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2喜欢:0
反驳一下这几点,因为我只是想理性的地与所有人对话,包括自己。
缺点并不是弱点,并非牢不可破,缺点中也存在着机会。
1. 伊利坚持要成为全球值得信赖的健康食品提供者,肯定要出海,但国际化确实是个难题,伊利收购澳优也是在为国际化铺路。或许伊利可以把新西兰的黄油,通过澳优的渠道卖到欧美。
2. 出生人口的趋势,没人能够阻止。伊利在奶粉行业剑指第一,号称使用更优的会员管理系统。成人奶粉和婴儿奶粉分开运营。这一点静观表现吧。
3. 这说明伊利还有空间。如果真的像猪肉一样,几乎顿顿都有,那就会像猪肉一样成为一个周期股。
当前制约牛奶普及的是价格和消费水平。现在牛奶作为礼赠用品,想一想我小的时候鸡蛋还是礼赠的用品。平均而言,牛奶还是感觉有点贵的,但是高线城市的人均牛奶消费量不低于日本。
几十年前,利乐包装进入中国所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向各大厂商推销自己的设备,而是想办法让中国人喝奶。这些年牛奶公司也一直朝这方面努力。但是牛奶贵啊,相对于豆浆,油条和鸡蛋
4. 我不做买卖建议,但是在这个位置卖出肯定是不合适的。除非茅台跌到1000,换过去。或许伊利会走一波困境反转+低速成长。
引用:
2023-08-16 20:52
事先声明,本人重仓持有伊利股份,所以我不是来砸场子的。我们需要关注的不只有优点,缺点也需要特别关注,这样才能做出更优的决策。
一、没有国际比较优势
乳制品行业所需要的奶牛、饲料、包装材料都是从国外引进或者进口的,成本相对比较高。而乳制品又是一个同质化的产品,低成本是一个...

全部讨论

2023-08-18 23:57

你只说对一点,伊利真的受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制约。奶是好东西,不用做广告,现在人都知道,不然过年送礼也不会送奶。3元一盒,还是临期的。假设一家5口人(爷爷,奶奶,父母,一个孩子),只有早晨喝一次,就是15元,一个月就消耗450元。其实对于一个月收入不过万元的家庭,要还贷款,孩子上学报班,老人看病,人情税往,吃喝拉撒,剩下的也就不足3000元,甚至农村每月剩下收入不足1000元。尤其老人,80以前不怎么依赖孩子,他们一年的收入都不足1万5千,让他们怎么喝奶!

伊利通过澳优渠道卖到欧洲?你想多了,先过了认证再说吧,别给自己画大饼,何况欧洲不缺好奶粉,伊利有何优势卖到欧洲,便宜呀还是有高科技?

2023-08-18 23:37

你不觉得伊利的成人奶粉和伊利的常温奶是个跷跷板么?你看过谁家即喝奶粉还喝液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