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投资总结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趁春节假期,写一下公历2021年的投资总结。我自2020年4月开始股市投资,2021年是我自己第一个完整的投资年度,年收益率43.24%。
由于下场开干之前已经给自己定下了基本稳固的投资框架,所以日常投资的重点是拓宽和加深对公司和行业的理解。这篇总结也不谈投资理念问题,只记录下自己对各个标的的认知,日后备查。


持仓标的(按持仓权重由高到低排序)
中远海控:对于周期景气的种种猜想随着时间推移一步步变得清晰起来,以现在堵港的情况来看,陆基不足应是没有疑问的,也就是说新造船并不是周期波动的主导因素了,陆基能力的提升才是。而陆基的问题有多严重,解决的周期有多长,这个仍然需要时间来验证。我自己倾向于认为这是个系统化的问题,解决起来会比较漫长。市场给出的估值以及波动的过程确实是意料之外的,在上涨过程中自己也曾对赚快钱想入非非,现在市场不遂人意,也并不是坏事。自己能放下一些心魔,更平静地看待估值的波动,是进步。目前内心的估值中枢在5-6千亿,如此想来,市场给个打对折的价格也不稀奇,当然涨到万亿也不是不可能。


隆基股份:买入的初心是看到一个成长空间巨大的行业中一家具有统治力的公司。买入前也对技术路线不确定的问题有过犹豫,最后因为佩服和相信隆基管理层对于产业的深邃思考而重仓买入。目前的担忧是光伏装机量的上升可能遭遇电网消纳能力的瓶颈,自己对于电力和能源行业的认知还有限,对此问题谈不上有什么判断。换言之,对公司在光伏行业中的统治力,仍是有信心的;但是反过来对整个行业的成长空间反倒有些疑惑了。当然,隆基的管理层也看到了光伏消纳的问题,开始介入制氢领域。这注定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难度可能比当年单晶翻盘多晶更高。


紫金矿业:公司自身基本面扎实,专业技能过硬,自带储量产量增长的成长性。外部环境是,铜矿投入长期不足,叠加新能源和电气化带来的需求增长,以及美国经济需要通胀续命,这些都指向铜价可能会超预期。即,有可能量价齐升。与煤炭相比,铜、金全球定价,不用过多考虑国内政策因素;相对应的,出海开采国内所欠缺的资源,也是风险与机遇并存。


中海油:与紫金逻辑类似,公司自身不断增储上产、降本增效,同时外部环境则在推高油价。双碳其实带来了一鱼两吃的机会,隆基这样从事新能源行业的公司可能会有美好的未来,而像中海油这样坚持在旧能源领域投入的公司也会有机会。当然,油价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更大,国际油价是个多方博弈的结果。原来美、俄、沙特三国杀,俄国和沙特希望看到高油价,奈何被美页岩油得了便宜,现在美国自己也转向希望通胀,油价上涨就有合力了。国际大油企则受到双碳的约束,长期投入不足。退一步说,即使上述看高油价的理由落空,中海油的低开采成本以及低股价也提供了很好的安全边际。


格力电器格力是我买入的第一支股票,虽然它在我持仓中的占比已经不算高,也是我持仓中亏损比例最大的一支个股,但是某种意义上它是我投资的一个锚点,是找寻其他优秀企业的一个原型。


中国建材:一家很有意思的企业,需要进一步思考。公司的基本盘是水泥,水泥行业的主要问题是产能过剩,而眼下可能是解决过剩问题的历史机遇期,一是总需求在一个缓慢下行的平台期,二是双碳政策对产能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水泥业务为基本盘,公司再进一步分配资源推进其他业务,隐隐有要做建材届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意思。两个问题,尚无答案:一是中建材与海螺一时瑜亮,哪个更值得下注;二是中建材的负债是否安全。当然关于中建材还有很多可以探讨的。


潍柴动力:与格力有许多相似处,当然也有不同的地方。目前正在通过努力发展非道路业务弱化业绩周期波动,长期则看公司的氢能业务布局能否开花结果。如果氢能是那棵对的技能树,那潍柴有可能取得类似今日宁德在锂电中的地位。


中国平安:保险业务拉长时间看,资产端会在通胀导致的加息周期中受益;而负债端,一是有赖行业整体走出困境周期,二是企业自身的改革能否走通。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反转还需要些时间,如果股价有幸也能慢慢走的话,正好可以低吸。


清仓标的
万科:买入的逻辑是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回头看这个逻辑至今也不能算证伪,但问题是集中度提升的逻辑只能用来论证说公司的业务规模不下滑,甚至会继续增长,但是不足以说明公司的利润率不会下滑,这是当时思考的漏洞。另外,当整个行业面临困境的时候,头部企业也受牵连,虽然时间拉长可能会受益,但是期间的困难过程也是没有预料到的。清仓倒不是因为发现了上面两个逻辑漏洞,直接原因是两个,一是万科南京高管打人事件降低了内心中对万科团队的信任度,二是因为发现了中海油,需要换仓到中海油。前一个理由其实带一些冲动的成分,后一个理由却是很正当的,而且因此侥幸躲过了万科后续的下跌。

总结一下,其实持仓的主线是两条,通胀+双碳。如果这个判断大方向是对的,应该可以指导相当长时间内的选股思路。