的机械化提高了产量,农场主反倒没人干了,为啥?因为美国有了生产效率更高的产业,高科技、互联网、新能源航天科技。随随便哪个拎出来都比种地赚钱啊。

回到国内这几年生产效率最高的工具是啥。 直播 ,有个做商贸的客户,说他们公司几十号业务员,哼哧哼哧干一整年,还没有好的主播,一天卖的多。

最近新东方直播间火了,股价翻了好几翻,要知道之前的双减政策可是把教培行业彻底打死了,新东方却靠直播活了过来。因为直播是一对多批量成交,从生产效率上来讲,线下任何一种成交或者交付模式都没有直播高效。

新东方做的事情就是把原本线下会的东西搬到直播间,生产效率高了,业绩好了,股价自然也就涨了。所以直播大概是普通人跨越阶层最好的放大器了。你原本有一份能力,只能对一个人施展,现在你的能力还是一份,可以面对几十上百上千人。 收益就会几何级的增加。这种机会并不常见。

第三种是重大历史潮流,反面教材是当年的“下岗潮”,很多中产阶级一夜被打回最底层。正面案例是中国楼市,你可以不相信任何人,你一定要相信中国楼市,从2000年开始,虽然有涨有跌,但总体一直在涨。闭着眼睛买一线城市,傻子都能赚到钱。我身边的很多人都是靠买房发财的。

再比如,从2008年开始的互联网潮,很多只会玩电脑的宅男码农。因为搭上互联网的风口,快速实现阶层跃迁。光二零一四年阿里巴巴上市,一夜之间就造就了万个富豪,整个杭州的房价都是被这帮做电商的人推起来的。当然现在这个风口也过去了,大厂开始裁员,再也听不到纳斯达克敲钟声了。

那么,未来重大的历史潮流在哪里?我们国家走的是计划经济。每五年有一次规划,现在是十四五规划,而每次规划都会把未来发展的大事说清楚。远的不说,之前的西部大开发多少干工程的翻了身。

所以多听听新闻联播,多研究研究政府报告,啥都清楚了。

普通人要想实现阶层跃迁,核心就三步:拿到门票,搞懂游戏规则,抓住跃迁机会。

门票可以是婚姻、考公、学历或者创业。不管哪种形式,先跟上层搭上线,否则连做梦的权利都没有。搞懂游戏规则,要么有人带,直接告诉你规则,要么自己去蹚。在一次次失败中测试,在一次次沉淀中摸索,只要坚持,也能搞清楚游戏规则。

最后是抓住跃迁的机会,人一辈子不需要抓住太多机会,翻身只需要一次,但必须搞清楚什么样的机会才是真机会。

这样的机会有三种:巨大供需差、重大历史潮流和生产率极大提升。一旦看到这三种机会,千万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