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的反思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这里我说一下我的看法,投资其实就是0到1的游戏,切记不要反了,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真的很难,从0投资到1对于我们来说 根本不可能,因为当企业越接近于0时 企业的不确定性越高,未来成长空间越高。而企业越接近于1时,确定性越高,但未来成长的空间越小。就像当初的阿里 腾讯一样 就是因为高度的不确定性 导致了很多人都没有投资它们,现在他们已经成长成为了巨头,越来越接近于1,现在投的话 未来10年赚钱的概率高呢?还是亏钱的概率高呢?

价值投资这条路看似很简单,其实很艰难。简单理解 投股票就是投公司,长期持有。从个人的角度去想 投资就是要赚钱 很多人都奔着赚大钱的想法才来到A股,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是要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找无限接近于0不确定性的公司去投资 ?还是从利益最小化的角度,找无线接近于1的确定性成熟的公司去投资?

如果找一家不会接近于0的公司 也不会接近越1的公司 而是中间的公司 初步形成寡头垄断 有一定规模的市场占有率 在细分领域是龙头,品牌护城河的公司去投资,这样的公司既有确定性,未来也有一定的成长空间,那么我们的买点是什么时候?是立刻马上,还是一直等,等到他出现足够的安全边际出现呢 如果在等后面加个期限是 一年 五年还是。。。

如果我们以自己满意的价格买入一家初步形成寡头垄断 有一定规模的市场占有率 在细分领域是龙头,品牌护城河的公司去投资,这样的公司既有确定性,未来也有一定的成长空间的,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准备持有多久?或者在什么时候卖出? 会有人说等到牛市在卖出赚取泡沫的钱,也会有人说 一直持有到行业衰退,换句话说行业的最后阶段。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牛市卖出这个大家都比较好判断,牛市很多老股民都经历很多次。那么行业的衰退期或者说公司的战略转折点如何判断呢? 是利润不断的下降 营收下降 毛利率的变化等等,这是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很多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投资的理论,无论是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还是经过多年调研的对行业的足够了解的人,能察觉到行业或者公司出现拐点的,还是寥寥无几。

举个很典型的例子 《贵州茅台》这个被大家公认价值投资的龙头公司,在经历了08年的金融危机,限制三公消费, 塑化剂风波以后 股价不断的创新高,到达了现在的900多元,但是经历08年金融危机后依然持有茅台的投资者有多少,经历了限制三公消费, 塑化剂风波对公司的经营带来暂时困境,依然真正持有茅台的投资者还能剩多少,如果是我,我根本就做不到持有这么久。他们当时面对外界的质疑和压力,面对公司经营的困境,甚至很多认为茅台为首的,白酒行业到了行业拐点的时候,这些坚持持有的人,他们是如何思考的,这是我很好奇的地方,也是我想听听他们,对投资有什么更独特理解和感受,能够经历这么多坎坷,坚持继续持有自己的公司股票并且获得成功的人,他们有什么共同点,是不断学习积累的结果,还是骨子里的性格决定了他们是最适合投资的那一小部分人?是他们比企业更了解企业的战略转折点,还是运气使然呢?

如果说过去几十年里,这些价值投资者的成功积累了不少的财富,这是否意味着在未来几十年里,他们的财富依然能够不断的积累吗?如果我们说他们的成功唤起了我们的好奇心,促使我们不断的学习他们,我们也能做到像他们一样成功吗?

带着这个疑问我给大家做个假设,如果把投资市场比作一个蛋糕,假如市场市值不变。我们的投资者假设一共有10个人,10人大家一起买,出的钱都是一样多,那么我们把蛋糕平均分10份的话,每个人都占不到便宜,因为这是自己花钱应得的那份,但如果成功投资者A能分3份的话,那么必定其中两人会失去他应有的那份蛋糕,这时候大家看见分到3份的蛋糕的人很牛叉,纷纷去学习他的经验和心得,目的也很明确,就是都想成为能分得3分蛋糕的那个人。

假如剩余9人通过学习掌握了这个方法,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答案:会出现这10个人的想法又都一样了,所以蛋糕又被平均分成了10份,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能比别人得到更多的蛋糕的情况发生。那么这9人没有得到预想3块蛋糕,产生了质疑,这个人是不是骗子,没说实话。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10个人 投资者A没有说谎,如果A有意隐瞒,那么A的蛋糕不会变少,反而会得到更多。剩余9人也很努力学习进步,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这里面的人都没错,错的不是方法是市场,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市场,过去的成功只能是过去,价值投资的成功也注定是孤独的,是与众不同的。这也是二八定律决定的。

这让我有新的思考,让我想到了美国的股市,美国的道琼斯指数比A股波动小很多,除了美国股市主要是基金为主的投资者原因外,还跟大部分投资者都很崇拜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有关。包括我在内,我也是通过读巴菲特的书,才进一步了解巴菲特和它的投资理念的。

美国股市大家都认可价值投资理念的话,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具有价值投资的股票的波动,越来越趋向于它的价值在小范围波动,那过分高估和低估股票内在价值的情况越来越少。一旦出现出现过分高估和过分低估的情况出现,那么让以价值为主投资者抛出和买入让股票尽可能的达到他的合理估值区间。这样的情况发生对于我们价值投资者来说,我们的收益只能赚未来公司成长的钱,而赚不了由于情绪导致对公司价值过分高估和低估带来的超额收益。

回过头再看A股,散户为主的市场 暴涨暴跌 短期投资者比长期投资者要少很多,越是题材股 绩差股 上下波动的越厉害,这样的市场情绪过度的悲观或者过度的乐观,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讲,除了获得企业利润不断增长带来的收益外,由于情绪导致对公司价值过分高估和低估带来的超额收益。这也是我坚持在A股价值投资的理由。

再接上面问题继续聊,企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应该进行战略转变?,首先最了解公司细微变化的是基层管理者还是老板? 我认为是 基层管理者,因为他们直接面对的是客户,客户对基层管理者进行问题的反馈,基层管理者根据个人判断筛选问题后,在反馈问题给中层,中层在经过问题筛选后,在反馈给高层,最后高层才知道。在层层筛选后,很多问题不是没有发生还是被过滤掉了,这对一些企业来讲是致命的。当其他一些企业抓住机会并解决了这些问题的时候,一些企业的战略转型已经完成了,而很多企业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被颠覆了,这些问题主要会出现在科技 互联网企业发生的比较多,这也是投资这类企业容易失败的原因。

美国去工业化后,主要科技 互联网,军工为主,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初期,工业化发展迅速,大型国企主导了中国经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们的民营企业才逐渐发展起来,有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出现造就了制造业的繁荣,也带动了民营企业的崛起,改革开放带来中国gdp的高速增长,使我们生活水平不断上升,随之改变的是我们的消费习惯,消费习惯的改变,对高质量产品和品牌化的产品需求越来越高,而煤炭 钢铁等一些产能过剩的企业,还在苦苦支撑。所以才有了去产能和经济结构的改变,由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所以我们颠覆不仅仅是企业,还是对一些行业的从新洗牌,作为中国的投资者来说要了解企业,也要了解行业的变化。我们40年走了美国100年才走完的路。

那么除了科技。互联网企业以外,哪一些行业不容易被颠覆呢 我认为没有,有人会说 一些百年企业,这些企业没有衰退反而越来越受消费者喜欢,其实这些企业是自己把自己颠覆了,或者说察觉到了自己企业到了战略转移点,提前做个战略转变。作为投资者应该就是不断的了解公司,甚至比公司的管理层更了解公司,这一点也是很多投资者的痛点,也是我的痛点,需要我们多年的不断学习,积累。

A股有非常成功的投资者,经过多年的投资 赚了很多钱,或多或少也有运气的成分,毕竟投资没有100%的确定性。然而企业随着社会的变化,也有很多自己没有察觉到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可能我们之前都没有遇见过,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产生的。投资带来的金钱的积累和经验的积累,容易使人更加的自信,而往往忽略了这些问题。这让我想起 芒格的一句话 投资一家企业 不是看你对公司有多么的了解,而是还有多少问题是你没有了解的。

最后还想说一点 我自身的感触,如果对自己投资的公司足够的了解,未来有更好的成长空间,那就坚持持有吧,买入后 价格未必立即回归价值,我们做的就是等待,等待中学习,等待中成长,等待春暖花开,等待瓜熟地落。无论别人如何悲观不看好,坚持自己分析公司独立思考,不被市场先生所左右,只要持有的企业基本面没有变化,就坚持持有。哪怕是5年还是10年。即使投资的股票基本面发生了改变,长期的投资没有得到好的结果,那就认了,还是继续学习,继续成长,继续投资,因为价值投资,注定是孤独者的游戏,路还很长,任重而道远。

以上纯属个人投资的一点思考,就是想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多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