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与其说基金应该“什么时候买”,不如说“什么钱才适合买基金”。如果要脱离炒短线的思维,必须先明白这一点:

只有长期不用的钱才适合用来买基金。

“长期不用”是指:即使极端情况下这笔钱不存在了,对当下的生活质量也不会产生毁灭性的影响。举例来说,10年后子女教育的钱,20年后自身养老的钱……

不明白这个道理,在投资中就很可能吃亏当韭菜。为什么呢?

第一,只有长期投资才能降低风险。风险是什么?既可以理解成波动的大小,也可以理解成“亏损的概率”,对于股票型基金而言,只有长期投资才能降低亏损的概率。

第二,心理上,也只有用长期不用的钱投资,才能忽视短期波动。1~2年以后的购房款买高风险的股票型基金,如果这笔钱在短期内不上涨,甚至大幅亏损了,你怎么能睡得着呢?

因此,既然预判后市永远是“盲目”的,则什么时候买入,更多取决于投资者自身的资金状况,什么时候有闲钱,什么时候作好了长期资金规划,就是可以买入的时机。当然,投资者也要尽可能避免在市场极度疯狂时跟风入市。

那么,什么时候又该抛出基金呢?既然我们都是普通人,没有预知后市的超能力,从科学理财的角度来说,可以参考以下三个标准。

第一,需要用钱的时候。投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未来的消费,当理财目标达到了,需要花钱了,就是最佳的赎回时机,此时不卖,更待何时?比如,用于养老的投资可以在退休后陆续赎回,转而购买稳健型的产品,每年吃固定的利息,不用再承受波动的风险。

这里仍然要强调一下,投资股票型基金一定是为了实现长期目标,如果是短期目标,可以购买债券基金、货币基金

第二,市场过度疯狂的时候。比如2007年的6124点,2015年的5178点,市场上看涨的观点高度一致,人人都觉得股市是提款机,这个时候就要小心了,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可以适当离场或降低股票仓位。

这个标准的难点在于,判断什么时候市场疯狂了,这既是经验技术,也是投资艺术。但这仅针对“极度”疯狂的情况,在其它大多数情况下,基金投资仍可以忽略阶段性的高点、低点,以避免频繁止盈止损造成的判断失误和交易成本。

第三,保持资产配置的平衡。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设定股市和债市的比例,并在涨跌过程中维持这一比例不变。这也是一个靠谱的方法,类似保本基金的运作方式,目的在于控制风险。

举例而言,如股:债= 6:4,假设有100万元,就拿60万元买股基、40万元买债基。如果股基涨了50%,股基市值变成90万元,总资产130万元,就从股基中赎回12万元投入债基,两者市值变成78万元和52万元,仍然维持6:4的股债比例。

反之,股市下跌了,股基亏损了30%,股基市值降低到42万元,总市值82万元,就需要赎回7.2万元债基,补仓股基,两者市值变成49.2万元和32.8万元,保持资产配置的比例不变。

这样操作,一定可以卖在相对高点,买在相对低点。在调整的频率上也不宜过高,通常半年到一年调整一次即可。

这里我推荐我朋友所在券商,融资融券佣金是4.99起,股票交易万1,基金打折,资金量大的可以找他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