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其职业生涯中尝试了不同的投资方式,年轻时画过股票K线图,后来师从金融界最伟大的导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秉承其深度价值投资理念;得益于菲利普·费雪的成长价值投资策略;有幸与查理·芒格成为合作伙伴,深受其“股价公道的伟大企业比股价超低的普通企业好”的投资理念的影响。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内涵在学习和实践中得到了升华。正如巴菲特所说:“我们的个性与我们希望的生活方式相一致,我拥有我想要的生活,我热爱每一天,我每天都跳着舞步去上班,与那些我喜欢的人一起工作。”由此可见,投资也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我们是选择“跳着舞步去上班”还是每天做最终结果为“零和博弈”的游戏。罗伯特·哈格斯特朗的《巴菲特之道》给出了答案。

一、具备完整的价值投资体系

巴菲特的投资遵循着寻找那些能看懂的企业,有着长期的光明前景、诚实且能干的管理者以及具有吸引力的价格等原则。巴菲特说:“投资时,我们以企业分析师的眼光来看,而不是市场分析师的眼光,也不是宏观经济分析师的眼光,更不是股票分析师的眼光。”

巴菲特拥有完备的价值投资体系,总结起来共有12条准则。


巴菲特总结道:“无论一个投资者基于什么估值、什么原则买入股票,无论公司成长与否,无论盈利呈现出怎么样的波动或平滑,无论相对其当前盈利、账面值而言的价格是高是低,投资者应该买入的是,以现金流折现方法计算后,最便宜的股票(越便宜越好)。”

二、长期专注、耐心持有,理性不理会波动

巴菲特认为时间是好企业的朋友,平庸企业的敌人。我们必须放弃以短期股价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我们必须突破自我,打破那些因短期判断而适得其反的习惯。问题是如果我们做投资不以股价作为衡量的手段,那么我们以什么来衡量呢?在巴菲特的心中,衡量一家上市公司的试金石是这样,“对于我们持有的股票,芒格和我喜欢让它们用自己的运营结果说话,而我们不需要每天甚至每年的市场牌价(指股价)告诉我们投资是否成功。在一段时期里,市场或许会忽视企业本身的价值,但是终会反映其真实价值。”你可以采用净利润增长,资本回报率的提高,或者是利润率的改善等来判断企业的价值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当股价被华尔街的羊群效应影响之时,价格会受到情绪的影响,或是贪婪,或是恐惧,很难说市场总是理性的。实际上,市场的股价经常是莫名其妙的。”如果某只股票的价格忽然上升,我们就会推测有好事情即将发生;如果股价开始下跌,我们也会推测可能坏事即将来临,如此反复。这种糟糕的心理习惯会因为其他因素的加入加剧。这种基于短期股价表现决策的双重愚昧,是一种有缺陷的思维方式,它表现在各个层面,它迫使一些人每天查看股价,甚至每时每刻。

巴菲特意识到市场短期的波动,既没有令他更富有,也没有令他更穷,因为他的持有期限是长期。因此,大多数参与者不能忍受股价下跌带来的痛苦,巴菲特却一点也不紧张,因为他相信他比市场更能对一个公司进行正确的判断。“当其他人基于短期的贪婪与恐惧决策时,理性最为重要这就是赚钱的秘密。”巴菲特如是说。

三、敢于下重注

巴菲特对华尔街主流的投资组合多元化策略持有不同看法:“我们所采取的策略,摒弃了所谓多元化的教条,很多权威人士会说我们这种策略比之传统的方法更具有风险,我们认为,从了解公司运营的深度和便利度方面看,集中投资的策略可以很好的降低它所附带的风险”。

巴菲特喜欢把投资比作打棒球,投资者可以站在本垒板前,简单地看着投球从他身边经过,等待自己甜蜜点的到来,从而一击即中。

巴菲特在1996年的年报中说道:“作为一个投资者,你的目标仅仅是以理性的价格,购买一家容易理解企业的一部分,这家企业的收益增长具有很高的确定性,5年、10年、20年。最终,你会发现,能符合这些标准的公司少之又少,所以,一旦发现,你应该大量买入。”

巴菲特说:“他是专注的投资者,我们只投资于少数杰出的公司”。他的投资原则从未改变,将买股票视为买整个企业的一部分,构建一个专注的、不频繁交易的投资组合,在买入价格和公司长期价值之间,寻求一个安全边际,仅仅投资于那些明白企业。

四、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家

巴菲特具有杰出投资者的共同特质:专注、自律、目标明确、工作勤奋、具有极强的数字感和逻辑性、热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