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用沙丁鱼和食用沙丁鱼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5喜欢:3
昨天参加了四川私募基金发展论坛之后,晚上,应一家一级市场私募基金的邀请,去听了他们的发(tui)展(xiao)思(chan)路(pin)。一级市场惯用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于对于公司的估值,比二级市场低的多。

上个月被拉到一家也是做一级市场股权投资的基金公司去,也用了这种类比。

当时是在说一家叫做东方誉源的新三板企业,比较的是市销率。东方誉源的市销率是0.28,同类型的A股企业,$大湖股份(SH600257)$ 是7.92,$万福生科(SZ300268)$ 是441.8,$武昌鱼(SH600275)$ 399.7,以此证明东方誉源是被低估的,就好像参加一级市场的人才是真正的赚钱,二级市场的人都是在接盘似的。

其实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

表面上看来都你持有的都是股票,但实际上在一个不流通的市场,和可以任意流通的市场,股票的本质已经发生了改变。



有一个关于市场疯狂的古老故事。说的是沙丁鱼交易。当时沙丁鱼从位于加利福尼亚蒙特利尔的习惯水域消失了。商品交易商们乘机哄抬价格,致使每罐沙丁鱼的价格一路高涨。一天,一个买家决定用一顿昂贵的大餐来款待一下自己,他打开了一个罐头吃起来。他立刻感觉不适,于是他对卖主抱怨这罐头变质了。卖主说:“你不了解,这些沙丁鱼罐头不是用来食用的,它们是用来交易的”

可交易性,已经改变了股票的本质。

我们不用去争论这件事的对与错,我们知道这是一个事实就好。用正面一点的术语来描述这件事,它叫做“流动性的溢价”。

我们都知道风险是分为三种的:

1、价格涨跌的风险;2、流动性风险;3、信用风险。

在二级市场上,我们付出的流动性风险要比一级市场低得多,那么所付出的价格比一级市场高,也是合理的。

为什么对于同一家公司来说A股的股票价格普遍比港股高?如果到了某一天,二级市场的股票供应远远大于市场的承载能力,那么,这种良好的流动性也就消失了,到时候也就不存在这种优势。那么也就会像之前港股美股那种大量的仙股或粉单股票,而大家会把注意力转移到那些大型的蓝筹股,因为他们具有更好的流动性。

A股还处在一个股权扩张的时代,股票需求大于供应,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年A股投资者喜欢小盘股,以及这两年的新股泡沫的一部分内在的原因。

这种股票供应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货币的供应过程。在我眼里,现金,是以政府信用为基础的货币;股票,是以公司为基础的货币;期货合约,是以商品为基础一种货币;债券,是以债权为基础的一种货币。

单纯以本国现金来感知自己的亏赚的方式,是十分荒谬的,但貌似却没有更好的方式

关于二级市场于一级市场估值的不同。半年前写过一篇轻松易懂的大白话文章:《通过估值来聊聊壳资源的价值》网页链接

一个真正的投资者应该做的,就是知道你的优势,了解这种风险(流动性溢价消失),有防备的参与到其中。

这真是一个美好的时代。

全部讨论

2016-12-18 13:27

结论有点道理,例子举得不好

2016-12-18 13:08

股票有两种,股权证明和筹码。

2016-12-18 12:37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